给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744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管,所述给水管包括有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材质为超疏水材料,所述外层结构的材质为PVC、PP-R、聚乙烯、镀锌管或不锈钢管。所述超疏水材料为有机硅类化合物或有机氟类化合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水管包括有超疏水材料制成的内层结构,使给水管内壁与水的摩擦阻力极低,能有效降低水头(压头)损失,并防止管路积垢、长青苔和堵塞等现象。可以有效减少水泵负荷、管路后期维护费用,并能够提高水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给水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给水管
技术介绍
给水系统在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然而现有给水管内壁与水的阻力均较大,容易发生管路积垢、长青苔和堵塞等现象。不但增加了后期的维护费用,同时也降低了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是提供一种给水管,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降低给水管内壁与水的阻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给水管,所述给水管包括有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材质为超疏水材料,所述外层结构为PVC、PP-R、聚乙烯、镀锌管或不锈钢管。优选的是,所述超疏水材料为有机硅类化合物或有机氟类化合物等。本技术给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给水管包括有超疏水材料制成的内层结构,使给水管内壁与水的摩擦阻力极低,能有效降低水头( 压头)损失,并防止管路积垢、长青苔和堵塞等现象。可以有效减少水泵负荷、管路后期维护费用 ,并能够提高水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给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给水管,所述给水管包括外层结构I和内层结构2。所述内层结构2的材质为超疏水材料,所述外层结构I的材质PVC、PP-R、聚乙烯、镀锌管或不锈钢管,当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外层结构I的材质为复合材料或其他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结构2的超疏水材料为有机硅类化合物或有机氟类化合物等。可通过现有的复合管成型技术将所述外层结构I和所述内层结构2复合形成给水管,结构简单可靠,工艺成熟。本技术给水管内壁与水的摩擦阻力极低,能有效降低水头(压头)损失,并防止管路积垢、长青苔和堵塞等现象。可以有效减少水泵负荷、管路后期维护费用,并能够提闻水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包括有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材质为超疏水材料,所述外层结构为PVC、PP-R、聚乙烯、镀锌管或不锈钢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材料为有机硅类化合物或有机氟类化合物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管,所述给水管包括有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材质为超疏水材料,所述外层结构的材质为PVC、PP-R、聚乙烯、镀锌管或不锈钢管。所述超疏水材料为有机硅类化合物或有机氟类化合物。本技术给水管包括有超疏水材料制成的内层结构,使给水管内壁与水的摩擦阻力极低,能有效降低水头(压头)损失,并防止管路积垢、长青苔和堵塞等现象。可以有效减少水泵负荷、管路后期维护费用,并能够提高水质。文档编号F16L9/14GK203131324SQ20132003464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郑志强, 彭晓翊, 李白千, 陈涛, 刘在福 申请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日丰新型管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包括有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材质为超疏水材料,所述外层结构为PVC、PP?R、聚乙烯、镀锌管或不锈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强彭晓翊李白千陈涛刘在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新型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