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伟专利>正文

三维整脊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037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整脊床,其特征在于前面板的前面两侧的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放手板,前面板的前部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放脸孔,放脸孔两侧的前面板上分别设置有前牵引带,前面板上后部的面板上设置有前绷带,前面板的前端设置有摇把,前面板后端设置后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置有顶板,顶板下面与顶柱连接,顶柱下端设置在套筒内,杠杆与顶柱连接,杠杆处设置有杠杆升降控制器,后面板上设置有两条后牵引带和一条后绷带,后面板一侧下面设置有阻尼,顶板下面的支架上设置有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后面板通过调节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可以绕旋转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过去在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胸腰椎的小关节紊乱、等病症的调整复位治疗过程中的诸多不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三维整脊床,应用于治疗人体脊柱的关节病变(腰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小关节紊乱)等疾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中医正骨推拿和传统牵引的基础上,模拟中医推拿正骨手法中侧搬旋转复位法和现有的电脑三维矫正床的三维旋转复位法都存在缺陷。缺陷一、中医的侧搬复位法在做旋转复位时,只能用旋转的扭力来调整关节、椎间盘、神经根的位置,而不能产生牵拉力量和上下的挤压的力量,且难以达到准确的定位。缺陷二、电脑三维矫正床,虽然解决了中医侧搬发力单一定位不准确的弊端,可是由于它过于机械,当设定好力量位置以后,由于病人不自主的紧张害怕,引起的肌肉紧张不松弛,往往在旋转的一瞬间产生一系列损伤:A所设定好的病变位置发生改变,没有达到复位的效果反而损伤没有病变的椎间盘和关节,所以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加重症状。B在做旋转的同时因张肌肉不松弛,会引起肌肉拉伤甚至撕裂。这两项在我们单位时有发生。并且它也不能做到同时上下挤压的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整脊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前面板、前绷带、前牵引带、放脸孔、放手板、丝杠、摇把、后面板、后牵引带、后绷带、阻尼、阻尼调控器、支架、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顶板、顶柱、旋转轴、套筒、滑轮、杠杆、杠杆升降控制器、杠杆升降档位、后面板旋转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前面板的前面两侧的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放手板,前面板的前部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放脸孔,放脸孔两侧的前面板上分别设置有前牵引带,前面板上后部的面板上设置有前绷带,前面板的前端设置有摇把,摇把与丝杠连接,前面板后端设置后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置有顶板,顶板下面与顶柱连接,顶柱下端设置在套筒内,套筒的下端设置有滑轮,杠杆与顶柱连接,杠杆处设置有杠杆升降控制器,杠杆在杠杆升降档位处可以上下换挡,杠杆升降档位分为三个档位,第一档可上升5cm,第二档可上升8cm,第三档可上升10cm,顶板在顶柱的带动下通过杠杆的换挡可以上下移动,后面板上设置有两条后牵引带和一条后绷带,后面板一侧下面设置有阻尼,阻尼外端与后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调控器,顶板下面的支架上设置有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分为三档,第一档角度为25度、第二档角度为35度、第三档角度为40度,后面板通过调节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可以绕旋转轴旋转。工作原理及使用说明:本技术使人来发力,床把力量随人的意志、根据病变部位的所需,把力作用到病变部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三维空间,来解决病变部位的粘连,挤压,从而治愈病症。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本技术先通过腋部和臀部的反响牵拉,使力量作用到突出的椎间盘,使髓核里面产生负压,产生吸力,从而使椎间盘因负压的吸附力而回纳。通过床体中间的定点顶附装置,顶住受伤的椎间盘的上位椎体,在通过捆绑装置,捆绑固定,起到了固定定点作用。然后通过床的旋转(椎间盘突出症都是向后和向一侧突出,以人趴在治疗床为例,椎间盘是向正后或左后或右后突出)在前面的牵拉和定位以后,以床的下部和腰臀固定为一体,使腰部和床同时向椎间盘突出相反的方向旋转,因为我们已经固定了上位椎体,旋转是由下位椎体带动的,所以说通过牵引顶压和定点旋转复位,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且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而缓解症状。椎体滑脱的在对向牵引下滑脱椎体的周围组织松弛、在以床的上顶装置,把向前滑脱的椎体给以相反的作用力,同时把下压的双手分别置于滑脱椎体的上下位椎体,以下顶、上压、前后拉伸、力量同时作用于椎体,使滑脱的椎体复位,解除椎体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本技术使用方法案例:本治疗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效果突出。刘某,43岁,右侧腰腿疼痛半年加重5天。患者缘于半年前因弯腰负重后出现右侧下腰痛,并向右臀部,右大腿后方、小腿外侧放射,咳嗽及喷嚏时疼痛加重,曾拍腰椎CT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中央偏右),予推拿,理疗,口服西药等综合治疗,疼痛缓解,但劳累后有腰腿疼痛感。来我处5天前因弯腰拿东西,上述症状加剧,行走不利,无其他症状。L5-S1棘间隙及旁ICM处压痛明显,并向右下肢放射,右腿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实验阳性。总上述我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用三维整脊床复位治疗一次后症状明显缓解,5天后再次复位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嘱咐病人卧床休息一周后在下床活动。一年后随访患者无复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效果突出,解决了过去在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胸腰椎的小关节紊乱、等病症的调整复位治疗过程 中的诸多不足,解决了人为手法调整的力量单一、定位不准确,解决了三维床的机械呆板,暴力易损伤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杠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前面板1、前绷带2、前牵引带3、放脸孔4、放手板5、丝杠6、摇把7、后面板8、后牵引带9、后绷带10、阻尼11、阻尼调控器12、支架13、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顶板15、顶柱16、旋转轴17、套筒18、滑轮19、杠杆20、杠杆升降控制器21、杠杆升降档位22、后面板旋转控制开关23。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前面板1、前绷带2、前牵引带3、放脸孔4、放手板5、丝杠6、摇把7、后面板8、后牵引带9、后绷带10、阻尼11、阻尼调控器12、支架13、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顶板15、顶柱16、旋转轴17、套筒18、滑轮19、杠杆20、杠杆升降控制器21、杠杆升降档位22、后面板旋转控制开关23,其特征在于前面板I的前面两侧的支架13上分别设置有放手板5,前面板I的前部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放脸孔4,放脸孔4两侧的前面板I上分别设置有前牵引带3,前面板I上后部的面板上设置有前绷带2,前面板I的前端设置有摇把7,摇把7与丝杠6连接,前面板I后端设置后面板8,前面板I与后面板8之间设置有顶板15,顶板15下面与顶柱16连接,顶柱16下端设置在套筒18内,套筒18的下端设置有滑轮19,杠杆20与顶柱16连接,杠杆20处设置有杠杆升降控制器21,杠杆20在杠杆升降档位22处可以上下换挡,杠杆升降档位22分为三个档位,第一档可上升5cm,第二档可上升8cm,第三档可上升10cm,顶板15在顶柱16的带动下通过杠杆20的换挡可以上下移动,后面板8上设置有两条后牵引带9和一条后绷带10,后面板8—侧下面设置有阻尼11,阻尼11外端与后面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调控器12,顶板15下面的支架13上设置有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分为三档,第一档角度为25度、第二档角度为35度、第三档角度为40度,后面板8通过调节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可以绕旋转轴17旋转。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 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三维整脊床,包括前面板(1)、前绷带(2)、前牵引带(3)、放脸孔(4)、放手板(5)、丝杠(6)、摇把(7)、后面板(8)、后牵引带(9)、后绷带(10)、阻尼(11)、阻尼调控器(12)、支架(13)、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顶板(15)、顶柱(16)、旋转轴(17)、套筒(18)、滑轮(19)、杠杆(20)、杠杆升降控制器(21)、杠杆升降档位(22)、后面板旋转控制开关(23),其特征在于前面板(1)的前面两侧的支架(13)上分别设置有放手板(5),前面板(1)的前部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放脸孔(4),放脸孔(4)两侧的前面板(1)上分别设置有前牵引带(3),前面板(1)上后部的面板上设置有前绷带(2),前面板(1)的前端设置有摇把(7),摇把(7)与丝杠(6)连接,前面板(1)后端设置后面板(8),前面板(1)与后面板(8)之间设置有顶板(15),顶板(15)下面与顶柱(16)连接,顶柱(16)下端设置在套筒(18)内,套筒(18)的下端设置有滑轮(19),杠杆(20)与顶柱(16)连接,杠杆(20)处设置有杠杆升降控制器(21),杠杆(20)在杠杆升降档位(22)处可以上下换挡,杠杆升降档位(22)分为三个档位,第一档可上升5cm,第二档可上升8cm,第三档可上升10cm,顶板(15)在顶柱(16)的带动下通过杠杆(20)的换挡可以上下移动,后面板(8)上设置有两条后牵引带(9)和一条后绷带(10),后面板(8)一侧下面设置有阻尼(11),阻尼(11)外端与后面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调控器(12),顶板(15)下面的支架(13)上设置有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分为三档,第一档角度为25度、第二档角度为35度、第三档角度为40度,后面板(8)通过调节后面板旋转度数调控器(14)可以绕旋转轴(17)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伟
申请(专利权)人:崔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