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903651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PRACH接入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基站所使用的PRACH序列组,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小区标识且包括宏基站和至少一个微基站,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k1、k4为正整数,k2、k3、k5、k6为非负整数;向UE发送PRACH序列组的指示参数用于UE随机接入网络,指示参数用于指示第一PRACH序列至第六PRACH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个基站使用的PRACH序列组包括第一PRACH序列至第六PRACH序列而不限于三种PRACH序列,从而降低了PRACH接入竞争的激烈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接入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介绍
在蜂窝通信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RAN1第63次会议上,定义了四种协作多点传输(CoMP,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的场景。其中,CoMP的第三种场景是在一个宏基站区域内的包括宏基站(MacroSite)和射频拉远单元(RRH,RadioRemoteHead)的传输点,每个RRH各自被分配一个小区ID,这种结构类似多个基站共存的系统。然而,CoMP的第四种场景是在一个宏基站区域内的包括宏基站和射频拉远单元的传输点都共享同一小区ID,该架构也被称为分布式天线系统(DAS,DistributedAntennaSystem)。在3GPPLTE-Release-11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高DL(Downlink,下行链路)和UL(Uplink,上行链路)传输数据的吞吐量,采用了DLCoMP、ULCoMP、DLMIMOenhancement(DL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enhancement,下行多输入多输出增强)、HetNet(HeterogeneousNetwork,异构网)等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无线小区DL/UL的数据吞吐量、无线小区边缘吞吐量、用户的边缘体验,如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但LTERelease-11系统已有的DL和UL信令机制的容量不足以支持提高后的DL和UL数据吞吐量,因此,在当前的3GPPLTE会议讨论采用增强型的DL和UL信令机制来扩大DL和UL的信令容量,以便支持提高后的DL和UL数据吞吐量,具体的增强型DL和UL信令机制包括增强型PDCCH(ePDCCH,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增强型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增强型PRACH、增强型TA(Timingadvance,定时提前量)、增强型PHICH(PhysicalHARQindicator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增强型PCFICH(Physicalcontrolframe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帧指示信道)、增强型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等,目前3GPPLTE会议讨论的重点是ePDCCH、增强型PUCCH、增强型DLTA和ULTA。尽管如此,考虑到LTERelease-8/9/10系统中未采用RRH的机制且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数目有限,PRACH资源足够数目有限的UE接入到宏基站,而在LTERelease-11系统中,尤其是CoMP方案4中引入了多个RRH而导致无线小区覆盖范围扩大很多且服务的UE数目大量的增强,有可能导致LTERelease-8/9/10系统已有的PRACH资源不足以为大量的UE接入宏基站和/或一个和/或多个RRH,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PRACH的资源。随机接入是蜂窝系统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它使UE与网络建立连接成为可能。随机接入的发起以及采用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当然接入成功也具有随机性,随机接入的场景如下:基于竞争(contentionbased)模式的随机接入:RRC_IDLE状态下的初始接入;无线链路出错以后的初始接入;RRC_CONNECTED状态下,当有上行数据传输时,例如在上行失步(non-synchronized)后,或者没有PUCCH资源用于发送调度请求消息,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除了通过随机接入的方式外,没有其它途径告诉eNB,UE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基于非竞争(non-contentionbased)模式的随机接入:RRC_CONNECTED状态下,当下行有数据传输时,这时上行失步(non-synchronized)。因为数据的传输除了接收外,还需要确认,如果上行失步的话,eNB无法保证能够收到UE的确认信息。因为这时下行还是同步的,因此可以通过下行消息告诉UE发起随机接入需要使用的资源,比如前导序列(或者称为“PRACH序列”或“前导”)以及发送时机等。因为这些资源都是双方已知的,因此不需要通过竞争的方式接入系统;切换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在切换的过程中,目标eNB可以通过服务eNB来告诉UE它可以使用的资源;是否基于竞争在于在当时终端能否监听到eNB传递的下行控制信道,以便获得特定的资源用于传输上行前导,当然这个判断是由eNB作出的,而不是UE自己来决定的。随机接入过程初始化的过程如下。随机接入过程可以由PDCCHorder(命令)或者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自己来触发,如果UE收到一个发给它的PDCCH传输含有一个PDCCHorder,那么它就会发起一个随机接入过程,PDCCHorder或者是RRC消息会指示ra-PreambleIndex与ra-PRACH-MaskIndex信息以告诉UE它可以使用的前导序列以及发送机会。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下面的信息已经具备了: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PRACH资源已经准备好了,由prach-ConfigIndex指示;有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在MAC层有可能设置两组随机接入前导:GroupB(组B)与GroupA(组A),分别用于指示发送的MSG3(message3,消息3)的大小,GroupB的前导序列个数由下面的参数推导可得,GroupB前导序列数=numberOfRA-Preambles-sizeOfRA-PreamblesGroupA。在SIB2里面定义的PRACH的无线资源里面会提供上面的两个参数。如果GroupA的前导序列跟总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相等,那么UE就知道不存在GroupB的前导序列。GroupA与GroupB的前导序列编号如下:[0sizeOfRA-PreamblesGroupA-1]以及[sizeOfRA-PreamblesGroupAnumberOfRA-Preambles-1]。UE选择GroupA还是选择GroupB就看是否有这个需要以及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UE希望在发送MSG3里面携带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语音业务)的包,那么自然需要的资源就要大一些,那么当eNB收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属于GroupB时,它就会分配多一点资源给UE来发送MSG3。如果存在GroupB的前导序列,那么由于GroupB对于的MSG3消息比较大,因此必须满足一些额外的要求,messagePowerOffsetGroupB与messageSizeGroupA,配置的UE发射功率PCMAX,前导序列与MSG3的功率偏移量,这些值与当前的UE功率情况决定了最终选择GroupA还是GroupB的前导序列。获得了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多个基站所使用的PRACH序列组,所述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小区标识且包括宏基站和至少一个微基站,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其中k1、k4为正整数,k2、k3、k5、k6为非负整数;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PRACH序列组的指示参数用于所述UE随机接入网络,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多个基站所使用的PRACH序列组,所述PRACH序列组是由所述多个基站共同决定的,所述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小区标识且包括宏基站和至少一个微基站,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其中k1、k4为正整数,k2、k3、k5、k6为非负整数;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PRACH序列组的指示参数用于所述UE随机接入网络,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其中,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三PRACH序列用于所述宏基站或所述至少一个微基站的随机接入,所述第四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微基站的随机接入;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三PRACH序列基于第一根序列,所述第四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第二根序列;或者,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一个根序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RACH序列和所述第四PRACH序列为基于竞争的GroupA的PRACH序列,所述第二PRACH序列和所述第五PRACH序列为基于竞争的GroupB的PRACH序列,所述第三PRACH序列和所述第六PRACH序列为基于非竞争的PRACH序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三PRACH序列基于第一根序列,所述第四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第二根序列,所述指示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根序列的起点标识、所述第一根序列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二根序列的起点标识和所述第二根序列的长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根序列的长度信息为所述第一根序列的终点标识或所述第一根序列所包含的序列个数;所述第二根序列的长度信息为所述第二根序列的终点标识或所述第二根序列所包含的序列个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一个根序列,所述指示参数包括所述根序列的起点标识和所述根序列的长度信息,其中所述根序列的长度信息为所述根序列的终点标识或所述根序列所包含的序列个数。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k1+k2+k3=N,k4+k5+k6=K-N,K、N为正整数且K>N;所述指示参数还包括k1、kx、k4和ky,其中kx=k1+k2,ky=k4+k5,其中k1为宏基站的SIB2中定义的GroupA的序列个数sizeOfRA-PreamblesGroupA,kx为宏基站的基于竞争的序列个数numberOfRA-Preambles,k4为微基站的SIB2中定义的GroupA的序列个数sizeOfRA-PreamblesGroupA,ky为微基站的基于竞争的序列个数numberOfRA-Preambles。6.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多个基站所使用的PRACH序列组的指示参数,所述PRACH序列组是由所述多个基站共同决定的,所述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小区标识且包括宏基站和至少一个微基站,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的第一PRACH序列至第六PRACH序列;根据所述指示参数确定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其中k1、k4为正整数,k2、k3、k5、k6为非负整数;从所述PRACH序列组中选择PRACH序列随机接入网络;所述从所述PRACH序列组中选择PRACH序列进行随机接入,包括:从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三PRACH序列中选择PRACH序列用于所述宏基站或微基站的随机接入;或者,从所述第四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中选择PRACH序列用于所述微基站的随机接入;其中,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三PRACH序列基于第一根序列,所述第四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第二根序列;或者,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一个根序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PRACH序列组中选择PRACH序列进行随机接入,包括:从所述第一PRACH序列或所述第四PRACH序列中选择所述PRACH序列用于基于竞争的GroupA随机接入;或者,从所述第二PRACH序列或所述第五PRACH序列中选择所述PRACH序列用于基于竞争的GroupB随机接入;或者,从所述第三PRACH序列或所述第六PRACH序列中选择所述PRACH序列用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示参数确定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包括:根据所述指示参数所包括的第一根序列的起点标识、所述第一根序列的长度信息、第二根序列的起点标识和所述第二根序列的长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三PRACH序列基于所述第一根序列,所述第四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所述第二根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根序列的长度信息为所述第一根序列的终点标识或所述第一根序列所包含的序列个数;所述第二根序列的长度信息为所述第二根序列的终点标识或所述第二根序列所包含的序列个数。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示参数确定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包括:根据所述指示参数所包括的一个根序列的起点标识和所述根序列的长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RACH序列至所述第六PRACH序列基于所述根序列,其中所述根序列的长度信息为所述根序列的终点标识或所述根序列所包含的序列个数。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示参数确定所述PRACH序列组包括k1个第一PRACH序列、k2个第二PRACH序列、k3个第三PRACH序列、k4个第四PRACH序列、k5个第五PRACH序列、k6个第六PRACH序列,还包括:根据所述指示参数所包括的k1、kx、k4和ky,确定k1至k6,其中kx=k1+k2,ky=k4+k5,k1+k2+k3=N,k4+k5+k6=K-N,K、N为正整数且K>N,其中k1为宏基站的SIB2中定义的GroupA的序列个数sizeOfRA-Prea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明张佳胤刘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