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钉机顶座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51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钉机顶座组主要由顶座、顶内座、油封与阻风环所组成,其中顶座所设的容置空间一侧壁面端部制成倾斜面;油封一侧设有倾斜角度的接触突缘,并使接触突缘的端缘形成接触圆端;顶内座的环面外缘制有倾斜面;阻风环内侧制有具较大厚度的嵌置缘,外侧制有倾斜角度的突缘,突缘的端缘形成接触圆端;据此组设后可提供更好的气密效果,并可减少顶内座移动时与油封的摩擦阻力,且突缘无断裂的危险。(*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钉机顶座组本技术涉及一种打钉机顶座组。现有打钉机因容易造成气体外泄,影响击发时的作用力,以及顶内座移动时有较大摩擦阻力,造成移动不顺畅,而必需添加润滑油,给使用者造成麻烦,故针对以上缺陷,需要一种改进的打钉机顶座组结构加以解决。请参阅图1所示,常用打钉机顶座组,由一顶座20、一顶内座30、一油封60、一阻风环50与一套体70所组成;其中顶座20内成型有容置空间22与嵌槽24,顶内座30上成型有卡槽34;阻风环50二侧分别形成嵌置缘51、52以卡装在嵌槽24与卡槽34中,并配合套体70一端压制阻风环50以使其定位,而中间为伸缩环面53。此外,油封60周缘凸设有接触突缘61、62、63、64,且油封60组设在容置空间22中与顶内座30壁面接触,藉阻风环50与油封60的封闭作用,可使打钉机内的气体不外泄,而且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油封60的接触突缘62、63可撑开与顶座20及顶内座30接触,移动时顶内座30可处于较低摩擦阻力下顺畅移动,而无误击发情形发生,并且可不必添加润滑油,以符合实际使用所需。在前述常用打钉机顶座组中,该油封60的接触突缘62会在进气时,因受气体推迫而平贴于顶内座30的管柱31壁面,因此造成顶内座30与油封60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对顶内座30的移动造成负面影响,故有进一步加以改进的必要。其次,阻风环50二端分别固定在卡槽34与嵌槽24中,使用时因顶内座30持续的往复移动,阻风环50便会不断地被拉动,一段时日后,该阻风环50即有断裂的可能,因此针对这一潜在的结构问题,亦有加以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钉机顶座组,尤指针对油封、阻风环,以及顶座中供油封容置的容置空间、供阻风环套置的顶内座等构件加以改进,使其具有更佳密封效果,并可减少顶内座移动阻力及防止阻风环断裂,而更符合实际使用所需。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打钉机顶座组包括有:一顶座,其中心开设有一穿孔,且对应穿孔制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外围有突壁;一顶内座,其外周围有较大面积的环面,环面一侧制设有一卡槽,而中间成型有管柱,并使管柱穿设于顶座的穿孔中;一阻风环,其圆环状中心设有开孔,并组设于顶内座底面;一油封,制成环体状,二侧环缘上下位置均制成凸起状结构而形成接触突缘,其组设在顶座的容置空间中,各接触突缘分别与顶座和顶内座的壁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该顶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壁面的端部制成倾斜面,倾斜面与顶内座的管柱壁面成大于九十度夹角;该油封一侧面为平直面,另一侧所制成的接触突缘对应顶座的倾斜面制成预定角度的倾斜状,据此油封组设在容置空间中,其接触突缘抵靠在倾斜面上,而端部与顶内座的管柱贴靠;该顶内座的环面底面外缘处制成一倾斜面,且顶内座组设后,倾斜面与顶座容置空间的突壁形成大于九十度夹角;该阻风环,一侧形成阶梯状且具较大厚度的嵌置缘,另一侧为突缘,且突缘呈倾斜状,组设于顶内座上,以嵌置缘紧置于卡槽中定位,且突缘靠抵在顶内座的倾斜面上。本技术利用倾斜角度可形成适当阻挡效果,改变阻风环、油封的结构,以及顶座的容置空间、顶内座的结构,使油封与顶内座的管柱壁面间的接触面得以减小,且无碍机体内的密封程度,此外阻风环采用-->一端固定、一端可随顶内座移动而移动的设计,使阻风环不受拉力作用而无断裂的可能,符合实际使用所需。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与目的功效,在此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常用顶座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顶座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顶内座仰视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阻风环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打钉机顶座组由一阻风环50、一油封60组设在顶座20与顶内座30间,藉以达到密封不泄气,以及减少顶内座30移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主要的改进部份在于:顶座20的容置空间22一侧壁面的端部制成有倾斜面81,倾斜面81与顶内座30的管柱31壁面成大于九十度夹角。又油封60一侧为平直面,另一侧制成有接触突缘82,该接触突缘82是对应顶座20上的倾斜面81制成预定角度的倾斜状,因此油封60组设在容置空间22中,其接触突缘82恰好可抵靠在倾斜面81上;此外,接触突缘82的端部可制成接触圆端83,在油封60组设后,该接触圆端83恰好可贴靠在顶内座30的管柱31壁面上。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顶内座30的环面33底面外缘处制成有一倾斜面84,与顶座20组设后,倾斜面84与顶座20容置空间22的突壁23形成大于九十度的夹角。请参阅图2和图4所示,阻风环50一侧形成阶梯状且具较大厚度的嵌置缘85,另一侧为突缘86,且突缘86呈倾斜状,并在端缘形成接触圆端87组设于顶内座30上,以嵌置缘85紧置在卡槽34中定位,且突缘86靠抵在顶内座30的倾斜面84上,而突缘86端部的接触圆端87与顶座20的突壁23贴抵接触。-->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可在阻风环50组设于顶内座30上后,另配设一O形环88套束在阻风环50上,并使部份O形环88卡装于卡槽34中,使阻风环50定位。打钉机未击发时,油封60上有高压气体作用,此时接触突缘82受力而贴靠在倾斜面81上,并因倾斜面81的倾斜角度不使接触突缘82呈掀开状,故接触圆端83可确实与顶内座30的管柱31壁面密合接触,无泄气的可能;同理,阻风环50的突缘86以倾斜角度靠置在顶内座30的环面33外缘的倾斜面84上,且在此倾斜角度下,突缘86受到该倾斜面84的抵止,而无掀开而造成泄气的可能,因此本技术具有良好密封效果。而打钉机击发时顶内座30移动,此时油封60的接触突缘82仍成预定倾斜角度,仅有端部的接触圆端83与顶内座30的管柱31壁面接触,因此顶内座30移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小,移动顺畅,有助于打钉机的使用。又,当顶内座30移动,其底面所接设的阻风环50外侧仅以接触圆端87与顶座20的突壁23接触,且该接触圆端87可贴靠在突壁23壁面移动,因此顶内座30持续往复动作并不会对阻风环50产生拉扯,亦即阻风环50在打钉机操作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如常用打钉机有被拉扯断裂的可能,显然比常用设计更胜一筹,更加符合实用所需。另阻风环50可与顶内座30制成一体,藉此亦可使阻风环50具有与顶座20及汽缸间的良好气密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钉机顶座组,包括有:一顶座,其中心开设有一穿孔,且对应穿孔制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外围有突壁;一顶内座,其外周围有较大面积的环面,环面一侧制设有一卡槽,而中间成型有管柱,并使管柱穿设于顶座的穿孔中;一阻风环,其圆环状中心 设有开孔,并组设于顶内座底面;一油封,制成环体状,二侧环缘上下位置均制成凸起状结构而形成接触突缘,其组设在顶座的容置空间中,各接触突缘分别与顶座和顶内座的壁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该顶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壁面的端部制成倾斜面,倾斜面与顶 内座的管柱壁面成大于九十度夹角;该油封一侧面为平直面,另一侧所制成的接触突缘对应顶座的倾斜面制成预定角度的倾斜状,据此油封组设在容置空间中,其接触突缘抵靠在倾斜面上,而端部与顶内座的管柱贴靠;该顶内座的环面底面外缘处制成一倾斜面,且 顶内座组设后,倾斜面与顶座容置空间的突壁形成大于九十度夹角;该阻风环,一侧形成阶梯状且具较大厚度的嵌置缘,另一侧为突缘,且突缘呈倾斜状,组设于顶内座上,以嵌置缘紧置于卡槽中定位,且突缘靠抵在顶内座的倾斜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钉机顶座组,包括有:一顶座,其中心开设有一穿孔,且对应穿孔制设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外围有突壁;一顶内座,其外周围有较大面积的环面,环面一侧制设有一卡槽,而中间成型有管柱,并使管柱穿设于顶座的穿孔中;一阻风环,其圆环状中心设有开孔,并组设于顶内座底面;一油封,制成环体状,二侧环缘上下位置均制成凸起状结构而形成接触突缘,其组设在顶座的容置空间中,各接触突缘分别与顶座和顶内座的壁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该顶座的容置空间一侧壁面的端部制成倾斜面,倾斜面与顶内座的管柱壁面成大于九十度夹角;该油封一侧面为平直面,另一侧所制成的接触突缘对应顶座的倾斜面制成预定角度的倾斜状,据此油封组设在容置空间中,其接触突缘抵靠在倾斜面上,而端部与顶内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茂洪良其陈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钻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