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BB公司专利>正文

混合电流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484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1:38
一种混合电流开关装置,包括两个端子,用于与相关联的电路和外壳电连接,该装置包括:主电流开关,其包括第一固定触头和相对应的第一可动触头,这两个触头与两个端子串联连接并且定位在两个端子之间;功率开关装置,其与主电流开关并联连接并且可在接通状态和关断状态之间切换;副电流开关,其具有第二固定触头和第二可动触头,副电流开关至少与功率开关装置串联连接;可动的触头保持轴,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安装在该轴上。触头保持轴定位在外壳内并绕旋转轴线旋转,以便使可动触头在它们与相对应的固定触头联接的闭合位置和它们与固定触头电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以相对于彼此的角偏移量安装在旋转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低压应用的、具有整体隔离的混合电流开关装置,例如断路器或者开关断开器。
技术介绍
对于本公开的目的而言,术语“低压”指的是工作电压高达1000VAC/1500V DC的应用。已知的是,典型地为断路器、开关断开器、接触器的使用在低压电路中的开关装置是设计成用于允许它们所安装的电路中的特定部分和连接到这些电路的电负载或其一部分正确操作的保护装置。 例如,它们确保对于一些电站所需的标称电流的可用性、实现适当地插入负载或者从电路中断开负载、保护(尤其是断路器)电网和安装在电网中的负载免于例如过载或者短路的故障事件。可在市场上得到用于上述装置的多种工业解决方案。常规的电机械开关装置通常具有容纳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外壳;各个极包括一对可分离的触头以接通、断开和传导电流;具体地,驱动机构使可动触头在它们联接到相对应的固定触头的第一闭合位置和它们与相对应的固定触部头间隔开的第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良好设计的触头导致相当低的功率损失,然而在断开位置,它们确保了下游电路的由触头之间的物理分离所提供的电流(电气)隔离高于最小值;这种电流隔离在常见电气实践中极其重要,因为其能够对其内插入有开关装置的电路进行安全的修复和维护工作。尽管这种常规的开关装置已经被证实是极其稳健且可靠的,但在直流电流(“DC”)应用中,并且主要在相对高压(高达1500V)的情况下,中断时间可以相当长,从而在分离期间通常在机械触头之间划燃的电弧因此可以相当长。如此长的成弧时间导致触头的严重磨损,由此显著地降低电气耐久性,即开关装置可以执行的开关操作的次数。为了解决DC应用中的这种问题,设计了使用功率电子开关(“PES”)的所谓的固态断路器(“SSCBs”),其使用基于半导体的功率装置,例如功率M0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s”)、门极关断晶闸管(GTO)或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IGCTs”),这些功率装置可以通过电子驱动单元来接通和关掉以便得到接通和(更重要地)断开操作的无弧电流。这种SSCBs的主要优点是它们由于无弧操作而具有潜在的无限电气耐久性;另一方面,PES装置适于例如大于100A的高电流,具有极高的通路状态传导损失。因此,SSCBs浪费了相当大量的能量并且需要加强的冷却以移除所产生的热量并且将温度保持在安全水平上。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已设计了常规开关装置或主开关(“MS”)装置与PES装置并联连接的混合解决方案;主开关装置在正常操作中传导电流,而PES装置仅在断开或者接通时使用。这种混合解决方案具有原则上不高于常规开关装置功率损失的低功率损失,从而在以全功率连续负载时也无需特殊的冷却。但是PES装置的另一重大缺点是,在断开状态下,如果电压施加到PES装置的端子,即IGCT的阳极和阴极、IGB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则PES装置传导例如高达数十mA的小的电流(泄漏电流)。结果,SSCBs和混合解决方案在断开的状态下也具有有限的功率损失并且不适于电流隔离。通过与PES装置串联连接的另一常规的开关(隔离开关或者“IS”)可以避免这种严重的限制。这种复杂的装置的正常工作需要IS装置、MS装置和PES装置以极其严格的顺序进行操作并且在断开操作和建立操作时具有密集的时序。例如,在正常操作条件下,MS装置和IS装置闭合,并且PES处于关断状态。当必需中断电流(断开或者电流中断操作)时,接通PES装置(没有电流经过,因为装置两端的电压、即MS装置上的电压降通常低于阈值电压,该阈值电压在IGBT的情况下是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ra)并且在IGCT的情况下是通路状态电压(VT)),断开MS装置并且在其触头之间点燃弧。弧电压使电流转向PES装置并且MS装置的触头之间的弧之后被熄灭。PES装置关断使主电流断开,其中这个步骤仅可以当MS装置的触头之间的距离大到足以避免再点燃弧时才执行。因此,刚好在IS装置断开之后也中断泄漏电流。相反,当必需从MS和IS装置断开的状态并且PES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开始来闭合触头(接通电流操作)时,首先闭合IS装置,因此仅接通低的泄漏电流,然后PES装置开启以接通主电流或者标称电流,并且因此在MS装置闭合之后将电流随着MS装置本身的触头之间的小弧从PES装置中转移。实际上,隔离开关装置仅接通或者中断通常小于IOOmA的小的泄漏电流,并且其触头的磨损是可忽略的。同样地,MS装置的触头也仅暴露于小的且短的弧,并且它们的磨损与传统的机械开关装置相 比显著地降低。结果,借助混合解决方案,甚至可以以高电流来执行更大量的接通或者断开电气操作。然而,仍存在进一步改进已知的混合解决方案的期望,尤其在简化其结构布局、实现对其操作更好同步地协调、和在更长的并且可能的话整个工作寿命期间维持这种同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为满足这种期望而提出并且提供一种混合电流开关装置,其包括外壳,从所述外壳向外突出有至少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至少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适于与相关联的电路的输入电连接和输出电连接。具体地,混合电流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定位在外壳内的如下部件:-主电流开关,其包括第一固定触头和相对应的第一可动触头,第一固定触头和第一可动触头与第一和第二端子串联连接并且定位在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功率开关装置,其与主电流开关并联连接并且可以在接通状态和关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副电流开关,其具有第二固定触头和相对应的第二可动触头,副电流开关至少与功率开关装置串联连接;-可动的触头保持轴,第一可动触头和第二可动触头安装在该可动的触头保持轴上,可动的触头保持轴定位外壳内并绕旋转轴线旋转,以便使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在它们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联接的闭合位置和它们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电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以相对于彼此的角偏移量安装在可动的触头保持轴上。附图说明通过根据本公开的混合电流开关装置的优选但非排他性的实施方式,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该实施方式仅以在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的示例进行阐明,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类型的混合电流开关装置的立体图;图2和3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混合电流开关装置的两个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框图;图4和7分别是示出根据与图2和3的电路布局相关的两个不同的电路布局的图1中的装置的一些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使用在图1的装置中的、其上安装有可动触头的可动的触头保持轴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侧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指出,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件——从结构上和/或功能上的观点来看一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论它们是否在本公开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示出;还应当指出,为了清楚并且简洁地描述本公开,附图可以不必是按照比例的并且可以以稍微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本公开的某些特征。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混合电流开关装置将通过参考示例性的塑壳断路器来进行描述,而不是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其对于不同类型的开关装置的可能的应用并且其具有任何适当适量的相位或者极。具体地,图1示出了以整体附图标记100表示并且此后为了简单起见而称作“混合装置100”的、类似双极性的塑壳断路器形式的混合电流开关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所示出的,混合装置100包括例如由塑料制成的外壳1,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电流开关装置(100),包括外壳(1),从所述外壳(1)向外突出有至少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至少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适于与相关联的电路的输入电连接和输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电流开关装置(100)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外壳(1)内的如下部件:主电流开关(MS、10),所述主电流开关(MS、10)包括第一固定触头(11)和相对应的第一可动触头(12),所述第一固定触头(11)和所述第一可动触头(12)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串联连接并且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功率电子开关(PES、20),所述功率电子开关(PES、20)适于与所述主电流开关(10)并联连接并且能够在接通状态和关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副电流开关(IS、30),所述副电流开关(IS、30)具有第二固定触头(31)和相对应的第二可动触头(32),所述副电流开关(30)至少与所述功率电子开关(20)串联连接;可动的触头保持轴(4),所述第一可动触头(11)和所述第二可动触头(31)安装在所述可动的触头保持轴(4)上,所述可动的触头保持轴(4)定位在所述外壳(1)内并绕旋转轴线(101)旋转,以便使所述第一可动触头(12)和所述第二可动触头(32)在它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11)和所述第二固定触头(31)联接的闭合位置和它们与所述第一固定触头(11)和所述第二固定触头(31)电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处于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可动触头(12)和所述第二可动触头(32)以相对于彼此的角偏移量安装在所述可动的触头保持轴(4)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西奥·阿佐拉安东内洛·安东尼亚齐
申请(专利权)人:ABB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