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中的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416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换向快捷的电动工具中的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向基座,换向基座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布的端子,壳体上铰接有拨杆,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且拨杆位于壳体内的那端上设置有换向片,换向片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子接触,当换向片的另一端位于另外两个端子之间时,所述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拨杆转动后,换向片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端子中的其中一个接触,所述开关处于正转或反转状态,换向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线路板,换向基座上的三个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其优点是:端子的分布方式采用品字形,从而减小拨杆的转动幅度,还减小了端子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开关的体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电动工具中的开关
技术介绍
鉴于常用的电动工具中的开关中,其中换向结构较复杂(独立式换向)与外壳装配。为了与换向结构配合及安全性的考虑,四对端子端部之间的距离设计的很大,使得换向装置的整体尺寸变大,且在换向操作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由于零件较多、造成装配不便。以往各换向端子均集中装配在基座本体上。目前主流的无刷电机开关的主控制电路板,大都通过软板,导线等连接在开关外部。在开关本体外增加主控板,造成开关体积较大,以至于在装配师难度大,开关成本高及体积大,在小型及微型电动工具的应用上受到限制。现有的开关开关本体大都采用四周的防尘槽设计,推杆处采用较为简单的环形密封圈,实现防尘,但由于推杆会进行往复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这种环形密封圈易变形而产生较大间隙,使得在灰尘较大的室外工作环境中,灰尘易进入开关内部,使开关内部零件、元件寿命减短,从而使致使开关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向快捷的电动工具中的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工具中的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向基座,换向基座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布的端子,壳体上铰接有拨杆,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且拨杆位于壳体内的那端上设置有换向片,换向片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子接触,当换向片的另一端位于另外两个端子之间时,所述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拨杆 转动后,换向片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端子中的其中一个接触,所述开关处于正转或反转状态,换向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线路板,换向基座上的三个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且在该端设置按钮,推杆的另一端位于壳体中,且在推杆位于壳体内的那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抵,推杆上固定有两个滑动片,线路板上设置有与两滑动片分别相对应的电源开关条和调速条。所述电源开关条包括两条在一直线上的铜片,调速条包括一条铜片和与该铜片一直线的电阻条。所述拨杆位于壳体内的那端端部设置有凸起,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弹片,弹片上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弹片上位于凹槽两侧的外壁向壳体内壁倾斜。所述壳体由两盖板卡接而成,两盖板在接触的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的中部沿轴向排布有两圈凹环,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壁上设置有两圈与凹环相配合的凸环,推杆穿过该密封圈与设置壳体外的按钮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圈截面呈锯齿形的挡尘环。所述两盖板接触面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两盖板之间通过卡扣卡接。所述的导线为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端子的分布方式采用品字形,从而减小拨杆的转动幅度,还减小了端子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开关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工具中的开关的外观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是图1中换向片未连通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时的局部视图;图4是图1中换向片连通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时的局部视图;图5是图1中换向片连通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时的局部视图;图6是图2中线路板的主视图;图7是图2中换向基座、端子及弹簧之间的机构图;图8是图2中拨杆与换向片的结构图;图9是图2中密封圈的剖视图10是图2中左盖板的结构图。图中:1、左盖板,2、右盖板,3、凹环,4、密封圈,5、凸环,6、挡尘环,7、换向基座,8、第一端子,9、第二端子,10、第三端子,11、拨杆,12、换向片,13、线路板,14、弹簧,15、推杆,16、按钮,17、主弹簧,18、基座,19、第一滑动片,20、第二滑动片,21、第一铜片,22、第二铜片,23、第三铜片,24、电阻条,25、凸起,26、弹片,2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工具中的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两盖板——左盖板I和右盖板2左盖板I和右盖板2接触面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并通过卡扣卡接而成,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左盖板I和右盖板2在接触的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的中部沿轴向排布有两圈凹环3——图10所示,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圈4。如图9所示,密封圈4的外壁上设置有两圈与凹环3相配合的凸环5。所述密封圈4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圈截面呈锯齿形的挡尘环6。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向基座7,如图7所示,换向基座7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布的端子一第一端子8、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壳体上铰接有拨杆11,拨杆11的中部铰接的壳体上,拨杆11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且拨杆11位于壳体内的那端上设置有换向片12——图8所示。如图3、图4、图5所示,换向片12的一端始终与第一端子8接触,拨杆在转动的时候,换向片12的另一端在第二端子9、第三端子10及两者的三个部位切换,即当换向片12的另一端位于另外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之间时,所述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拨杆11转动后,换向片12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子9或第三端子10中的一个接触,所述开关处于正转或反转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换向片12连通第一端子8和第二端子9是正转的话,那么当换向片12连通第一端子8和第三端子10时,开关就处于反转状态,换向片1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之间,即与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均不接触,开关处于不工作、不连通状态。换向基座7的一侧设置有线路板13,换向基座7上的第一端子8、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分别通过导线与线路板13相连,为了保证第一端子8、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与线路板1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导线可以采用弹簧14,弹簧14埋设在换向基座7内。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推杆15,推杆15的一端穿过密封圈4与设置壳体外的按钮16连接,推杆15的另一端位于壳体中,且在推杆15位于壳体内的那端设置有主弹簧17,主弹簧17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抵,推杆15上设置有基座18,基座18上设置有两个滑动片——第一滑动片19和第二滑动片20,如图6所示,线路板13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条和调速条。第一滑动片19与电源开关条相对应;第二滑动片20与调速条相对应。所述电源开关条包括两条在一直线上的铜片一第一铜片21和第二铜片22,调速条包括第三铜片23和与第三铜片23 —直线的电阻条24。电阻条24的具体结构是中间为碳膜、两边是铜片。为了保证所述开关的换向准确、定位牢靠,所述拨杆11位于壳体内的那端端部设置有凸起25,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弹片26,弹片26上设置有与凸起25相配合的凹槽27,弹片26上位于凹槽27两侧的外壁向壳体内壁倾斜一图2所示,即拨杆11上的凸起25位于弹片26的凹槽27中时,换向片12位于第二端子9和第三端子10之间,拨杆11上的凸起25位于弹片26的凹槽27的两侧时,换向片12连通第一端子8和第二端子9或者第一端子8和第三端子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当外力驱动按钮16,推杆15逐渐被压入壳体中,主弹簧17逐渐被压缩,第一滑动片19的两端与第一铜片21和第二铜片22的分别接触(在未按动按钮16时,第一滑动片19的两端不与第一铜片21和第二铜片22的同时接触的),即接通电源。而此 时第二滑动片20的一端与与第三铜片23接触,另一端与电阻条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工具中的开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向基座,换向基座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布的端子,壳体上铰接有拨杆,拨杆的一端伸出壳体,另一端位于壳体内,且拨杆位于壳体内的那端上设置有换向片,换向片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子接触,当换向片的另一端位于另外两个端子之间时,所述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在拨杆转动后,换向片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端子中的其中一个接触,所述开关处于正转或反转状态,换向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线路板,换向基座上的三个端子分别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洲谭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之杰电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