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199 阅读:7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棘轮扳手,它包括壳体、电机、棘轮架和棘轮装置,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棘轮装置,棘轮装置支撑在棘轮架上,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行星齿轮、齿轮盘、内齿圈和传动轴,行星齿轮安装在齿轮盘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及内齿圈啮合,齿轮盘传动连接传动轴,棘轮装置包括棘轮圈、带输出头的转动体、棘齿爪和正反转向钮,棘齿爪与转动体铰接且与棘轮圈的内齿啮合,传动轴前端的偏心轴通过驱动套与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开口孔装连;或者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摆轴通过驱动套与传动轴前端的偏心孔装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扭矩较大,可用手动加力操作,不需要连接空气管路,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尤其是有关电动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棘轮扳手一般有手动、电动和气动等多种形式,电动和气动扳手在工业上应用较广。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706281就公开了的一种自动棘轮扳手,它设置在壳体中的电机通过驱动锥齿轮和伞齿轮,带动连动体即输出头旋转。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在相同体积下,采用锥齿轮和伞齿轮传动,扭矩较小,且主动齿轮受较大侧向力,影响传动平稳性;没有反向自锁功能,在电池电量不足或需要更大扭矩时,无法手动加力操作。而气动扳手在工作时需要连接空气管路,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矩较大,能够反向自锁且使用方便的电动棘轮扳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棘轮扳手,包括壳体、电机、棘轮架和棘轮装置,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棘轮装置,棘轮装置支撑在棘轮架上,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行星齿轮、齿轮盘、内齿圈和传动轴,行星齿轮安装在齿轮盘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及内齿圈啮合,齿轮盘传动连接传动轴,棘轮装置包括棘轮圈、带输出头的转动体、棘齿爪和正反转向钮,棘齿爪与转动体铰接且与棘轮圈的内齿啮合,传动轴前端的偏心轴通过驱动套与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开口孔装连;或者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摆轴通过驱动套与传动轴前端的偏心孔装连。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行星齿轮、齿轮盘、内齿圈和传动轴,行星齿轮安装在齿轮盘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及内齿圈啮合,齿轮盘传动连接传动轴,因此,采用行星齿轮、齿轮盘和内齿圈减速,在相同体积下能传递更大的力,而且主动齿轮受力均匀,传动平稳;再由于棘轮装置包括棘轮圈、带输出头的转动体、棘齿爪和正反转向钮,棘齿爪与转动体铰接且与棘轮圈的内齿啮合,传动轴前端的偏心轴通过驱动套与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开口孔装连;或者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摆轴通过驱动套与传动轴前端的偏心孔装连。因此,通过棘轮圈与棘齿爪的啮合,实现反向自锁,在电池电量不足或需要更大扭矩时,可用手动加力操作;此-->外,本技术与气动扳手相比,在工作时不需要连接空气管路,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动棘轮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棘轮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图;图5、图6是本技术中的棘轮装置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电动棘轮扳手,一种电动棘轮扳手,包括壳体1、电机3、棘轮架11和棘轮装置9,电机3设置在壳体1内,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棘轮装置9,棘轮装置9支撑在棘轮架11上,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4、行星齿轮15、齿轮盘14、内齿圈6和传动轴12,行星齿轮15安装在齿轮盘14的行星轴14-1上,行星齿轮15同时与主动齿轮4及内齿圈6啮合,齿轮盘14传动连接传动轴12,棘轮装置9包括棘轮圈9-3、带输出头9-4-1的转动体9-4、棘齿爪9-2和正反转向钮9-1,棘齿爪9-2与转动体9-4铰接且与棘轮圈9-3的内齿啮合,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轴12-1通过驱动套10与棘轮装置9的棘轮圈9-3的开口孔9-3-1装连。或者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棘轮装置9的棘轮圈9-3的摆轴9-3-2通过驱动套10与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孔12-2装连。如图1、2、3所示,正反转向钮9-1插在转动体9-4的中孔中,正反转向钮9-1上装有弹簧9-1-1和销9-1-2,销9-1-2顶在棘齿爪9-2的下部。如图1、2、3所示,驱动套10最好松配合地套装在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轴12-1上。如图1、2、3所示,齿轮盘14通过花键与传动轴12传动连接。齿轮盘14与传动轴12也可以固定连接。如图1、2、3所示,为了保持装配准确,电机3前端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与内齿圈6固定连接,内齿圈6通过连接螺母7与棘轮架11后端固定连接。如图1、2、3所示,为了更平稳地支撑传动轴12,棘轮架11后部具有筒体11-1,筒体11-1内装有轴承13,传动轴12穿过筒体11-1且与轴承13转动配合。如图1、2、3所示,壳体1后端设有电池仓1-1。如图1、2所示,壳体1上还装有电机开关17,电机开关17与电路板18、-->电池仓1-1及电机3电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在光线暗的情况下工作,壳体1上还装有LED灯16和灯开关2,LED灯16和灯开关2与电池仓1-1电连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工作时,按下开关17,使电池仓1-1内的电池给电机3供电,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主动齿轮4带动行星齿轮15转动,行星齿轮15带动齿轮盘14转动,齿轮盘14再带动传动轴12转动,传动轴12带动驱动套10旋转,驱动套10又驱使棘轮圈9-3产生往复摇摆运动,与棘轮圈9-3的内齿啮合的棘齿爪9-2带动转动体9-4单向旋转,输出头9-4-1工作。或者如图4所示,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孔12-2带动驱动套10运动,驱动套10又驱使棘轮圈9-3的摆轴9-3-2产生往复摇摆运动,与棘轮圈9-3的内齿啮合的棘齿爪9-2带动转动体9-4单向旋转,输出头9-4-1工作。如图5、6所示,在需要输出头9-4-1作反向转动时,只要拧动正反转向钮9-1,使销9-1-2顶在棘齿爪9-2下部的另一侧,使棘齿爪9-2的另一侧与棘轮圈9-3啮合,原先的一侧与棘轮圈9-3脱开,从而实现转动体9-4的反向离合旋转。在需要照明时,可以按动灯开关2,打开LED灯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棘轮扳手,包括壳体(1)、电机(3)、棘轮架(11)和棘轮装置(9),电机(3)设置在壳体(1)内,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棘轮装置(9),棘轮装置(9)支撑在棘轮架(11)上,其特征在于:    a、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4)、行星齿轮(15)、齿轮盘(14)、内齿圈(6)和传动轴(12),行星齿轮(15)安装在齿轮盘(14)的行星轴(14-1)上,行星齿轮(15)同时与主动齿轮(4)及内齿圈(6)啮合,齿轮盘(14)传动连接传动轴(12),    b、棘轮装置(9)包括棘轮圈(9-3)、带输出头(9-4-1)的转动体(9-4)、棘齿爪(9-2)和正反转向钮(9-1),棘齿爪(9-2)与转动体(9-4)铰接且与棘轮圈(9-3)的内齿啮合,    c、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轴(12-1)通过驱动套(10)与棘轮装置(9)的棘轮圈(9-3)的开口孔(9-3-1)装连;或者棘轮装置(9)的棘轮圈(9-3)的摆轴(9-3-2)通过驱动套(10)与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孔(12-2)装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棘轮扳手,包括壳体(1)、电机(3)、棘轮架(11)和棘轮装置(9),电机(3)设置在壳体(1)内,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棘轮装置(9),棘轮装置(9)支撑在棘轮架(11)上,其特征在于:a、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4)、行星齿轮(15)、齿轮盘(14)、内齿圈(6)和传动轴(12),行星齿轮(15)安装在齿轮盘(14)的行星轴(14-1)上,行星齿轮(15)同时与主动齿轮(4)及内齿圈(6)啮合,齿轮盘(14)传动连接传动轴(12),b、棘轮装置(9)包括棘轮圈(9-3)、带输出头(9-4-1)的转动体(9-4)、棘齿爪(9-2)和正反转向钮(9-1),棘齿爪(9-2)与转动体(9-4)铰接且与棘轮圈(9-3)的内齿啮合,c、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轴(12-1)通过驱动套(10)与棘轮装置(9)的棘轮圈(9-3)的开口孔(9-3-1)装连;或者棘轮装置(9)的棘轮圈(9-3)的摆轴(9-3-2)通过驱动套(10)与传动轴(12)前端的偏心孔(12-2)装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正反转向钮(9-1)插在转动体(9-4)的中孔中,正反转向钮(9-1)上装有弹簧(9-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平蔡馨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力达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