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彬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27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液囊和喷头,所述储液囊前端连通导管,后端设有注液管,所述导管与储液囊连接处设有阻位盘,前端连通喷头,所述注液管上设有胶塞;所述喷头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头状结构,喷头伞形外侧面密封,后端平面上设有多个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准确控制药液喷洒部位,避免药液扩散到呼吸道或消化道,防止发生医疗事故,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呼吸内科临床上,在治疗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等疾病时,经常需要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来消炎止痛。目前所用的方法大多是用管子将粉末剂药物吹入到咽喉部分,由于口腔、鼻腔内部与呼吸道、消化道入口极为接近,药粉很容易扩散进入消化道或呼吸道造成局部痉挛,严重影响病人安全,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包括储液囊和喷头,所述储液囊前端连通导管,后端设有注液管,所述导管与储液囊连接处设有阻位盘,前端连通喷头,所述注液管上设有胶塞;所述喷头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头状结构,喷头伞形外侧面密封,后端平面上设有多个出液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准确控制药液喷洒部位,避免药液扩散到呼吸道或消化道,防止发生医疗事故,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储液囊I和喷头6,所述储液囊I前端连通导管3,后端设有注液管4,所述导管3与储液囊I连接处设有阻位盘2,前端连通喷头6,所述注液管4上设有胶塞5 ;所述喷头6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头状结构,喷头6伞形外侧面密封,后端平面上设有多个出液孔7。使用时,从注液管4注入药液,挤压储液囊I使药液经导管3、喷头6,从出液孔7喷出。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囊和喷头,所述储液囊前端连通导管,后端设有注液管,所述导管与储液囊连接处设有阻位盘,前端连通喷头,所述注液管上设有胶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内部中空结构, 喷头伞形外侧面密封,后端平面上设有多个出液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本技术包括储液囊和喷头,所述储液囊前端连通导管,后端设有注液管,所述导管与储液囊连接处设有阻位盘,前端连通喷头,所述注液管上设有胶塞;所述喷头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头状结构,喷头伞形外侧面密封,后端平面上设有多个出液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准确控制药液喷洒部位,避免药液扩散到呼吸道或消化道,防止发生医疗事故,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文档编号A61M11/00GK203107900SQ20122071592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彬, 李红, 万慧 申请人:李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用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囊和喷头,所述储液囊前端连通导管,后端设有注液管,所述导管与储液囊连接处设有阻位盘,前端连通喷头,所述注液管上设有胶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李红万慧
申请(专利权)人:李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