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两器联合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777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两器联合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对两器下行数据的并行处理,以达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目的;该方法通过对总控台所接收到的着陆器数据和巡视器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标识,对每帧数据进行数据识别并添加数据类型标识位,再将着陆器数据、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以及巡视器数据分别进行队列缓存,对所有队列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工程值数据流,最后将工程值数据流存储至控制器内的数据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嫦娥二期工程航天器包括着陆器和探测器,地面测试需要模拟两器联合工作的模式,然而,我国当前航天器综合测试是分散的手工操作模式,综合测试主要以单器为主。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并在借鉴国外测试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航天器综合测试系统,改变了传统测试分散 模式的体系结构,形成了以总控测试设备为中心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也提高了单个航天器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水平。但是当前单器模式的综合测试过程中,实现两器联合并行测试非常困难,主要表现在:测试系统及测试设备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为单一航天器服务的,尤其是针对整星数据流的处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以支持多器联合工作中,对于下行数据的处理系统和方法。两器联合测试时,巡视器下传巡视器单器测试时所有数据,着陆器下传着陆器单器测试时所有数据和巡视器单器测试时所有数据。而目前对着陆器和探测器进行地面联合测试时,需要总控台对两器下传的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对两器下行数据并行处理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实现对两器下行数据的并行处理,以达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所述:该方法所涉及到的设备包括巡视器、着陆器和总控台,其中,总控台分别通过外部接口连接巡视器和着陆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述:步骤一、总控台分别通过外部接口实时接收着陆器数据和巡视器数据,着陆器数据包括遥测数据或数传数据1,巡视器数据包括总线数据或数传数据2 ;同时,对所接收的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标识,具体为:对从着陆器接口所接收的每帧着陆器数据前添加着陆器标识位,对从巡视器接口所接收的每帧巡视器数据前添加巡视器标识位。上述4种数据中,每种数据均由相关的参数组成。步骤二、创建一个队列,用以缓存经步骤一标识后的数据。步骤三、从步骤二所建立的队列中,提取一帧数据,对该数据的前三位进行判断:若为着陆器标识位,则判定为着陆器数据,否则,判定为巡视器数据。若所述判定得到的数据为着陆器数据,则计算着陆器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计算得到的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遥测数据,并在着陆器标识位与遥测数据之间添加遥测数据类型标识‘DATF’ ;若长度为1024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1,按照CCSDS标准对数传数据I进行分类,得到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或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对于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在着陆器标识位与数传数据I之间添加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类型标识‘DATH’ ;对于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计算该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总线数据,并在着陆器标识位与总线数据之间添加总线数据类型标识‘DATO’ ;若长度为1024或896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2,并在着陆器标识位与数传数据2之间添加数传数据2数据类型标识‘DATN’。若所述判定得到的数据为巡视器数据,则计算该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总线数据,并在巡视器标识位与总线数据之间添加总线数据类型标识‘DAT0’ ;若长度为1024或896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2,并在巡视器标识位与数传数据2之间添加数传数据2数据类型标识‘DATN’。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着陆器数据、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以及巡视器数据,分别以队列形式进行缓存并相应地记为着陆器队列、巡视器队列I以及巡视器队列2。步骤五、控制器对步骤四所得到的每个队列同时进行下述数据处理:从队列中提取一帧数据,根据该数据的数据标识位,查询内部存储的数据参数表,该数据参数表中每行给出了数据位置及其处理方式,对所提取的一帧数据,遍历该数据参数表的每行,在遍历过程中,分别根据数据参数表每行给出的数据位置,查询所提取的一帧数据中相应数据位置上的数据,并按照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位置上数据的工程值,并进行参数编号,遍历完毕后,得到所提取的一帧数据的所有工程值和相应的参数编号。将所有工程值按照相应的参数编号,依次排序得到工程值数据流。对于从所述着陆器队列提取的一帧数据,若数据标识位为‘DATF’,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F数据参数表,并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E’ ;若数据标识位为‘DATF’,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H数据参数表,并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M’。对于从所述 巡视器队列I或巡视器队列2提取一帧数据,若数据标识位为‘DAT0’,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O数据参数表,对于巡视器队列1,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R1’,对于巡视器队列2,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R2’ ;若数据标识位为‘DATN’,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N数据参数表,对于巡视器队列1,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K1’ ;对于巡视器队列2,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K2’。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DATE’、‘DATM’、‘DATR1’、‘DATK1’、‘DATR2’以及‘DATK2’分别存入数据库中相应的工程值数据表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对总控台所接收到的着陆器数据和巡视器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标识,对每帧数据进行数据识别并添加数据类型标识位,再将着陆器数据、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以及巡视器数据分别进行队列缓存,对所有队列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工程值数据流,最后将工程值数据流存储至控制器内的数据库中。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对两器下行数据的并行处理,从而达到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涉及到的设备包括巡视器、着陆器和总控台,其中,总控台分别通过外部接口连接巡视器和着陆器,图1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SOO、接收并标识数据。总控台分别通过外部接口实时接收着陆器数据和巡视器数据,着陆器数据包括遥测数据或数传数据1,巡视器数据包括总线数据或数传数据2。同时,对所接收的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标识,具体为:对从着陆器接口所接收的每帧着陆器数据前添加“CE1”,并作为着陆器标识位,对从巡视器接口所接收的每帧巡视器数据前添加“CE2”,并作为巡视器标识位。上述4种数据中,每种数据均由相关的参数组成。例如:遥测数据由航天器采集到的自身内部各部件运行的参数所组成,对于一帧遥测数据,其组成可包括母线电压、部件温度、线路电流等参数。SO 1、缓存数据。创建一个队列,用以缓存经步骤SOO标识后的数据。S02、提取数据并识别数据。从步骤SOl所建立的队列中,提取一帧数据,对该数据的前三位进行判断:若为“CE1”,则判定为着陆器数据,否则,判定为巡视器数据。对经上述判断后的数据进行识别: 若所述判定得到的数据为着陆器数据,则计算着陆器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计算得到的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遥测数据,并在该数据的标识位CEl与遥测数据之间添加遥测数据类型标识‘DATF’;若计算得到的长度为1024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1,按照CCSDS标准对数传数据I进行分包,即根据数传数据I中的虚拟信道类型,分类得到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或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对于分类得到的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在实际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两器联合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涉及到的设备包括巡视器、着陆器和总控台,其中,总控台分别通过外部接口连接巡视器和着陆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所述:步骤一、总控台分别通过外部接口实时接收着陆器数据和巡视器数据,着陆器数据包括遥测数据或数传数据1,巡视器数据包括总线数据或数传数据2;同时,对所接收的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标识,具体为:对从着陆器接口所接收的每帧着陆器数据前添加着陆器标识位,对从巡视器接口所接收的每帧巡视器数据前添加巡视器标识位;上述4种数据中,每种数据均由相关的参数组成;步骤二、创建一个队列,用以缓存经步骤一标识后的数据;步骤三、从步骤二所建立的队列中,提取一帧数据,对该数据的前三位进行判断:若为着陆器标识位,则判定为着陆器数据,否则,判定为巡视器数据;若所述判定得到的数据为着陆器数据,则计算着陆器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计算得到的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遥测数据,并在着陆器标识位与遥测数据之间添加遥测数据类型标识‘DATF’;若长度为1024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1,按照CCSDS标准对数传数据1进行分类,得到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或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对于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在着陆器标识位与数传数据1之间添加实际着陆器数传数据类型标识‘DATH’;对于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计算该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总线数据,并在着陆器标识位与总线数据之间添加总线数据类型标识‘DATO’;若长度为1024或896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2,并在着陆器标识位与数传数据2之间添加数传数据2数据类型标识‘DATN’;若所述判定得到的数据为巡视器数据,则计算该数据的长度并判断:若长度为128字节,则该数据为总线数据,并在巡视器标识位与总线数据之间添加总线数据类型标识‘DATO’;若长度为1024或896字节,则该数据为数传数据2,并在巡视器标识位与数传数据2之间添加数传数据2数据类型标识‘DATN’;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着陆器数据、经着陆器接口下传的巡视器数据以 及巡视器数据,分别以队列形式进行缓存并相应地记为着陆器队列、巡视器队列1以及巡视器队列2;步骤五、控制器对步骤四所得到的每个队列同时进行下述数据处理:从队列中提取一帧数据,根据该数据的数据标识位,查询内部存储的数据参数表,该数据参数表中每行给出了数据位置及其处理方式,对所提取的一帧数据,遍历该数据参数表的每行,在遍历过程中,分别根据数据参数表每行给出的数据位置,查询所提取的一帧数据中相应数据位置上的数据,并按照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数据位置上数据的工程值,并进行参数编号,遍历完毕后,得到所提取的一帧数据的所有工程值和相应的参数编号;将所有工程值按照相应的参数编号,依次排序得到工程值数据流;对于从所述着陆器队列提取的一帧数据,若数据标识位为‘DATF’,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F数据参数表,并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E’;若数据标识位为‘DATF’,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H数据参数表,并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M’;对于从所述巡视器队列1或巡视器队列2提取一帧数据,若数据标识位为‘DATO’,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O数据参数表,对于巡视器队列1,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R1’,对于巡视器队列2,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R2’;若数据标识位为‘DATN’,则查询内部存储的DATN数据参数表,对于巡视器队列1,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K1’;对于巡视器队列2,将所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并记为‘DATK2’;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得到的工程值数据流‘DATE’、‘DATM’、‘DATR1’、‘DATK1’、‘DATR2’以及‘DATK2’分别存入数据库中相应的工程值数据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宇宋宏江王劲榕权爽王效楠罗光辰薛亮曹宇付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