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钳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36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钳改良结构,包括一固定钳体与一活动钳体,固定钳体穿固在导杆上,活动钳体穿固在该导杆上,与固定钳体相对设置,当位移活动钳体,可以改变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距离的大小,以适宜夹固不同尺寸的工件,活动钳体包含有:一活动夹钳主体,具有一用以夹制工件的颚块、一穿固于导杆的导引孔、一复线螺纹部、一位于复线螺纹部中央并且与导引孔连通的轴道,该轴道具有一轴孔部以及二相对设置的扩孔部;以及一调整组件,具有一螺固在复线螺纹部的调整钮、一穿置于轴道并用以抵紧导杆一端的卡栓,以及一轴穿于卡栓之一穿孔的销件。此结构借助调整钮与复线螺纹部的螺锁配合,使得活动钳体自导杆上快速锁紧/松脱,操作简易快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钳,特别涉及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的夹钳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夹钳构造,如台湾专利公告第M284485号《夹钳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所揭示,包括分别穿设于一导杆上的一活动钳体和一固定钳体,以活动钳体的结构为例,该活动钳体利用一字形的旋钮,作连续性的正/反转,可在导杆上作位移调整,以达到锁固/松脱于导杆的使用功效,而此连续式的运转关键在于,此旋钮采用普通的螺杆结构。然而,利用螺杆结构施以连续式旋转的方式,固然可使活动钳体获得预期的拆装目的,但是,普通螺杆的螺纹间距小,操作上必须转动许多圈,螺杆才会明显前进(或后退),因此,不但操作速度缓慢,而且活动钳体是否已锁固,完全凭操作者的手感,所以,并无法确保锁固品质,稍有不慎,便影响到加工效果,甚至造成加工意外,轻忽不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易快速的夹钳改良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固状态可确保锁紧效果的夹钳改良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夹钳改良结构,包括一固定钳体与一活动钳体,该固定钳体穿固在一导杆上,该活动钳体穿固在该导杆上,并且与该固定钳体相隔一用以夹固工件的距离,该距离的大小随活动钳体的位移而夹固不同尺寸的工件,活动钳体包含有:一活动夹钳主体,具有一用以夹制工件的颚块、一穿固于导杆的导引孔、一复线螺纹部、一位于该复线螺纹部中央并且与该导引孔连通的轴道,该轴道具有一轴孔部以及二相对设置的扩孔部;以及:一调整组件,具有一螺固在该复线螺纹部的调整钮、一穿置于该轴道并用以抵紧该导杆一端的卡栓,以及一轴穿于该卡栓之一穿孔的销件。-->上述各扩孔部自轴孔部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尽端与一第二尽端,该调整组件的销件限制于该扩孔部中;当调整钮锁固于该复线螺纹部时,该销件的两端分别抵固于各该扩孔部的第一尽端;当调整钮松脱于该复线螺纹部时,该销件的两端分别抵固于各该扩孔部的第二尽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将调整钮螺固在复线螺纹部上,当需要进行锁固/松脱调整时,只需微幅转动复线螺纹部,即可驱使活动钳体自导杆上脱离或锁固,操作简易快速,且可确保锁紧无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固定钳体      200  活动钳体     300  导杆10   活动夹钳主体  11   颚块         12   导引孔13   复线螺纹部    14   轴道         141  轴孔部142  扩孔部        1421 第一尽端     1431 第一尽端1422 第二尽端      143  扩孔部       21   调整钮1432 第二尽端      20   调整组件     22   卡栓221  穿孔          23   销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所示,是本技术夹钳改良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一固定钳体100与一活动钳体200。固定钳体100穿固在一导杆300上,该活动钳体200穿固在该导杆300上,并且与该固定钳体100相对设置,以夹固一工件(图中未示)。活动钳体200与固定钳体100之间相隔一段适合的距离,设为D,当活动钳体200沿着导杆300位移时,可以改变距离D的大小,以适宜夹固不同尺寸的工件。活动钳体200包括活动夹钳主体10和调整组件20,如图1所示。活动夹钳主体10具有一用以夹制工件的颚块11、一穿固于导杆300的导引孔12、一复线螺纹部13、一位于该复线螺纹部13中央并且与导引孔12连通的轴道14。该轴道14具有一轴孔部141以及二-->相对设置的扩孔部142、143,二扩孔部142、143均为自轴孔部141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分别形成有第一尽端1421、1431与第二尽端1422、1432。调整组件20包括螺固在复线螺纹部13的调整钮21、穿置于轴道14并用以抵紧导杆300一端的卡栓22,以及轴穿于该卡栓22上的穿孔221的销件23,该销件23限制于扩孔部142、143中。本技术使用时,参照图3,当轴固在卡栓22的销件23两端分别抵固于扩孔部142、143的第一尽端1421、1431时,调整钮21锁固于复线螺纹部13,此时活动钳体200在导杆300的一端呈锁固状态;将调整钮21沿着顺时针转动,使轴固在卡栓22的销件23两端分别抵固于扩孔部142、143的第二尽端1422、1432,此时活动钳体200在导杆300的一端呈松脱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夹钳改良结构,藉由该活动钳体200的复线螺纹部13,使得需要调整活动钳体200时,只要将调整钮21转动四分之一圈,就能驱使活动钳体200自导杆300上脱离或锁固,因此操作上相当简易且方便。而且,锁固与松脱状态皆依销件23作不同位置的限制定位,因此,更可确保锁固无误,不仅不会增加操作的不便,更可确保工作的安全性。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的专利范围及技术说明书内容所做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夹钳改良结构,包括一固定钳体与一活动钳体,该固定钳体穿固在一导杆上,该活动钳体穿固在该导杆上,并且与该固定钳体相隔一用以夹固工件的距离,该距离的大小随活动钳体的位移而夹固不同尺寸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活动钳体包含有:    一活动夹钳主体,具有一用以夹制工件的颚块、一穿固于导杆的导引孔、一复线螺纹部、一位于该复线螺纹部中央并且与该导引孔连通的轴道,该轴道具有一轴孔部以及二相对设置的扩孔部;以及:    一调整组件,具有一螺固在该复线螺纹部的调整钮、一穿置于该轴道并用以抵紧该导杆一端的卡栓,以及一轴穿于该卡栓之一穿孔的销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夹钳改良结构,包括一固定钳体与一活动钳体,该固定钳体穿固在一导杆上,该活动钳体穿固在该导杆上,并且与该固定钳体相隔一用以夹固工件的距离,该距离的大小随活动钳体的位移而夹固不同尺寸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活动钳体包含有:一活动夹钳主体,具有一用以夹制工件的颚块、一穿固于导杆的导引孔、一复线螺纹部、一位于该复线螺纹部中央并且与该导引孔连通的轴道,该轴道具有一轴孔部以及二相对设置的扩孔部;以及:一调整组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卿震
申请(专利权)人:大荣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