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9850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用于采集被监测设备状态数据的监测采集服务器,并且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与一用于处理设备状态数据的数据处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监测采集服务器包括第一主板、第一电源模块、数据通讯电路板、硬盘与风扇机构。采用监测采集服务器与数据处理服务器的结构方式,不需要装任何客户和控件,使被监测设备能够自检自愈,可以就报警数据进行定时或者按异常状态主动上报,占用带宽峰值为30KB左右,平均值为25KB,对网络资源的占用非常小,利于系统优化,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预留多个接口,保证了其它机房监控子系统顺利接入,拓展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空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控制机房运行的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机房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及其它设备已成为生产业务和办公业务数据交换与存储的重要部件,需要特别的措施加以防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由于微环境因素,比如IT设备内的温度变化、电源的状态、风扇转速的变化、CPU运行状态、MEMORY运行状态、硬盘的运行状态等因素,一旦设备出现失误造成的意外系统中断和设备损坏都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机房IT设备微环境监控系统项目范围:包括对机房设备内部电源的状态、温度变化、风扇的转速、CPU、硬盘、内存状态的有效监控,如果IT设备出现问题要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的方式发送相关报警信息,以方便机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对主流服务器产品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测的设备和系统,而有些监测产品完全是通过操作系统来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对设备的运行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以提高对被监测设备的监测效率,避免出现由于设备微环境因素给客户造成损失的情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用于采集被监测设备状态数据的监测采集服务器,其中,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与一用于处理设备状态数据的数据处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包括第一主板、第一电源模块、数据通讯电路板、硬盘与风扇机构,所述第一主板上设置有一 CPU与两个内存条,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板、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所述硬盘、所述风扇机构电路连接,用于提供电力;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与所述第一主板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被监测设备通信连接的RJ45接口,所述硬盘与所述第一主板通信连接,所述风扇机构设置在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的前面板后方,用于为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散热。所述的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包括第二主板、第二电源模块与热插拔硬盘,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板、所述热插拔硬盘电路连接,用于提供电力;所述第二主板设置有一CPU、两个内存条与一个阵列卡,所述阵列卡与所述热插拔硬盘通信连接,所述热插拔硬盘用于存储数据。所述的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风扇机构包括风扇盒,所述风扇盒内设置有两个风扇,所述两个风扇运行时形成两个散热风道。所述的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包括第一前面板与第一后面板,所述第一前面板位于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的前部,所述第一后面板位于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的后部,所述第一前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下方的所述第一前面板上设置有用于监测连接端口的检测指示灯与用于监测级联端口的级联指示灯;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后面板上,所述第一后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试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的USB接口与COM接口。所述的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包括第二前面板与第二后面板,所述第二前面板位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的前部,所述第二后面板位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的后部,所述第二前面板上设置有两个散热风扇,所述两个散热风扇右侧的所述第二前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运行的控制开关。所述的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后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COM接口、两个USB接口与两个第二 RJ45接口,所述COM接口、所述USB接口、所述第二 RJ45接口均与所述第二主板通信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监测采集服务器与数据处理服务器的结构方式,不需要装任何客户和控件,使被监测设备能够自检自愈,尤其是在网络中断、市电停电以后等因素,系统全部能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被监测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提高对被监测设备的监测效率,使设备运行稳定性强,尤其是不受任何病毒黑客的攻击, 避免了由于设备微环境因素给客户造成损失情况的出现,并且本技术的监控系统可以就报警数据进行定时或者按异常状态主动上报,占用带宽峰值为30KB左右,平均值为25KB,对网络资源的占用非常小,利于系统优化,特别是本技术系统预留多个接口,保证了其它机房监控子系统顺利接入,拓展了本技术的应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监测采集服务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数据处理服务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如图1与图2所示的,其包括用于采集被监测设备状态数据的监测采集服务器101,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101与一用于处理设备状态数据的数据处理服务器102通信连接;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101包括第一主板103、第一电源模块104、数据通讯电路板105、硬盘106与风扇机构107,所述第一主板103上设置有一 CPU与两个内存条,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04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板103、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105、所述硬盘106、所述风扇机构107电路连接,用于提供电力;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105与所述第一主板103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105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被监测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一 RJ45接口 111,所述硬盘106与所述第一主板103通信连接,所述风扇机构107设置在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101的前面板后方,用于为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101散热。本技术提供的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标准化运维:不需要装任何客户和控件,只需要通过WEB方式进行,设备能够自检自愈,尤其是在网络中断、市电停电以后等因素,系统全部能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以减少人工干预。采用标准化的网络型监控主机,各类信号采集接口,协议接口和网络接口全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及分布在前端的监控主机和后台的管理主机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固化在硬件里,不受任何病毒黑客的攻击。可以就报警数据进行定时或者按异常状态主动上报,占用带宽峰值为30KB左右,平均值为25KB,对网络资源的占用非常小,特别是本技术系统预留多个接口,保证了其它机房监控子系统顺利接入,提高了本技术的扩充性,并且本技术整个系统采用多重备份机制,可以满足从RAID磁盘阵列到现有服务器冗余结构进行备份与管理,满足数据库的备份,恢复,附加,分离等内容。同时当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监控主机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把数据送到备份的平台当中。整个平台的应急恢复可以在4小时之内完成,前端的数据采集应急恢复在现场可以2个小时之内完成。各监控数据保留一年以上,对各个监控参数以元素的方式进行定义,并能关联到软件的知识库系统,起到预警作用。并且本技术通过图形化进行管理,各个被监控站点在每一级地图上都有清楚表示,上下级关系表示明确,而且每一个用户能监控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每个机房的一个设定好的区域的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房设备微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用于采集被监测设备状态数据的监测采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与一用于处理设备状态数据的数据处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包括第一主板、第一电源模块、数据通讯电路板、硬盘与风扇机构,所述第一主板上设置有一CPU与两个内存条,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板、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所述硬盘、所述风扇机构电路连接,用于提供电力;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与所述第一主板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通讯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被监测设备通信连接的RJ45接口,所述硬盘与所述第一主板通信连接,所述风扇机构设置在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的前面板后方,用于为所述监测采集服务器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秉谨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蓝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