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2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三大部分。套筒杆中开有染料腔,腔内充满染料,其上部的压缩弹簧通过活塞给染料施加预压力;染料腔出口管与套筒头之间有一个阀门,常态下关闭;拧紧时,套筒头可相对套筒杆转动一定的角度,并通过圆锥齿轮、齿条的垂直传动作用带动芯杆自转,使阀门开启,染料便在预压力作用下喷到螺纹件上;拧紧完成后,套筒头与套筒杆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回转,芯杆回复原位,使阀门关闭。本套筒能在拧紧螺纹件的同时,使储存于其中的染料自动喷出,对螺纹件进行自动标识:拧紧完成,自动标识即完成;既达到了做标识防漏拧的目的,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做标识的套筒,特别是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的拧紧过程中能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技术背景在机械制造业中,螺纹联接是最常用的联接方式,而螺纹件最常用的紧固 方法,是使用带套筒的各种扳手进行拧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如发动机批 量装配过程中,往往有大量的螺纹件用气动、电动等自动扳手拧紧后,还需 要工人用手动扭力扳手复紧力矩。为防止螺纹件漏拧紧, 一个常用的手段是 在所有的拧紧步骤完成后再用染料笔对螺纹件进行标识。这种手工用染料笔 进行标识的方法有如下的局限性 一方面,为达到最好的防漏效果,需要每 完成一个螺纹件的拧紧即进行一次手动标识,同一工序的同一工人在进行批 量拧紧过程中,这种手动标识的方法操作繁复,将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另 一方面,若完成一批螺纹件的拧紧后再统一进行手动标识,虽然效率有所提 高,但防漏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防漏拧与生产效率的矛盾,即 手工标识与拧紧不能同时进行,在用手动扭力扳手复紧螺纹件的过程中由储 存于套筒中的染料自动喷出而进行自动标识,拧紧完成,标识即完成的结构 简单,易于安装,便于维护,成本低,染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圆锥齿轮、圆锥齿条、芯杆、压缩弹簧、扭转弹簧、活塞、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连接方头(1)连接套筒杆(2),套筒杆(2)连接套筒头(3),套筒杆(2)中间有染料腔(12),染料腔(12)上方是活塞(13),活塞(13)上面是压缩弹簧(14),套筒杆(2)下面与套筒头(3)连接,套筒头(3)内有扭转弹簧(10)、锁紧螺母(7)、圆锥齿条(5),套筒杆(2)底装有芯杆(8),染料腔(12)底下连通有出料孔(11),出料孔的末端是喷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延堂戴辉智钟超媚吕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