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2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三大部分。套筒杆中开有染料腔,腔内充满染料,其上部的压缩弹簧通过活塞给染料施加预压力;染料腔出口管与套筒头之间有一个阀门,常态下关闭;拧紧时,套筒头可相对套筒杆转动一定的角度,并通过圆锥齿轮、齿条的垂直传动作用带动芯杆自转,使阀门开启,染料便在预压力作用下喷到螺纹件上;拧紧完成后,套筒头与套筒杆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回转,芯杆回复原位,使阀门关闭。本套筒能在拧紧螺纹件的同时,使储存于其中的染料自动喷出,对螺纹件进行自动标识:拧紧完成,自动标识即完成;既达到了做标识防漏拧的目的,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做标识的套筒,特别是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的拧紧过程中能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技术背景在机械制造业中,螺纹联接是最常用的联接方式,而螺纹件最常用的紧固 方法,是使用带套筒的各种扳手进行拧紧。在大批量生产过程,如发动机批 量装配过程中,往往有大量的螺纹件用气动、电动等自动扳手拧紧后,还需 要工人用手动扭力扳手复紧力矩。为防止螺纹件漏拧紧, 一个常用的手段是 在所有的拧紧步骤完成后再用染料笔对螺纹件进行标识。这种手工用染料笔 进行标识的方法有如下的局限性 一方面,为达到最好的防漏效果,需要每 完成一个螺纹件的拧紧即进行一次手动标识,同一工序的同一工人在进行批 量拧紧过程中,这种手动标识的方法操作繁复,将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另 一方面,若完成一批螺纹件的拧紧后再统一进行手动标识,虽然效率有所提 高,但防漏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防漏拧与生产效率的矛盾,即 手工标识与拧紧不能同时进行,在用手动扭力扳手复紧螺纹件的过程中由储 存于套筒中的染料自动喷出而进行自动标识,拧紧完成,标识即完成的结构 简单,易于安装,便于维护,成本低,染料可填充,自动标识的对螺纹件自 动做标识的套筒。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套筒主要由连接扳手的方头、套 筒杆、连接螺纹件的套筒头三部分组成;套筒杆中开有染料腔,腔内充满染料,其上部的压缩弹簧通过活塞给染料施加一定的预压力;染料腔出口管与 套筒头之间有一个阀门,常态下关闭;拧紧螺纹件时,套筒头可相对套筒杆 转动,并通过圆锥齿条、齿轮带动芯杆绕自身轴线转过一定角度,使阀门开 启,染料便在预压力作用下通过阀门、喷嘴,喷到螺纹件上;拧紧完成后, 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套筒头与套筒杆转动,带动芯杆转回原位,使阀门关闭; 从而完成自动标识。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圆锥齿轮、圆锥齿条、芯杆、压縮弹 簧、扭转弹簧、活塞、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连接方头连接套筒杆,套筒杆 连接套筒头,套筒杆中间有染料腔,染料腔上方是活塞,活塞上面是压縮弹 簧,套筒杆下面与套筒头连接,套筒头内有扭转弹簧、锁紧螺母、圆锥齿条, 套筒杆底装有芯杆,染料腔底下连通有出料孔,出料孔的末端是喷嘴。套筒杆与连接方头连接,方头的小端端面至活塞之间有压縮弹簧,活塞 底下的染料腔有染料,出料孔与喷嘴之间有阀门控制开关。套筒杆小端外圆至套筒头内孔径之间有扭转弹簧(10),圆锥齿轮与圆锥 齿条啮合。本技术的优点是1、 在拧紧的同时完成防漏拧的自动标识,操作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 生产效率。2、 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便于维护,成本不高。3、 染料用完后可重新填充,故自动标识套筒可重复利用。4、 易损件(如套筒头)可方便更换,利于提高其他部件的利用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l一图2中,连接方头(1)、套筒杆(2)、套筒头(3)、圆锥齿轮(4)、圆锥齿条(5)、喷嘴(6)、锁紧螺母(7)、芯杆(8)、阀门(9)、扭转弹簧 (10)、出料孔(11)、染料腔(12)、活塞(13)、压縮弹簧(1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一图2,连接方头(1)的 上端方头与扳手连接,下端方头的小端外圆开有一个螺孔,可通过螺钉或销 钉与套筒杆(2)连接固定。套筒杆(2)中开有染料腔(12),腔内填充染料 后,压縮弹簧(14)在连接方头(1)与活塞(13)的限位下受到压縮,从而 施加给染料一个预压力。芯杆(8)上的小通孔与套筒杆(2)上的染料出口 管处于同一平面,共同构成阀门(9)。圆锥齿轮(4)与芯杆(8)做成一体, 芯杆(8)插入套筒杆(2)下端孔内,而圆锥齿条(5)固定于套筒头(3) 底座上,套筒头(3)有一个缺口容装圆锥齿轮(4)、圆锥齿条(5)。当套筒 头(3)与套筒杆(2)相对转动时,芯杆(8)便通过圆锥齿条齿轮(5、 4) 的垂直传动作用沿自身轴线转动,使阀门(9)开启或关闭。套筒杆(2)至 套筒头(3)之间装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使套筒头(3)不能脱出套 筒杆(2)。结合附图2可见,套筒头(3)与套筒杆(2)可相对转动一个角度a 。 扭转弹簧(10)上下两端分别插入套筒杆(2)和套筒头(3)。初始状态下, 扭转弹簧(10)使套筒杆(2)逆时针靠上套筒头(3),此时阀门关闭;拧紧 状态下,扳手的扭力克服扭转弹簧(10)的作用使套筒杆(2)顺时针转过ci 角,同时圆锥齿轮(4)与圆锥齿条(5)带动芯杆(8)转动,此时阀门(9) 开启,染料喷出;拧紧完成后,在扭转弹簧(10)的作用下套筒杆(2)、套 筒头(3)、芯杆(8)回到初始位置,阀门(9)关闭,完成自动标识。权利要求1、一种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圆锥齿轮、圆锥齿条、芯杆、压缩弹簧、扭转弹簧、活塞、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连接方头(1)连接套筒杆(2),套筒杆(2)连接套筒头(3),套筒杆(2)中间有染料腔(12),染料腔(12)上方是活塞(13),活塞(13)上面是压缩弹簧(14),套筒杆(2)下面与套筒头(3)连接,套筒头(3)内有扭转弹簧(10)、锁紧螺母(7)、圆锥齿条(5),套筒杆(2)底装有芯杆(8),染料腔(12)底下连通有出料孔(11),出料孔的末端是喷嘴(6)。2、 按照权利要求1的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杆(2) 与连接方头(1)连接,方头的小端端面至活塞之间有压縮弹簧(14),活塞(13)底下的染料腔(12)有染料,出料孔(11)与喷嘴(6)之间有阀门(9) 控制开关。3、按照权利要求1的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杆(2) 小端外圆至套筒头(3)内孔径之间有扭转弹簧(10),圆锥齿轮(4)与圆锥 齿条(5)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三大部分。套筒杆中开有染料腔,腔内充满染料,其上部的压缩弹簧通过活塞给染料施加预压力;染料腔出口管与套筒头之间有一个阀门,常态下关闭;拧紧时,套筒头可相对套筒杆转动一定的角度,并通过圆锥齿轮、齿条的垂直传动作用带动芯杆自转,使阀门开启,染料便在预压力作用下喷到螺纹件上;拧紧完成后,套筒头与套筒杆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回转,芯杆回复原位,使阀门关闭。本套筒能在拧紧螺纹件的同时,使储存于其中的染料自动喷出,对螺纹件进行自动标识拧紧完成,自动标识即完成;既达到了做标识防漏拧的目的,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5B23/14GK201098867SQ20072019531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剑 吕, 宁延堂, 戴辉智, 钟超媚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螺纹件自动做标识的套筒,包括连接方头、套筒杆、套筒头、圆锥齿轮、圆锥齿条、芯杆、压缩弹簧、扭转弹簧、活塞、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连接方头(1)连接套筒杆(2),套筒杆(2)连接套筒头(3),套筒杆(2)中间有染料腔(12),染料腔(12)上方是活塞(13),活塞(13)上面是压缩弹簧(14),套筒杆(2)下面与套筒头(3)连接,套筒头(3)内有扭转弹簧(10)、锁紧螺母(7)、圆锥齿条(5),套筒杆(2)底装有芯杆(8),染料腔(12)底下连通有出料孔(11),出料孔的末端是喷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延堂戴辉智钟超媚吕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