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奎麟专利>正文

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8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换式多功能螺丝刀,由主体、转轮、手把连接而成,其转轮上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通孔,手把上安装一根穿插于转轮和主体通孔的推杆,刀杆的末端的弧形卡头卡于主体后部与转轮接触面上的圆形卡槽内随转轮转动,通过推杆将刀杆推出通孔使用。该螺丝刀结构简单,组合元件少,更换刀杆动作准确可靠,简便迅速。(*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工具,特别是一种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目前可换刀杆的组合螺丝刀市面上尚未多见,一般都是刀杆固定的传统螺丝刀。中国专利CN2169522公开了一种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它是由主体、手把、导向转轴和转轮连接而成,转轮上圆周开有可安放各种形状不同的刀杆的通孔,转轮嵌入主体的凹槽中,通过转轮的转动,配合手把上的推拉锁杆,完成刀杆的转换、定位。这种转轮可换式多用螺丝刀虽然解决了刀杆更换的问题,但其结构复杂,组合元件多,使用起来不甚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由主体、转轮、手把连接而成的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其转轮上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通孔,转轮嵌入主体的凹槽中,并可绕主体上的转轴转动,手把上安装一根穿插于转轮和主体的通孔的推杆,在与转轮后部接触的主体上开有圆环状的外小内大的凹槽,该圆形凹槽通过主体上的通孔,所述的推杆的前端开有与该圆形凹槽形状相同的弧形凹槽,所述的各种刀杆的末端开有与该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外大内小的弧形卡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更换刀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推杆与刀杆卡口示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主体2、转轮4和手把9组成,转轮4上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1的通孔,本实施例为开有六个通孔。主体2的后部分的转轴穿过转轮4中心孔与前部分通过螺丝5锁定,这样,转轮4可绕主体的转轴转动。固定于手把9上的一根推杆3穿插于转轮4和主体2的通孔中。主体2后部与转轮4的接触面11上开有圆环状的外小内大的凹槽7,该圆环形凹槽7通过主体2后部上的通孔。推杆3的前端开有与该圆形凹槽形状相同的一段外小内大的弧形凹槽。安放在转轮4内的刀杆的末端均开有同上述凹槽7相配合的外大内小的弧形卡头。这样,当推杆3拉出至前端与接触面11平时,六个刀杆末端弧形卡头均嵌在推杆3凹槽与接触面11凹槽所组成的圆形凹槽7中,如图3所示,转动转轮4,可使六个刀杆尾部嵌于凹槽7内和转轮4一起转动,当转轮4上的某一通孔与主体2的前后通孔对准时,该通孔内的刀杆1的尾部正好嵌入推杆3的凹槽。图4为推杆与刀杆卡口示意图,图中A为推杆3的前端,B为刀杆的末端。这时,只要推动推杆3,该刀杆1就顺着转轮和主体的通孔推出,以供使用。本技术在推杆3的中部设有一个突起6,与之相配合,转轮4的通孔及主体2后部通孔开有导向定位槽8。更换刀杆1将推杆3拉出时,突起6卡在导向定槽8内滑动。当推杆3拉到一定位置时,突起6到达导向定位槽8的末端被顶住,此时推杆3的前端刚好与接触面11平,形成圆形凹槽。另外本技术可在手把9内装有测电元件10,该螺丝刀就具有测电功能。使用该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时,只要握住手把旋转,使推杆3上的突起6卡入导向定位槽8内,然后拉出推杆至顶住为止,然后转动转轮4将所要用的刀杆1的通孔对准主体2的前后通孔,推动手把9,使推杆3将刀杆1推出即可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组合元件少,更换刀杆动作准确可靠,简便迅速。权利要求1.一种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由主体2、转轮4、手把9连接而成,其转轮4上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1的通孔,转轮4嵌入主体2前后部分之间的凹槽中,并可绕转轴转动,手把9上安装一根穿插于转轮4和主体2通孔的推杆3,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2后部与转轮4的接触面11上开有圆环状的外小内大的凹槽7,圆形凹槽7通过主体2上的通孔,所述的推杆3的前端开有与圆形凹槽7形状相同的弧型凹槽,所述的刀杆1的末端开有与该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外大内小的弧形卡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杆3中部设有一个突起6,与之相配合转轮4的通孔及主体2后部通孔开有导向定位槽8。专利摘要一种转换式多功能螺丝刀,由主体、转轮、手把连接而成,其转轮上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通孔,手把上安装一根穿插于转轮和主体通孔的推杆,刀杆的末端的弧形卡头卡于主体后部与转轮接触面上的圆形卡槽内随转轮转动,通过推杆将刀杆推出通孔使用。该螺丝刀结构简单,组合元件少,更换刀杆动作准确可靠,简便迅速。文档编号B25B15/00GK2245521SQ9522176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奎麟, 褚能玉 申请人:李奎麟, 褚能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换式多功能螺丝刀,由主体2、转轮4、手把9连接而成,其转轮4上开有可安放各种刀口形状不同的刀杆1的通孔,转轮4嵌入主体2前后部分之间的凹槽中,并可绕转轴转动,手把9上安装一根穿插于转轮4和主体2通孔的推杆3,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2后部与转轮4的接触面11上开有圆环状的外小内大的凹槽7,圆形凹槽7通过主体2上的通孔,所述的推杆3的前端开有与圆形凹槽7形状相同的弧型凹槽,所述的刀杆1的末端开有与该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外大内小的弧形卡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麟褚能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奎麟褚能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