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活络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5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活络扳手,由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头部(1)和手柄(2)构成,头部包括固定部分(3)和活动部分(4),所述固定部分矩形凹槽内设置的调节螺母与活动部分螺纹配合,所述手柄在中前部处发生扭曲,分成所处平面互成直角的两段(5、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手柄在与手的用力处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大大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络扳手,属机械
技术背景现有的活络扳手在使用时,手的受力部位的面积往往较小,单位面积所 受的压力较大,给操作带来不便。尤其是那种既可扳蟪母又可扳转圆管的多 功能活络扳手,扳转圆管时往往需要更大的力来操作,手会感觉很痛。这主 要缘于现有技术扳手手柄设计深受传统思维束缚,习惯于与头部同为扁平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 种多功能活络扳手,它的手柄在与手的用力处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大大降 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络扳手,由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头 部和手柄构成,头部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矩形凹槽内设置的 调节蟪母与活动部分螺纹配合,所述手柄在中前部处发生扭曲,分成所处平 面互成直角的两段。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的活动部分设有两个相对的工作端面,分别 为平面和锯齿形面。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扭曲手柄后面的一段上设有若干梅花形孔。有益效果因手柄分成所处平面互成直角的两段,扳手工作时,施力方 向与后面那段所处平面垂直,加大了与手的接触面积,手就不会感到吃力。 头部的活动部分设置两个工作端面,可以使扳手既可用于扳嫘母,又可用于 扳圆管。手柄上设置梅花形孔,更进一步增加了扳手的功能。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图l所示i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F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如图l、 2所示,实施例山头部1和手柄2构成,头部包括固定部分3和 活动部分4,固定部分3矩形凹槽内设置的调节螺母与活动部分4螺纹配合, 手柄2在中前部处发生90度角扭曲,分成所处平面互相垂直的两段,即前段 5和后段6。头部的活动部分4设有两个相对的工作端面7、 8,分别为平面和 锯齿形面。手柄的后段6上设有3个梅花形孔9。权利要求1、 一种活络扳手,由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头部(1)和手柄(2)构成,头部包 括固定部分(3)和活动部分(4),所述固定部分矩形凹槽内设置的调节螺母与活动部分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在中前部处发生扭曲,分成所处平面互成直角的两段(5、 6)。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扳T-,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活动部分(4) 设有两个相对的工作端面(7、 8),分别为平面和锯齿形面。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络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扭曲的手柄后面 的一段(6)上设有若干梅花形孔(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活络扳手,由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头部(1)和手柄(2)构成,头部包括固定部分(3)和活动部分(4),所述固定部分矩形凹槽内设置的调节螺母与活动部分螺纹配合,所述手柄在中前部处发生扭曲,分成所处平面互成直角的两段(5、6)。本技术使手柄在与手的用力处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大大降低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5B13/00GK201036856SQ200720109158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志根 申请人:浙江富斯达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络扳手,由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头部(1)和手柄(2)构成,头部包括固定部分(3)和活动部分(4),所述固定部分矩形凹槽内设置的调节螺母与活动部分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在中前部处发生扭曲,分成所处平面互成直角的两段(5、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斯达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