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投掷式二氧化碳干粉爆喷灭火器,包括用于装盛干粉灭火剂并且容器壁上开设有爆破孔(13)的干粉灭火剂容器,所述干粉灭火剂容器通过限压阀连接有用于装盛液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容器,所述的限压阀在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汽化后二氧化碳容器内压力达到限压阀开启值时被二氧化碳顶开使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还包括所述爆破孔(13)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在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后干粉灭火剂容器内压力达到爆喷值时被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顶开使所述混合物从爆破孔(13)中喷出。采用投掷式,利用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爆喷灭火,并且灭火器可重复利用,不产生次生灾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火器,具体是一种投掷式灭火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干粉爆喷灭火器一般为手提喷射式,在救火现场需要操作者手提灭火器靠近火源作业。因此,在无法靠近火源的情况下,或者在封闭环境下,使用现有的干粉灭火器会给救火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还有一种投掷爆炸式灭火器,可以将灭火器投掷到火场内,灭火器受热爆炸,灭火剂散出实现灭火,虽然可以解决上述无法靠近火源救火的缺陷,但灭火器被炸碎无法再利用,导致使用成本过高,并且爆炸会带来不可控的次生灾害,比如炸伤或炸死火场内人员,炸坏火场内财物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掷式二氧化碳干粉爆喷灭火器,利用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爆喷灭火,并且灭火器可重复利用,不产生次生灾害,以克服现有灭火器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投掷式二氧化碳干粉爆喷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盛干粉灭火剂并且容器壁上开设有爆破孔(13 )的干粉灭火剂容器,所述干粉灭火剂容器通过限压阀(11)连接有用于装盛液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容器,所述的限压阀(11)在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汽化后二氧化碳容器内压 力达到限压阀开启值时能够被二氧化碳顶开使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还包括所述爆破孔(13)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在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后干粉灭火剂容器内压力达到爆喷值时被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顶开使所述混合物从爆破孔(13)中喷出。干粉灭火剂容器为干粉储罐,该干粉储罐包括筒壁(6)和筒壁(6)左右两端的端盖(3);处于干粉储罐中心轴线位置的第一导向管(8)的外端部从一侧端盖(3)向外穿出,穿出端通过螺母(2)连接有阀杆轮(1),所述阀杆轮(I)连接有位于第一导向管(8)内的阀杆(7);处于干粉储罐中心轴线位置的第二导向管(19)的外端与位于另一侧端盖(3)外侧的四通(15)相连通;所述限压阀(11)安装在第一导向管(8)和第二导向管(19)之间,所述限压阀(11)设有阀腔,用于封堵阀腔的限压片(10)及两个分别与阀腔相通的阀孔,第二导向管(19)的内端与其中一个阀孔相连,第一导向管(8)的内端通过另一个阀孔穿入阀腔内用于封堵第二导向管(19);所述的四通(15)与所述二氧化碳容器相连。所述封闭件为分别安装在第一导向管(8)和第二导向管(19)上的两个移动阀(5);所述的爆喷孔(13)开设在筒壁(6)上,所述移动阀(5)的外圆周面从内侧封闭爆喷孔(13),并在所述移动阀(5)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限制移动阀(5)滑动的限位装置,左右两个移动阀(5 )之间的干粉储罐内部空间为干粉灭火剂储存空间。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端盖(3)上并且外端敞口、内端封闭的轴向爆喷管(21);所述移动阀(5)上开设有供所述轴向爆喷管(21)穿过的轴向通孔;轴向爆喷管(21)的管壁上还开设有泄压孔(20),泄压孔(20)位于移动阀(5)的初始位置的外侧。移动阀(5)外侧的限位装置是设置在移动阀(5)的外侧、紧配合地套在导向管上并且与移动阀(5)相接触的挡环(4)。移动阀(5)内侧设置的用于限制移动阀(5)滑动的限位装置是如下形式:筒壁(6)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段移动阀行程段,移动阀行程段的内壁直径大于筒壁其它部位内壁直径,移动阀行程段与筒壁其它部位内壁之间的过渡处为环形台阶,所述爆喷孔(13)开设在移动阀行程段的筒壁上,所述移动阀(5)的外圆周面从内侧封闭爆喷孔(13),并且移动阀(5)的内侧面靠在所述环形台阶上。所述的四通(15)还连接有用于充入液态二氧化碳的单向阀(17)。所述的四通(15)还连接有压力表(14)。所述的二氧化碳容器为环绕于所述筒壁(6)之外并与四通(15)相连接的盘管(12)。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第一、将本灭火器投掷到火场中后,二氧化碳容器(比如盘管)内的液态二氧化碳受热迅速汽化,体积大幅度膨胀产生高压将限压片顶破,二氧化碳进入干粉灭火剂空间并与干粉灭火剂混合,爆喷孔被打开,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爆喷而出,达到灭火目的。利用了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双重灭火功效,并且爆喷过程中没有爆炸,不产生次生灾害。第二、通过补充液态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更换限压片,可重复利用本灭火器,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三、非使用状态下,利用阀杆内端的封闭作用,液态二氧化碳无法进入阀腔,限压片不承压,并且即使二·氧化碳容器意外受热,其中的二氧化碳也不会作用于限压片导致意外爆喷,产品安全性能更好。第四、泄压阀内置于干粉灭火剂容器内,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第五、在具有轴向爆喷管的方案中,本灭火器投掷到火场中后,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从灭火器沿两端轴向以及干粉储罐两侧径向爆喷而出,具有更好的灭火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用于装盛干粉灭火剂并且容器壁上开设有爆破孔13的干粉灭火剂容器,所述干粉灭火剂容器通过限压阀11连接有用于装盛液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容器,所述的限压阀11在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汽化后二氧化碳容器内压力达到限压阀开启值时能够被二氧化碳顶开使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还包括所述爆破孔13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在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后干粉灭火剂容器内压力达到爆喷值时被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顶开使所述混合物从爆破孔13中喷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作为干粉灭火剂容器的筒状的干粉储罐,该干粉储罐由筒壁6和分别固定于筒壁6左右两端的端盖3组成。还包括处于干粉储罐中心轴线位置的第一导向管8和第二导向管19,其中第一导向管8的外端部从一个端盖3向外穿出,穿出端通过螺母2连接有阀杆轮1,所述阀杆轮I连接有位于第一导向管8内的阀杆7。第二导向管19的外端与位于另一个端盖3外侧的四通15相连通。第一导向管8和第二导向管19之间安装有所述限压阀11,所述限压阀11设有阀腔,用于封堵阀腔的限压片10,用于紧固限压片10的固定螺母9以及左右两个分别与阀腔相通的阀孔,第二导向管19的内端位于其中一个阀孔内,第一导向管8的内端通过另一个阀孔穿入阀腔内。在本技术的投掷式二氧化碳干粉爆喷灭火器不使用的状态下,第一导向管8的内端通过密封圈顶在第二导向管19的内端口处,使第二导向管19与所述阀腔之间封闭,使用状态下,投入火场之前,旋拧所述阀杆轮I,第一导向管8产生轴向外移,使第二导向管19与所述阀腔之间导通。在第一导向管8和第二导向管19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移动阀5。在筒壁6上开设有爆喷孔13,所述移动阀5的外圆周面从内侧封闭爆喷孔13,并在所述移动阀5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限制移动阀5滑动的限位装置,在灭火器使用时移动阀5向外侧移动将其中外侧的限位装置向外推动,移动阀5向外侧移动以打开爆喷孔13。左右两个移动阀5之间的干粉储罐内部空间用于储存作为灭火材料的干粉灭火剂。移动阀5外侧的限位装置可以是设置在移动阀5的外侧、紧配合地套在导向管上并且与移动阀5相接触的挡环4,如图1。该外侧的限位装置还可以是与端盖3相连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外端与端盖3内侧面连接,顶杆的内端与移动阀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掷式二氧化碳干粉爆喷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盛干粉灭火剂并且容器壁上开设有爆破孔(13)的干粉灭火剂容器,所述干粉灭火剂容器通过限压阀(11)连接有用于装盛液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容器,所述的限压阀(11)在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汽化后二氧化碳容器内压力达到限压阀开启值时能够被二氧化碳顶开使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还包括所述爆破孔(13)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在二氧化碳进入到干粉灭火剂容器中后干粉灭火剂容器内压力达到爆喷值时被二氧化碳与干粉灭火剂的混合物顶开使所述混合物从爆破孔(13)中喷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子俊,
申请(专利权)人:晏子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