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洋洋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727 阅读:182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8-01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属一种医疗器具,所述套管至少包括中空的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末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套管任意一端的开口面积,且第一套管另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其末端的开口面积。由于第一套管与皮肤接触面积小,使得针灸针在其内部时可调节不同的角度,以适应平刺或斜刺的针灸进针方式,同时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连接后,还可作为辅助加持工具避免施针者手指污染针体,并在进针完成后继续保留第一套管作为隔离保护装置避免刺破部位的皮肤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结构简单,适宜于在各类针灸治疗中使用,应用范围广阔,且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
技术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而由于针刺治疗需要刺破皮肤,如针灸针一直裸露在外,易使皮肤刺破部位受到外部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因此目前在部分无菌针灸治疗中,在针的尾部增设固定装置,通过该固定装置控制进针方位,并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避免在进针后引起细菌感染,但前述的固定装置在针灸穴位平刺与斜刺方面有很大缺陷;同时,进针过程中无法避免手指与针灸针体表面接触,仍旧无法保护针体不受病菌感染。因此针对现有针灸针保护装置的结构,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装置无法适应针灸穴位平刺与斜刺的方位变化,以及无法保护针体不受病菌感染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所述套管至少包括中空的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末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套管任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菌针灸针的组合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至少包括中空的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所述第一套管(1)末端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套管(2)任意一端的开口面积,且第一套管(1)另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其末端的开口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赵洋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电信IDC机房] 2015年04月13日 11:01
    套管,通常用在建筑地下室,用来保护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装的铁圈。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