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椅的改进,具体地说一种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适用于患者在肩背腰骶部定位,如用拔罐治疗糖尿病患者。
技术介绍
利用拔罐治疗糖尿病患者,一般坐在普通的椅子上,前胸俯伏于椅背,暴露后颈及背部,吸拔颈肩腰背脊柱两侧的穴位,上述俯伏位坐卧在椅子上的治疗方式,虽因简单易行,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前胸俯在椅背上,两臂无处放,胸部压力大,影响呼吸,患者感觉不舒服;二是椅子高度不能调整,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高度可调,能减轻胸部压力,不影响呼吸,患者感到舒适的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由椅面、椅腿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椅腿的横撑上设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外管,外管内设活塞,内管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胸板相接,充气管一端连接在外管下端的一侧,另一端设充气球,为减轻胸部压力,不影响呼吸,在胸板的左侧设胸穴。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椅面和胸板,为使病人在施治过程中,感到舒适,在其上面均设海绵垫。使用本技术时,患者坐在椅子上,取俯伏位,两臂和胸部置于胸板,因椅面和胸板上设有海绵垫,患者感到舒服,胸板上的胸穴,减轻了患者胸部压力,呼吸通畅;若高度不合适,通过操作充气球,向外管内充气或放气,使胸板上升或下降,当高度合适后,停止操作充气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目前的坐椅相比,具有适应性强,高度可调,能减轻胸部压力,不影响呼吸,患者感到舒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技术。该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由椅面1、椅腿2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由椅面(1)、椅腿(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椅腿(2)的横撑上设连接板(3),在连接板(3)上设外管(4),外管(4)内设活塞(5),内管(6)一端与活塞(5)连接,另一端与胸板(7)相接,充气管(8)一端连接在外管(4)下端的一侧,另一端设充气球(9),在胸板(7)的左侧设胸穴(10)。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