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国谊专利>正文

防止舌后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636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防止舌后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装置(110),该负压吸引装置为弹性体并具有与舌体贴合的空心套状结构;以及可调式固定装置(120),该可调式固定装置位于负压吸引装置的外周,用于与负压吸引装置相配合以在负压吸引装置将舌体吸出时抵靠唇颏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使用者舌的长度和口腔形态的不同,使用可调式固定装置固定舌体的位置,将舌体固定在舒适且使得气道通畅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人对于解除气道阻塞的需要,可以对各种昏迷、麻醉、及鼾症原因引起的舌后坠而造成的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有效控制,并解除气道梗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矫正器械,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防止舌后坠装置。本技术所述的防止舌后坠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临床领域,尤其是可以使用在外科、麻醉科、耳鼻喉科、ICU等,也可用于家庭日常鼾症的治疗。
技术介绍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昏迷或进行麻醉术后,患者出现舌后坠。参考图9和10,其中图9示出了正常人的舌体与头部、咽部解剖侧截面图,相比较地,图10示出了舌后坠患者的舌体与头部、咽部解剖侧截面图。从图9和10中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由于舌后坠而引起的呼吸道阻塞,而这种阻塞容易导致缺氧。对于这种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有两种:(I)托下颌和⑵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喉罩”。(I)托下颌“托下颌”的方式是解决患者舌后坠缺氧问题的最简单、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人工技术的方式具有以下的不足:a.费时费力并且完全占用了医务人员的综合诊治和抢救工作时间;b.降 低了对患者诊治、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2)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喉罩”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喉罩”通常为内置式,对患者刺激较大,容易引发恶心、呕吐、喉痉挛等并发症。除此之外,发病率较高的鼾症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严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舌后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装置(110),该负压吸引装置(110)为弹性体并具有与舌体贴合的空心套状结构;以及?可调式固定装置(120),该可调式固定装置(120)位于负压吸引装置(110)的外周,用于与负压吸引装置(110)相配合以在负压吸引装置(110)将舌体吸出时抵靠唇颏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国谊黄洪
申请(专利权)人:巫国谊黄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