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矫正器械,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防止舌后坠装置。本技术所述的防止舌后坠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临床领域,尤其是可以使用在外科、麻醉科、耳鼻喉科、ICU等,也可用于家庭日常鼾症的治疗。
技术介绍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昏迷或进行麻醉术后,患者出现舌后坠。参考图9和10,其中图9示出了正常人的舌体与头部、咽部解剖侧截面图,相比较地,图10示出了舌后坠患者的舌体与头部、咽部解剖侧截面图。从图9和10中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由于舌后坠而引起的呼吸道阻塞,而这种阻塞容易导致缺氧。对于这种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有两种:(I)托下颌和⑵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喉罩”。(I)托下颌“托下颌”的方式是解决患者舌后坠缺氧问题的最简单、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人工技术的方式具有以下的不足:a.费时费力并且完全占用了医务人员的综合诊治和抢救工作时间;b.降 低了对患者诊治、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2)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喉罩”放置“口咽通气道”及“喉罩”通常为内置式,对患者刺激较大,容易引发恶心、呕吐、喉痉挛等并发症。除此之外,发病率较高的鼾症对于很多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舌后坠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吸引装置(110),该负压吸引装置(110)为弹性体并具有与舌体贴合的空心套状结构;以及?可调式固定装置(120),该可调式固定装置(120)位于负压吸引装置(110)的外周,用于与负压吸引装置(110)相配合以在负压吸引装置(110)将舌体吸出时抵靠唇颏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