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520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蚊帐,包括框架和帐纱,框架为一个无底边的立方体边框,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分立于床头两侧,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分立于床尾两侧,第一立杆和第三立杆位于床的一侧、第二立杆和第四立杆位于床的另一侧;第一立杆的顶端和第三立杆的顶端通过第一横杆相连,第二立杆的顶端和第四立杆的顶端通过第二横杆相连;第一立杆的顶端与第二立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杆相连,第三立杆的顶端与第四立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杆相连;第一横杆的中点与第二横杆的中点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杆并通过该第三连接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固,可在帐内悬挂物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蚊帐
技术介绍
蚊帐是一种用于放置蚊虫叮咬的帐幕,一般包括框架和附在框架上的帐纱。现有的框架是整体成型的,使用起来摆动幅度大,携带不方便;还有蚊帐的框架结构相对薄弱,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组装的、组装后结构稳固的并可悬挂物件的蚊帐。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蚊帐,包括框架和附在所述框架上的帐纱,所述框架为一个无底的立方体边框,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头的两侧,所述第三立杆和所述第四立杆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尾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三立杆位于床的一侧、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第四立杆位于床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三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和所述第四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顶端与所述第四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中点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中点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杆并通过该第三连接杆相连接。本技术的有 益效果是:这种立方体的框架结构牢固耐用,不占空间,另外,通过连接两根横杆中点的第三连接杆,使整个立方体框架不易摇晃、更加稳固,而且还可以利用第三连接杆来悬挂风扇、小吊灯等物品,不仅保持框架结构,又方便了使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杆包括两根空心管且一根空心管的一端与另一根空心管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二立杆包括两根空心管且一根空心管的一端与另一根空心管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三立杆包括两根空心管且一根空心管的一端与另一根空心管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四立杆包括两根空心管且一根空心管的一端与另一根空心管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一横杆包括两根空心管且一根空心管的一端与另一根空心管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二横杆包括两根空心管且一根空心管的一端与另一根空心管的一端相对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优选上述每根较长的杆都可由两根、当然也可以更多根管依次连接而成,整个蚊帐框架形状规整,更加方便携带,使用时组装对接也非常方便。进一步,所述每根空心管每端的管口内均设有卡住该空心管内壁的弹簧卡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各空心管对接时,管内设有的弹簧卡扣紧贴并卡住管内壁,使得管连接非常稳固,组装后的框架强度好。进一步,所述帐纱上固定有环形系带和供所述环形系带穿过的环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现有蚊帐系带很多都是人手动系带,本优选方案使得通过调整系带在环扣中的位置就可以调节和整理蚊帐,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框架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1、第一立杆,102、第二立杆,103、第三立杆,104、第四立杆,105、第一横杆,106、第二横杆,107、第一连接杆,108、第二连接杆,109、第三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蚊帐,包括框架和附在框架上的帐纱,框架为一个无底边的立方体边框,框架包括第一立杆101、第二立杆102、第三立杆103、第四立杆104、第一横杆105、第二横杆106、第一连接杆107和第二连接杆108,第一立杆101和第二立杆102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头的两侧,第三立杆103和第四立杆104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尾的两侧,且第一立杆101和第三立杆103位于床的一侧、第二立杆102和第四立杆104位于床的另一侧;第一立杆101的顶端和第三立杆103的顶端通过第一横杆105相连接,第二立杆102的顶端和第四立杆104的顶端通过第二横杆106相连接;第一立杆101的顶端与第二立杆102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杆107相连接,第三立杆103的顶端与第四立杆104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08相连接;第一横杆105的中点与第二横杆106的中点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杆109并通过该第三连接杆109相连接。提到的蚊帐框架 结构为一个无底的立方体结构框架,每根立杆横杆连接杆相互连接,总体形成了一种方便的可拆卸的框架,这种可拆卸的框架与整体成型的框架相比,每根杆可以做的更粗,组装后的结构更稳定,尤其适合一些对便携和耐用有要求的顾客,立方体结构的框架结构也非常牢固。另外,第一横杆的中点与第二横杆的中点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杆,作用有两个,一方面这种立方体形的框架虽然结构稳固,但毕竟四边形的框架稳定性要差一些,在立方体框架的顶部内增加一根连接杆,顶面形成“日”字形框架,稳定了整体框架结构,不易变形;另一方面,蚊帐毕竟是一个透气的封闭空间,人在里面有很多不便,比如南方夏天热,而有些环境不适合安装空调,如果在蚊帐外面设置风扇,由于隔了一层帐纱,风扇吹凉的效果不那么明显,如果增大风力,又会吹动帐纱形成蚊虫可飞入的缝隙,还有,有的人在睡觉前可能有看书的习惯,而外部照明光经蚊帐遮挡,光强减弱了不少,无法达到预期的光线强度,设置第三连接杆就可以一举两得的解决上述问题,既能稳定框架,又可以将吊扇吊灯固定在帐纱内的第三连接杆上。这里第三连接杆的两个端点并不局限于必须是第一横杆的中点和第二横杆的中点,可以稍稍偏一点儿,但不能到明显不对称的程度,一是不好看,二是会使框架两侧稳定性不平衡,因此,这里所说的中点只要大约在第一横杆的中点、第二横杆的中点就可以了,只要与本文的目的一致,这个中点的扩展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然推得的。主要是基于便携性的考虑,有的杆不能做的很长,那么可以每根立杆、横杆、连接杆各自分别由几节组成,例如这里以第一立杆为例,第一立杆包括两截空心管,使用时两截空心管在端部对接即可,端部可采用内外螺纹配合也可以,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在空心管每端管口内设置卡住该空心管内壁的弹簧卡扣,这样当连接时,依靠弹簧卡扣的扩张力绷住内管壁,使得管与管的连接更加牢固,这样整个蚊帐的框架结构也就更稳定。另外,将每根杆分节这样设计还有一点原因,比如将由双人蚊帐变成单人蚊帐,那么只需要每节连接杆由两节变成一节就可以了,使用灵活性较强。分节越细,适用性就越好。进一步,在帐纱上固定有环形系带和供环形系带穿过的环扣。使用时,按住环扣,这时就可以将环形系带穿入环形系带,再松开环扣,环扣夹住环形系带。在蚊帐上可设置多组这种配合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晚上铺好蚊帐时,可以用该结构收紧帐纱出口,白天不用蚊帐时,可很方便的将蚊帐缩靠在靠近立杆的位置,美观大方。将这种配合结构固定在蚊帐上,便于人们顺手使用,而且非常方便快捷,无需人们另去找绳子绑扎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一种蚊帐,包括框架和附在所述框架上的帐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一个无底边的立方体边框,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头的两侧,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蚊帐,包括框架和附在所述框架上的帐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一个无底边的立方体边框,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头的两侧,所述第三立杆和所述第四立杆用于分别立置在床尾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三立杆位于床的一侧、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第四立杆位于床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和所述第三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和所述第四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横杆相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顶端与所述第四立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中点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中点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杆并通过该第三连接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欧蓓莎纺织品有限公司郁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