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381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施肥系统,施肥系统包括肥料箱和排肥管路;播种系统,播种系统包括种箱和排种管路;排肥管路包括肥料出口,肥料出口位置可调,排种管路包括播种出口,播种出口位于肥料出口的后侧;施肥开沟器和播种开沟器,施肥开沟器的宽度大于播种开沟器的宽度,播种开沟器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施肥开沟器的后侧,播种开沟器于竖直方向上高于施肥开沟器;地轮组件,地轮组件设置于播种开沟器的后侧。上述设计能够保证播种开沟器具有较小的扰动量,从而避免播种开沟器对土壤中肥料的扰动,解决了播种机无法实现种、肥同施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作业的工作效率。在我国北方麦区,小麦是唯一一个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作物。西南麦区是我国第三大麦区,由于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复杂,其以丘陵为主,且在西南地区的旱地区域主要推广“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加上该区域土壤存在粘重、地块板结等问题,套作后杂草和残茬残留较多。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农业大力倡导和推广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免耕小麦具有以下优点:省工省力节本,免耕小麦用工量只有翻耕小麦用工量的一半,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免耕小麦不误农时,抢季节播种,充分利用年内光温资源,为壮苗足穗打好基础;免耕小麦不乱土层,肥土在表土层,生育前期土壤水、气、热条件优于翻耕小麦,有利幼苗生长健壮,促进早分蘖,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成穗率,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目前,在西南丘陵旱地虽然已经实现了小麦免耕机播,但现有的适合于西南丘陵旱地的小麦免耕播种机种沟开沟器宽度偏大,在播种过程中土壤扰动量大,工作阻力大,入土深度不够,从而无法解决种、肥同施的问题,所以西南丘陵旱地在小麦免耕机播种肥一体化方面还始终无法突破。只能在播种前将肥料撒施于表土,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小 麦免耕播种机无法实现种、肥同施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该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解决小麦免耕播种机无法实现种、肥同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用于进行免耕种、肥同施,包括:机架;施肥系统,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料箱和排肥管路,所述肥料箱与所述排肥管路通过排肥器连接,所述施肥系统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肥管路包括用于肥料排出的肥料出口,所述肥料出口可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的前进方向调节;播种系统,所述播种系统包括种箱和排种管路,所述种箱与所述排种管路通过排种器连接,所述播种系统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种管路包括用于种子排出的播种出口,所述播种出口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肥料出口的后侧; 开沟器,所述开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包括施肥开沟器和播种开沟器,所述施肥开沟器的宽度大于所述播种开沟器的宽度,所述播种开沟器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施肥开沟器的后侧,所述播种开沟器于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施肥开沟器;地轮组件,所述地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地轮组件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播种开沟器的后侧。优选地,所述地轮组件包括地轮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地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地轮为滚筒式地轮。优选地,所述地轮组件还包括地轮限制装置,所述地轮限制装置由弹簧和连接杆组成,所述地轮限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机架以及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地轮限制装置、所述机架以及所述安装架形成三角架结构。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具有覆土作用的覆土组件,所述覆土组件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地轮组件的后侧。优选地,所述覆土组件包括覆土环和连接链,所述覆土环的个数与播种行数一致,相邻的两个所述覆土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链连接,全部的所述覆土环通过所述连接链与所述机架连接。优选地,所述覆土环为45号钢覆土环;所述覆土环的外径尺寸为130mm至170mm ;所述覆土环的厚度为8mm 至IOmm ;所述覆土环的环宽为14mm至18mm。优选地,所述开沟器包括连接杆、底座以及开沟刀片,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开沟刀片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开沟刀片包括肥沟开沟刀片,所述肥料出口设置于所述肥沟开沟刀片上;所述开沟刀片包括种沟开沟刀片,所述播种出口设置于所述种沟开沟刀片上。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具有连接作用的悬挂装置。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主动轴和链轮传动系,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链轮传动系与所述施肥系统以及播种系统动力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用于进行免耕种、月巴同施,包括:机架;施肥系统,施肥系统包括肥料箱和排肥管路,肥料箱与排肥管路通过排肥器连接,施肥系统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排肥管路包括用于肥料排出的肥料出口,所述肥料出口可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的前进方向调节;播种系统,播种系统包括种箱和排种管路,种箱与排种管路通过排种器连接,播种系统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排种管路包括用于种子排出的播种出口,所述播种出口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肥料出口的后侧;开沟器,开沟器设置于机架上,其包括施肥开沟器和播种开沟器,施肥开沟器的宽度大于播种开沟器的宽度,播种开沟器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施肥开沟器的后侧,播种开沟器于竖直方向上高于施肥开沟器;地轮组件,地轮组件设置于机架上,地轮组件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播种开沟器的后侧。施肥系统用于在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进行播种作业时进行施肥作业,其包括肥料箱,肥料箱用于盛装肥料。肥料箱上安装有排肥器,排肥器能够将肥料定量排出。播种系统用于在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进行播种作业时进行播种作业,其包括种箱,种箱用于盛装种子。种箱上安装有排种器,排种器能够将种子定量排出。播种系统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施肥系统的后侧,该结构设计能够保证种肥同施操作。首先施肥系统将肥料施于土壤中,然后播种系统将种子排出,在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的一次通过行进过程中,完成施肥播种。地轮组件的作用为支撑机架,地轮组件在工作状态下与土壤接触,同时地轮组件设置于机架上,能够保证机架在行进时与土壤之间的相对高度不变,保证了开沟器工作时的开沟深度一致。地轮组件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播种开沟器的后侧,还具有覆土作用。开沟器用于实现土壤的开沟作业,使得肥料或者种子能够播入到土壤中。开沟器设置于机架上,在机架行进时,能够实现对土壤的开沟操作。开沟器包括施肥开沟器和播种开沟器,施肥开沟器开出的沟道用于施肥,播种开沟器开出的沟道用于播种。开沟器具有朝向前进方向的刃部,刃部两侧具有分土板,刃部具有开土作用,土壤在分土板的作用下向两边翻出,从而形成沟道。开沟器所形成的沟道宽度与分土板的宽度相关,分土板较宽则开出的沟道较宽,而开沟器的宽度通常指分土板的宽度。在本技术中,施肥开沟器的宽度大于播种开沟器的宽度,播种开沟器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施肥开沟器的后侧,播种开沟器于竖直方向上高于施肥开沟器。·在本技术中,排肥管路包括肥料出口,肥料出口可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的前进方向调节。排种管路包括有用于种子排出的播种出口,播种出口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肥料出口的后侧,从而实现了同沟播种、施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用于进行免耕种、肥同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施肥系统,所述施肥系统包括肥料箱(1)和排肥管路(2),所述肥料箱(1)与所述排肥管路(2)通过排肥器连接,所述施肥系统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肥管路(2)包括用于肥料排出的肥料出口,所述肥料出口可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的前进方向调节;播种系统,所述播种系统包括种箱(3)和排种管路(4),所述种箱(3)与所述排种管路(4)通过排种器连接,所述播种系统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排种管路(4)包括用于种子排出的播种出口,所述播种出口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肥料出口的后侧;开沟器,所述开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包括施肥开沟器(5)和播种开沟器(6),所述施肥开沟器(5)的宽度大于所述播种开沟器(6)的宽度,所述播种开沟器(6)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施肥开沟器(5)的后侧,所述播种开沟器(6)于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施肥开沟器(5);地轮组件,所述地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地轮组件沿种肥同沟一体化小麦免耕播种装置工作的前进方向设置于所述播种开沟器(6)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高琼苟文马荣朝陈溢雷小龙吴维雄陶有凤黄玉波郑文荣晓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