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志华专利>正文

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739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包括:第一握把,其前段设有第一槽室,其后段设有第二槽室:起子杆体,其一端插入套固在所述第一握把前段的第一槽室内;蓄电池50,装设于所述第一握把后段的第二槽室内,第二握把,其下部枢套在所述第一握把前段外缘,并使该第二握把与螺丝起子可以相对转动;第二握把上部中心设有第三槽室,第三槽室前缘设有透光口,该透光口方向指向所述起子杆体前端,照明元件,装设于第三槽室内的前缘;和导电回路。(*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丝起子,特别是指一种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螺丝起子在各种工业及家庭生活中,应用的范围极广,不论是在工业生产制造,或电机、机械的维护修理,甚至家用电器修理以及换装保险丝都少不了螺丝起子。然而在光线较差的工作场合,或停电的夜晚,使用者应用现有技术必须一手握持起子,一手握持电筒工作,否则使用者无法清楚看见欲拆卸或待组装螺丝槽头的位置,由此造成使用者操作十分不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因而开发一种新式螺丝起子,使需要经常在夜间或光线较差的工作场合使用螺丝起子的使用者,在工作时能方便且清楚地看见待拆卸或组装螺丝的槽头位置,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昏暗环境中使用螺丝起子,不必另持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起子转动时,照明装置不随之转动,照明光线稳定,以及照明时起子较稳而不会晃动的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握起子时,大拇指可直接控制照明开关,也可以当作单手操作使用手电筒的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本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子转动,照明装置不随之转动时,仍保持良好电源线接触而持续照明的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前段设有第一槽室11,后段设有第二槽室12的第一握把10;一端套固在第一握把10前段第一槽室11内的起子杆体2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握把30;第二握把下部31枢套在所述第一握把10前段外缘,而可使第二握把30与螺丝起子相对转动;第二握把上部32中心设有第三槽室34,第三槽室前缘设有透光口35,透光口35的方向指向所述起子杆体20前缘,在第二握把上部32的后缘还设有电源开关36;照明元件40;照明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握把上部32的第三槽室34中的前缘,并使其照明方向透过透光口35指向所述起子杆体20的前端;照明元件40与所述电源开关36及蓄电池装置50以导线连接成串联回路;蓄电装置;蓄电装置设于第一握把10后段的第二槽室12中。根据本技术的特征,所述照明元件40与电源开关36及蓄电池50以导线连接所形成的串联回路是这样构造的,第一握把10和第二握把30之间安设有第一及第二导电环61、62,该导电环61、62的上表面缘分别有一滑槽63、64,滑槽63、64各连有导线与照明元件40及电源开关36相连接;又分别以所述第一及第二电环61、62的下缘为一端,所述第二槽室34的前侧壁为另一端,在第一握把10前段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导13、14,分别在该导槽铺设导线,用以连接蓄电池50的电极与第一及第二导电环61、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显著的。1.本技术使用者在昏暗的环境中使用螺丝起子时,不必再另持照明设备。2.本技术当起子转动时,可以使照明装置独立不动,以达到照明光线稳定和起子本身稳定的效果。3.本技术的使用者当手握起子时,大拇指可直接控制照明开关的开合。4.本技术当起子转动而照明装置不动时,能保持电源线良好接触而持续照明,也可以当作一般手电筒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a是本技术导电环剖视图。图3b是本技术导电环与导电弹簧线电气接触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开关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工作状态图。附图标号说明第一握把10,第一槽室11,第二槽室12,第一导槽13,第二导槽14,环状固定槽15,起子杆体20,起子杆前端21,起子杆后端22,第二握把30,第二握把下部31,第二握把上部32,第三槽室34,透光口35,电源开关36,第一固定销37,第二固定销38,凸缘39,照明元件40,蓄电池50,导线回路60,第一导电环61,第二导电环62,滑槽63,滑槽64,导电弹簧线65,导电弹簧线66,弹性曲柄67,导线68,导线6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实施。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它包括第一握把10,起子杆体20,第二握把30,照明元件40,蓄电池50,导线回路60;其中,所述第一握把10前段设有第一槽室11,其前段外缘形成环状固定槽15,其后段设有第二槽室12;所述起子杆件20,其前端21形成十字头,其后端22形成扁平头,其中后端22插入套固在所述第一握把10前段第一槽室11内;所述第二握把30,分成左、右半形体,该左、右半形内侧形成对称半环状凸缘39,凸缘39耦合在环状固定槽15上,并栓固组合在所述第一握把10前段外缘,以保证第一、第二握把相对转动时,不会产生相对前后位移;第二握把下部31亦枢套在所述第一握把10前段外缘,使得第二握把30与起子杆体和第一握把相对转动;第二握把上部32中心设有第三槽室34,其前端设有一透光口35,该透光口35的方向指向所述起子杆体20的前端21,第二握把上部32后缘还设有电源开关36;所述照明元件40固定于第二握把上部32的第三槽室34的前缘,并使其照明方向透过该透光口35指向起子杆体前端21;该照明元件40与所述蓄电池50以导线60连接成一个串联通路;所述蓄电池50安设于所述第一握把10后段的第二槽室12内;参阅图3,所述照明元件40与电源开关36及蓄电池50以导线60连接成串联回路,在该串联回路中,第一握把10和第二握把30之间分别固定有第一导电环61和第二导电环62,在导电环61、62表面设有滑槽63、64,如图3a所示,将导线回路60的导电弹簧线65、66后段安设在所述滑槽63、64与第二握把上部32的内壁面,如图3b所示,使第一及第二导电环61、62随第一握把转动时,该导电弹簧线65、66得以在滑槽63、64中触滑,又该导电弹簧线65、66的中段分别绕固在第三槽室34内侧壁面的第一及第二固定销37、38上,与照明元件40的两电极相连,导电弹簧65在紧邻电源开关36的侧下方形成弹性曲柄67,使得推放电源开关36时,可以使弹簧曲柄接触或脱离照明元件40之一电极;为安设导线回路60,分别以第一和第二导电环61、62的下缘为一端,第二槽室12的前侧壁为另一端,在第一握把10前段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及第二导槽13、14,分别在该导槽13、14的槽道内铺设导线68、69,使该导线68、69一端微突出于第一及第二导槽13、14之底端并压固在第一及第二导电环61、62之下缘,而该导线68、69的另一端则连接蓄电池装置50的两电极;从而完成整体串联回路,且同时使第二握把30与螺丝起子相对进行双向转动时,保证良好的电气接触。使用时,使用者以手推电源开关36,如图4所示,即抵顶弹性曲柄67使之与照明元件40的电极相接触,使电源回路导通,照明元件40的光线即透过透光口35指向起子杆体前端21,使使用者可以清楚目视欲拆装螺丝的槽头位置,此时,再以双手分别握持螺丝起子的第一握把10和第二握把30,如图5所示,使之相对旋转,即可迅速完成拆装螺丝的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包括,前段设有第一槽室11,后段设有第二槽室12的第一握把10;一端套固在第一握把10前段第一槽室11内的起子杆体2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握把30;第二握把下部31枢套在所述第一握把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旋转照明装置的螺丝起子,包括,前段设有第一槽室11,后段设有第二槽室12的第一握把10;一端套固在第一握把10前段第一槽室11内的起子杆体2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握把30;第二握把下部31枢套在所述第一握把10前段外缘,而可 使第二握把30与螺丝起子相对转动;第二握把上部32中心设有第三槽室34,第三槽室前缘设有透光口35,透光口35的方向指向所述起子杆体20前缘,在第二握把上部32的后缘还设有电源开关36;照明元件40;照明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握把上部32的 第三槽室34中的前缘,并使其照明方向透过透光口35指向所述起子杆体20的前端;照明元件40与所述电源开关36及蓄电池装置50以导线连接成串联回路;蓄电装置;蓄电装置设于第一握把10后段的第二槽室1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志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