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73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包括散热型材、透光灯罩、端盖、LED发光电路板、LED驱动电源、导电端子及电源连接线,其中散热型材两端侧壁上设有绝缘的容置导电端子的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地线端子,所述电源连接线包括连接两端相应导电端子的火线连接线、零线连接线及地线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LED日光灯结构进行改进,将导电端子设置在散热型材两端侧壁上的凹腔内,真正有效地缩减了两端端盖的长度并尽可能地增加了灯体亮区,从而在连接使用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阴影,同时通过增设电连接于散热型材的地线端子及相应地线连接线,有效避免了触电意外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nection type shadowless LED fluorescent 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type no shadow LED fluorescent lamp comprises a radiating material, translucent shade, cover, LED luminous circuit board, LED driver,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power connection line, wherein the radiating section ends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avity insulation contain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wherein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comprises FireWire, zero line terminal terminal and a ground terminal, the power supply connecting line comprises a front line connecting the two end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of the connecting line, zero line connection wire and the ground wire connecting line. The utility model based on traditional LED fluorescent lamp structure was improved,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is arranged in a concave cavity at both ends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radiator,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length of the two end caps and as far a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light body light, which when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maximum eliminating shadow and ground terminal by add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oling se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ground connection line, effectively avoids the electric shock accidents, improve the use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LED日光灯,属于室内照明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连接式的无阴影LED日光灯。
技术介绍
在室内照明
中,常用的灯具有白炽灯、荧光灯及LED灯等。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但有着发光效率低、不够节能环保等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被逐渐淘汰。荧光灯是利用低压汞蒸气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涂在灯管内壁的荧光粉而发光的电光源,但有着隐性闪烁伤害视力、报废后造成汞污染等缺点,不符合于新时代的绿色环保照明理念。LED灯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电光源,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业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作、生活场所。然而,现有LED日光灯一般都是沿袭传统荧光灯的设计,即一般只能在天花板上进行单个安装,这样将造成照明区域是一块一块的矩形状,同时由于美观方面的考虑照明灯具往往首尾相接地呈行列状布置,这样在相邻矩形照明区域间就会因端盖或灯具安装架的影响而产生阴影区,明暗不均,影响照明效果,进而对人的视力造成不利影响。中国专利文献CN202598175U揭示了一种无暗区的LED日光灯,包括条形灯罩、散热器、安装有LED器件的灯板、配合安装于条形灯罩与散热器两端的端部灯罩及端盖,通过增设曲面状的端部灯罩,扩大了 LED日光灯两端的出光角度,消除了灯管暗区,达到了减少照明阴影的效果。然而,该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其仍为独立式设计,未设置灯管间的电连接结构,这样在天花板上阵列安装时,由于相邻LED日光灯灯座、支架互相干涉,还是会产生照明阴影,虽增设了曲面状的端部灯罩,但两端扩大的发光角度所带来的照明区域也为半圆曲面状,彼此间无法完全重合,只是将按传统技术所产生的窄长条状照明阴影优化为细小菱形状阴影,明暗不均现象仍然存在,故照明效果仍不理想;其次,曲面状的端部灯罩生产工艺较传统普通灯罩而言更为复杂,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中国专利文献CN202511023U揭示了一种可连接式LED日光灯管,包括灯体、LED发光板、LED驱动电源、正/负电源线、公插端盖及母插端盖,两日光灯管通过公插端盖上连接体的公针与母插端盖内连接口的母针相配合插接实现电性连接,由于多个LED日光灯可经连接共用一个灯具安装架,避免了互相干涉情况的发生,故有效减少了照明阴影。然而,该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公插端盖上设有连接体,母插端盖内设有连接口,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性,避免插接或拆卸时因机械强度不足而发生损坏,公插端盖与母插端盖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与长度,这样在连接使用时仍会产生一定的照明阴影;其次,由于两日光灯管是通过公插端盖上连接体的公针与母插端盖内连接口的母针相配合插接实现电性连接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因线路老化问题而发生断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时因某LED日光灯灯管中的正/负电源线发生断路,导致串联连接的一系列LED日光灯均无法点亮,要排查故障只能将连接好的LED日光灯组拆开并一一取下进行测试,维护检修工作十分繁琐耗时。中国专利文献CN202165832U揭示了一种无阴影LED日光灯,包括散热型材、固定在散热型材上的电路板、阵列在电路板上的LED、放置在散热型材内并连接电路板的恒流电源、出光罩、端盖及设置于端盖上的导电端子,通过将恒流电源的放置位置由传统的端盖内改为散热型材内,减少了两端端盖的长度,进而减小了连接使用时所产生的照明阴影。然而,该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导电端子设置于端盖上,为保证使用双头电源连接头或电源连接线连接时的稳固性,避免插接或拆卸时因机械强度不足而发生损坏,端盖还是具有一定的厚度与长度,在连接使用时仍会产生一定的照明阴影;其次,使用长度小于或等于两倍导电端子长度的双头电源连接头连接使用时,虽然照明阴影较小,但一旦发生断路故障,也必须将组装好的LED日光灯组拆开一一进行测试,维护检修工作十分繁琐,使用电源连接线连接使用时,由于连接头的存在,相邻两LED日光灯端部无法紧密贴合,将产生较大的照明阴影;再次,将恒流电源的放置位置由传统的端盖内改为散热型材内,却未设置相应的漏电防护结构,一旦因线路老化破损而发生漏电情况,散热型材外壳上很可能带上危险电压,从而引起触电事故,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照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检修方便的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以解决现有LED日光灯具有照明阴影区、照明效果不佳、安全性较低、维护检修工作繁琐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包括散热型材、配合安装于散热型材上的透光灯罩、固定安装在散热型材与透光灯罩两端的端盖、设置于散热型材与透光灯罩间的LED发光电路板、设置在散热型材内为LED发光电路板供电的LED驱动电源、设置于散热型材两端的导电端子及位于散热型材内连接两端对应导电端子的电源连接线,所述散热型材两端的侧壁上设有绝缘的容置导电端子的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地线端子,且各端子端面平齐于或略低于所述散热型材的表面,所述电源连接线包括连接两端相应导电端子的火线连接线、零线连接线及地线连接线,所述LED驱动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于一端的火线端子,所述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LED发光电路板的输入端,所述LED发光电路板的输出端电连接于一端的零线端子,所述地线端子与散热型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地线端子三者呈三角形状地布置在所述散热型材两端侧壁上的绝缘凹腔内,所述地线端子位于中间,所述零线端子位于左侧,所述火线端子位于右侧。“左零右火上地”的布置方式符合电气安装的行业规范,且便于检修时迅速判断故障线路所在。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与另一 LED日光灯电连接的导通连接器,所述导通连接器由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及连接第一、第二连接头的连接线组成,所述第一、第二连接头的外形轮廓与所述绝缘凹腔相匹配,所述第一、第二连接头的插接结构与所述导电端子相吻合,所述第一连接头插接于一 LED日光灯上,所述第二连接头插接于另一 LED日光灯上,以此实现两LED日光灯间的电性导通。使用导通连接器从散热型材两端侧面实现LED日光灯间的电性连接,可将多根LED日光灯安装于同一个灯具安装架上串联使用,避免了独立安装时灯具安装架互相干涉情况的发生,因LED日光灯组彼此间贴合紧密,故有效消除了照明阴影。本技术通过对传统LED日光灯结构进行改进,将导电端子设置在散热型材两端侧壁上的凹腔内,减小了对端盖机械强度的要求,因此可将端盖做的很薄,真正有效地缩减了两端端盖的长度并尽可能地增加了灯体亮区,从而在连接使用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阴影,在出现断路故障时,只需拔下位于散热型材两端侧面的导通连接器并露出导电端子,就可使用测电笔进行测试,检修维护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增设电连接于散热型材的地线端子及相应地线连接线,有效避免了触电意外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导电端子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通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附图中:1.散热型材11.凹腔2.透光灯罩3.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包括散热型材、配合安装于散热型材上的透光灯罩、固定安装在散热型材与透光灯罩两端的端盖、设置于散热型材与透光灯罩间的LED发光电路板、设置在散热型材内为LED发光电路板供电的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散热型材两端的导电端子及位于散热型材内连接两端对应导电端子的电源连接线,所述散热型材两端的侧壁上设有绝缘的容置导电端子的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地线端子,且各端子端面平齐于或略低于所述散热型材的表面,所述电源连接线包括连接两端相应导电端子的火线连接线、零线连接线及地线连接线,所述LED驱动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于一端的火线端子,所述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LED发光电路板的输入端,所述LED发光电路板的输出端电连接于一端的零线端子,所述地线端子与散热型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接式无阴影LED日光灯,包括散热型材、配合安装于散热型材上的透光灯罩、固定安装在散热型材与透光灯罩两端的端盖、设置于散热型材与透光灯罩间的LED发光电路板、设置在散热型材内为LED发光电路板供电的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散热型材两端的导电端子及位于散热型材内连接两端对应导电端子的电源连接线,所述散热型材两端的侧壁上设有绝缘的容置导电端子的凹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及地线端子,且各端子端面平齐于或略低于所述散热型材的表面,所述电源连接线包括连接两端相应导电端子的火线连接线、零线连接线及地线连接线,所述LED驱动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于一端的火线端子,所述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LED发光电路板的输入端,所述LED发光电路板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