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寇建敏专利>正文

麻醉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6466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针,包括针头,针头入口固定安装有麻醉管,麻醉管中部连接有麻醉瓶,麻醉管内插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内端固设有与麻醉管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塞,调节杆中部为螺柱,麻醉管远离针头的部分设有与螺柱配合的内螺纹,麻醉管靠近针头的部分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调节杆外端固设有转盘,转盘外周上均布有防滑槽。在调节杆外端设置转盘,可以通过转动转盘来旋进或旋出密封塞,操作更方便。在转盘外周上均布防滑槽,可以防止旋转转盘时打滑,操作更加可靠。采用这种结构的麻醉针,结构合理,能够随时进行腰麻,且麻醉速度可调,特别适合腰麻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麻醉针
技术介绍
麻醉(anesthesia)—词源于希腊语“an”及“aesthesis, ”表示“知觉/感觉丧失”。感觉丧失可以是局部性的,即体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即体现为病人全身知觉丧失,无意识。从医学角度来讲,麻醉的含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麻醉可大致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类。全身麻醉,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病人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也不会体验到疼痛。局部麻醉,顾名思义,只是身体某些部位的麻醉。最常见的局部麻醉比如拔牙时 ,医生会先在你牙根附近注射一些局部麻醉药物,以免你感到疼痛。一般,局部麻醉还包括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俗称“腰麻”),也就是大家所熟称的“半身麻醉”。麻醉医生会在你后背中间进行一番操作,然后你便感觉到下半身被麻倒:你虽知道手术刀在切割,但不会感受到疼痛。目前,患者在进行下腹部以下手术时,多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腰麻可获得良好的肉松弛,利于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但麻醉时间受限,不能满足手术需求,而硬膜外麻醉可随时注入局麻药,延长麻醉时间,但其松弛程度较腰麻差,不利于盆腔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随时进行腰麻,且麻醉速度可调的麻醉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麻醉针包括针头,其结构特点是:针头入口固定安装有麻醉管,麻醉管中部连接有麻醉瓶,麻醉管内插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内端固设有与麻醉管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塞,调节杆中部为螺柱,麻醉管远离针头的部分设有与螺柱配合的内螺纹,麻醉管靠近针头的部分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本麻醉针是通过旋进式加压注射结构来实现能够随时进行腰麻,且麻醉速度可调的。旋进式加压注射结构主要包括麻醉管和设置在麻醉管内部的调节杆、密封塞和螺柱。麻醉管中部连接有麻醉瓶,麻药就是通过麻醉瓶加入麻醉管,最后经过针头流入患者体内的。为方便叙述,将位于针头和麻醉瓶之间的麻醉管部分称为前段,将麻醉管除去前段的部分称为后段。麻醉管的后段内插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内端固设有与麻醉管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塞。通过转动调节杆,就可以驱动密封塞沿麻醉管内壁转动。调节杆中部为螺柱结构,麻醉管外段内设有与螺柱配合的内螺纹。因此,当驱动调节杆转动时,调节杆就会在螺柱和内螺纹的配合下沿轴向旋进,这样就可以驱动密封塞向前段轴向旋进。因为麻醉管前段内通过麻醉瓶灌入了麻药,因此当密封塞越过麻醉瓶而进入麻醉管前段时,密封塞将会向麻醉管前段内的麻药施加压力,这样也就提高了麻药的注射速度,加快了麻醉效果。当停止旋进密封塞时,麻药的注射也就停止了,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腰麻。麻醉管前段上还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通过操作进气阀,可以控制进气管的通断。当密封塞旋进到进气管位置时,如果还需要继续加注麻药,可以将进气阀打开,然后密封塞旋出麻醉管前段并关闭进气阀。这样,麻醉管前段又重新与麻醉瓶联通,麻醉瓶内的麻药就可以继续流进麻醉管前段。为了加快流入速度,可以继续向外旋出密封塞,此时,麻醉管内的气压会减小,会将麻醉瓶内的麻药主动吸入麻醉管内。当再次向麻醉管前段旋进密封塞时,就会重复上述过程,不再细述。作为改进,调节杆外端固设有转盘,转盘外周上均布有防滑槽。在调节杆外端设置转盘,可以通过转动转盘来旋进或旋出密封塞,操作更方便。在转盘外周上均布防滑槽,可以防止旋转转盘时打滑,操作更加可靠。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麻醉针,结构合理,能够随时进行腰麻,且麻醉速度可调,特别适合腰麻使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针头,2为麻醉管,3为麻醉瓶,4为调节杆,5为密封塞,6为螺柱,7为内螺纹,8为转盘,9为防滑槽,10为进气阀,11为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麻醉针包括针头I,针头I入口端固定安装有麻醉管2,麻醉管2呈圆筒状。麻醉管2中部连接有麻醉瓶3,麻药就是通过麻醉瓶3加入麻醉管2,最后经过针头I流入患者体内的。为方便叙述,将位于针头I和麻醉瓶3之间的麻醉管2部分称为前段,将麻醉管2除去前段的部分称为后段。麻醉管2的后段内插装有调节杆4,调节杆4内端固设有与麻醉管2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塞5。通过转动调节杆4,就可以驱动密封塞5沿麻醉管2内壁转动。调节杆4中部为螺柱6结构,麻醉管2外段内设有与螺柱6配合的内螺纹7。因此,当驱动调节杆4转动时,调节杆4就会在螺柱6和内螺纹7的配合下沿轴向旋进,这样就可以驱动密封塞5向前段轴向旋进。因为麻醉管2前段内通过麻醉瓶3灌入了麻药,因此当密封塞5越过麻醉瓶3而进入麻醉管2前段时,密封塞5将会向麻醉管2前段内的麻药施加压力,这样也就提高了麻药的注射速度,加快了麻醉效果。当停止旋进密封塞5时,麻药的注射也就停止了,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腰麻。麻醉管2前段上还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上安装有进气阀10,通过操作进气阀10,可以控制进气管11的通断。当密封塞5旋进到进气管11位置时,如果还需要继续加注麻药,可以将进气阀10打开,然后密封塞5旋出麻醉管2前段并关闭进气阀10。这样,麻醉管2前段又重新与麻醉瓶3联通,麻醉瓶3内的麻药就可以继续流进麻醉管2前段。为了加快流入速度,可以继续向外旋出密封塞5,此时,麻醉管2内的气压会减小,会将麻醉瓶3内的麻药主动吸入麻醉管2内。当再次向麻醉管2前段旋进密封塞5时,就会重复上述过程,不再细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4外端固设有转盘8,转盘8外周上均布有防滑槽9。在调节杆4外端设置转盘8,可以通过转动转盘8来旋进或旋出密封塞5,操作更方便。在转盘8外周上均布防滑槽9,可以防止旋 转转盘8时打滑,操作更加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麻醉针,包括针头(1),其特征是:针头(1)入口固定安装有麻醉管(2),麻醉管(2)中部连接有麻醉瓶(3),麻醉管(2)内插装有调节杆(4),调节杆(4)内端固设有与麻醉管(2)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塞(5),调节杆(4)中部为螺柱(6),麻醉管(2)远离针头(1)的部分设有与螺柱(6)配合的内螺纹(7),麻醉管(2)靠近针头(1)的部分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上安装有进气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针,包括针头(I ),其特征是:针头(I)入口固定安装有麻醉管(2),麻醉管(2)中部连接有麻醉瓶(3),麻醉管(2)内插装有调节杆(4),调节杆(4)内端固设有与麻醉管(2)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塞(5),调节杆(4)中部为螺柱(6),麻醉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建敏李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寇建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