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643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包括一个底部为胶面的长条形胶布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还包括一个位于胶布带上方的、长度长于所述胶布带的固定胶布带,该固定胶布带的一端与所述胶布带的一端相互固定,且固定胶布带朝向胶布带的一侧为胶面。上述胶布带为1.5×7cm的长方形,固定胶布带为1.5×9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捷,特别适合应于儿童或躁动患者,既可以起双重固定静脉留置针的作用,防止脱管,又能保护患者的皮肤免受肝素帽压伤,还可以暴露静脉留置针主体透明贴膜的部分,便于观察输液有无外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具,具体是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
技术介绍
开放式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穿刺成功后直接接肝素帽,其后无延长管,所以要想固定牢固,最好将透明贴膜连同肝素帽一起覆盖住,但是这样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肝素帽比较硬,极易损伤皮肤。如果贴膜未将肝素帽盖住,只是覆盖了静脉留置针针体部分,由于肝素帽明显突出,容易被碰到或将静脉留置针拽出,出现脱管情况,特别是儿童患者,自制力差,活动频繁,脱管几率很高。目前,临床上有胶布、弹力绷带等许多固定方法。但固定太紧容易出现压伤或影响血液循环,固定过松或位置不合适,易出现脱管,而且弹力绷带等将静脉留置针前端盖住后,不易观察输液有无外渗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专门用于开放式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保护,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包括一个底部为胶面的长条形胶布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还包括一个位于胶布带上方的、长度长于所述胶布带的固定胶布带,该固定胶布带的一端与所述胶布带的一端相互固定,且固定胶布带朝向胶布带的一侧为胶面。上述胶布带为1.5X 7cm的长方形,固定胶布带为1.5X9cm。本技术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捷,特别适合应于儿童或躁动患者,既可以起双重固定静脉留置针的作用,防止脱管,又能保护患者的皮肤免受肝素帽压伤,还可以暴露静脉留置针主体透明贴膜的部分,便于观察输液有无外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胶布带,2固定胶布带,3结合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包括一个底部为胶面的长条形胶布带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位于胶布带I上方的、长度长于所述胶布带I的固定胶布带2,该固定胶布带2的一端与所述胶布带I的一端相互固定,而形成一个相互贴合的结合部3,且固定胶布带2朝向胶布带I的一侧为胶面。上述胶布带I为1.5X7cm的长方形,固定胶布带2为1.5X9cm。使用本技术时,开放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连接肝素帽,透明贴膜将静脉留置针主体部分覆盖住,在肝素帽的位置处放置本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先将胶布带I底面的保护贴撕下粘于皮肤,将肝素帽放于胶布带I上表面,再将固定胶布带2从肝素帽的上方包裹肝素帽后撕下其保护贴而进行粘贴固定即可。由于固定胶布带2的长度长于胶布带1,可以确保在粘贴了肝素帽后其另一端仍可以粘贴在胶布带I上,且胶布带I与固定胶布带2具有用于相 互连接的结合部3,因而使用非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包括一个底部为胶面的长条形胶布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位于胶布带(1)上方的、长度长于所述胶布带(1)的固定胶布带(2),该固定胶布带(2)的一端与所述胶布带(1)的一端相互固定,且固定胶布带(2)朝向胶布带(1)的一侧为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保护带,包括一个底部为胶面的长条形胶布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位于胶布带(I)上方的、长度长于所述胶布带(I)的固定胶布带(2),该固定胶布带(2)的一端与所述胶布带(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艳江秀丽明洁司辉蒋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