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医用监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力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应用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股动脉路径仍是脑血管介入术的主要路径。现有临床止血方法主要有:血管缝合器:价格较昂贵,侵入性血管缝合,对血管具有一定的损伤性,限制其在临床应用。体表血管压迫止血器:临床上不易做到一人一个,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采用持续恒定的压力压迫止血,压迫时病人须制动,病人活动受到限制。压力突然解除后有再出血的危险。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它属于压力可调式止血器的一种,加压包扎后,用1kg沙袋加压6小时,然而,在拔出鞘管后,医生要手工加压半小时,以弥补沙袋加压的缺点,突然减去压力,有可能会引起再次出血。此方法采用弹力绷带间接压力压迫止血,压迫时病人须制动,病人活动严重受到限制;使用时会因为体位变化、病人胖瘦、沙袋滑落或移位等原因导致压力变化及压迫部位变化导致隐性出血或血肿的发生;临床上80%以上的患者,使用此方法后,因弹力绷带的牵拉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皮肤撕脱伤伤及表皮水泡发生。还有一种是压力可调式止血器,它利用气囊或弹簧压力来调节作用于止血点的压力,且可根据止血时间和情况进行压力调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综上所述,现有的压力可调式止血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止血方法,但这种止血方法完全依靠人工进行压力调整,它不能实时反应止血点处的压力、出血情况,以及以最佳的方式逐步减小止血压力,加速患者压迫处的血液循环,因此,设计一种能自动监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力监控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1)、血液传感器(2)、液晶显示器(3)、调压驱动电路(4)和中央处理器MCU(5)组成,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血液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MCU(5)对应的输入端相连,液晶显示器(3)和调压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MCU(5)对应的输出端相连,调压驱动电路(4)的输出端与调压装置(6)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力监控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1)、血液传感器(2)、液晶显示器(3)、调压驱动电路(4)和中央处理器MCU(5)组成,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血液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MCU(5)对应的输入端相连,液晶显示器(3)和调压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MCU(5)对应的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