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照明装置及背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279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2:33
提供能够使斑点不显眼,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既定区域内的明亮度的斑的发生的面照明装置及背光装置。面照明装置具备光学元件(50)、照射装置(60)以及导光板(30),在导光板(30)的内部设置有光提取部(31)。通过这样的极其简单的结构,能够使斑点不显眼地从光提取部(31)的第3端面(31c)或第4端面(31d)的整体提取均匀的照明光,该结构为在全息图记录介质(55)设置有多个记录区域(r1~rn),分别形成干涉条纹,在既定区域(LZ)形成多个线像(LZ1~LZn)。使用扫描器件(65),使相干光在全息图记录介质(55)上扫描,使从全息图记录介质(55)内的各记录区域(r1~rn)照射的相干光入射至既定区域(LZ)的对应区域内的整个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照射相干光的光源的面照明装置及背光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液晶面板等的背光装置,已知光从导光板的边缘入射,并在对置的2个面间反复全反射,利用扩散元件等提取光的方式。对于这种背光装置,除将冷阴极管作为光源以外,近年来也将LED作为光源。如果使用冷阴极管,则存在着难以将背光装置薄型化、功耗也增大的问题。如果使用LED,则能够薄型化,但由于LED是均匀扩散照明,所以难以将全部光没有泄露地入射至薄型化的导光板中,产生了损失。相对于此,由于激光在直线前进性方面优异,所以认为与LED相比能够提高向导光板的光入射效率。然而,在将激光作为光源的情况下,发生起因于相干的高度的斑点。斑点(speckle)是激光等相干光照射至散射面时出现的斑点状的花纹,发生在屏幕上是作为斑点状的亮度斑(明亮度的斑)被观察到,是对观察者传达生理上的负面影响的因素。关于使用相干光的情况下发生斑点的理由是,在屏幕等的散射反射面的各部反射的相干光,由于其极高的可干涉性,通过互相彼此干涉而产生的。例如,在下述的光学仪器中的斑点现象(Speckle Phenomena in Optics), Joseph 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26 JP 2010-2639151.一种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学元件,能将来自各点的相干光对于既定区域内的对应区域的整个区域进行扩散;照射装置,以相干光扫描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的方式,向所述光学元件照射所述相干光;以及 导光板,使在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反射的、或透射所述光学元件的相干光传播,并将该相干光提取至外部, 所述照射装置使相干光的前进方向变化,并使该相干光在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上进行扫描, 所述导光板具有光提取部,所述光提取部在入射来自所述光学元件的相干光的第I端面和与所述第I端面对置配置的第2端面之间传播相干光,并且将相干光提取至外部,在所述光提取部的内部、或沿着所述第I端面、或沿着所述第2端面设置所述既定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配置为与所 述导光板的一个端面相接, 在所述光学元件扩散的相干光从所述导光板的一个端面入射,且通过由所述导光板的对置的两个面全反射、或者直接而入射至所述光提取部的所述第I端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配置为与所述导光板分离, 由所述光学元件扩散的相干光的至少一部分入射至所述光提取部的所述第I端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具有扫描在所述照射装置中分别以不同角度范围变更前进方向的相干光的多个记录区域, 所述既定区域具有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的各个记录区域对应设置的多个像再现区域, 所述多个记录区域的各个记录区域与所述多个像再现区域之一对应, 在所述多个记录区域,分别记录有用于在对应的所述像再现区域内的整个区域再现参照部件的像的干涉条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第I及第2端面相连的对置配置的第3及第4端面, 以从所述第3或第4端面照射均匀亮度的光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重牧夫大八木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