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186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装置。方法包括:eNodeB在发送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将该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在该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承载该UE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发送。发送装置包括映射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方法包括:UE判断系统带宽大于第一预定义带宽时,在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从该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解析获取本UE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检测模块和解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影响LTE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基于LTE的终端设备成本,能提高原有的频谱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类通信用户设备(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简称 MTCUE),又称M2M(Machine To Machine)用户通信设备,是现阶段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低功耗低成本是其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保障。目前,M2M技术已经得到了 NEC、HP、CA、Intel、IBM、AT&T等国际知名厂商的支持以及各国移动运营商的认可。目前市场上部署的M2M设备主要基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近年来,由于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频谱效率高,越来越多的移动运营商选择LTE作为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方向。基于LTE的M2M多种类数据业务也将更具吸引力。只有LTE-M2M设备的成本能做到比GSM系统的MTC终端低,M2M业务才能真正从GSM转到LTE系统上。影响MTC UE的成本主要在于基带处理和射频。而减小发送和接收带宽是降低MTCUE成本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即MTC UE的最大支持收发带宽小于常规传统LTE终端(Ordinary Legacy R8/9/10 UE,简称OL UE)在单个载波下所要求的最大收发带宽20MHz。MTC UE的接收和发送带宽可设置为1.4MHz或3MHz或5MHz等LTE系统所支持的小带宽。LTE 系统中的无线巾贞(RF, Radio Frame)包括频分双工(FDD, Frequency DivisionDuplex)模式和时分双工(TDD, 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巾贞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LTE技术中F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一个10毫秒(ms)的无线帧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O 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l组成长度为Ims的子巾贞(subframe) i。如图2所示,图2是现有LTE技术中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一个IOms的无线中贞由两个长为5ms的半巾贞(half frame)组成,一个半巾贞包括5长度为Ims的子巾贞,子巾贞i定义为两个长为0.5ms的时隙2i和2i+l。在上述两种巾贞结构里,对于标准循环前缀(Normal CP, Normal Cyclic Prefix),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微秒(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CP长度为4.69us ;对于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P, Extended CyclicPrefix),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us。LTE中定义了如下三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物理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不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子巾贞各物理信道的时频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PCFICH位于子帧 的第一个符号,用来指示HXXH控制信令在一个子帧中占据符号的数目。对于下行带宽的情况,控制格式指示(CFI)可取1、2或3。对于AC SlOM,可取 2、3 或 4,即 CFI+1。PHICH位于子帧的第一个符号或者前三个符号,用于携带对上行PUSCH的ACK/NACK反馈彳目息。PDCCH 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包括:上、下行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时域具体占据的符号数目由PCFICH指示。频域位置映射到全部的带宽。低成本带宽受限的MTC UE接入LTE系统,会有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为全系统带宽交织,MTC UE因带宽受限不能完全接收相关控制信息。严重影响LTE系统下行数据的接收以及MTC UE上行数据的发送。针对低成本带宽受限MTC UE成功接收LTE下行传输数据以及终端如何接入等相关问题,目如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为LTE UE提供一种新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基站(eNodeB)在发送用户设备(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将该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在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承载该UE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发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装置,位于eNodeB,包括映射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映射模块,用于在发送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将该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承载该UE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发送。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为LTE UE提供一种新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包括:UE判断系统带宽大于第一预定义带宽时,在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从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解析获取本UE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中心频域的宽度为第二预定义带宽,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接收装置,位于UE,包括判断模块、检测模块和解析模块,其中: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系统带宽是否大于第一预定义带宽;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系统带宽大于第一预定义带宽时,在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所述中心频域的宽度为第二预定义带宽,所述第一预定义 带宽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所述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解析获取本UE的下行控制信息。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和装置,适用于LTE UE,特别适用于MTC UE,该方法在不影响LTE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基于LTE的终端设备成本,此外还可以解决带宽受限的MTC终端接收下行数据以及成功接入LTE系统的问题,促进MTC业务从GSM系统向LTE系统的演进,而且能提高原有的频谱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LTE中F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图2为LTE中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图3为LTE中下行信道子帧时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eNodeB侧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发送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MTC UE侧下行物理控制信息接收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应用示例I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子帧配置示意图;图9为应用示例2下行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基站(eNodeB)在发送用户设备(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将该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在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承载该UE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 基站(eNodeB)在发送用户设备(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将该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在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上承载该UE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发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包括机器类通信(MTC) UE。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eNodeB在发送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判断系统带宽如果大于第一预定义带宽,则将所述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所述中心频域的宽度为第二预定义带宽,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采用预设值或者由信令配置;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采用预设值或者由信令配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为所述UE的最大接收带宽,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为所述UE的系统接收带宽。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以下信道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eNodeB将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的时域位置为: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前η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η小于所述子帧第二时隙的OFDM符号的总数。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PCFICH时,所述eNodeB将该PCFICH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I个OFDM符号。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PHICH时,所述eNodeB将该PHICH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第I个OFDM符号或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前3个OFDM符号。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eNodeB采用分集模式传输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频分双工(FDD)系统中,所述eNodeB将该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除子帧O之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时分双工(TDD)系统中,所述eNodeB将该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除子帧O、上行子帧以及包含下行导频时隙(DwPTS)的特殊子帧之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同时,所述eNodeB还发送所述UE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将所述roSCH映射到以下时域区域:子帧中从预定义的OFDM符号开始到子帧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除去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CFDM符号。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发送H)SCH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子帧中包括同步信道和/或物理广播信道时,所述eNodeB将该I3DSCH映射到所述时域区域中除去上述信道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15.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判断 系统带宽大于第一预定义带宽时,在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从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解析获取本UE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中心频域的宽度为第二预定义带宽,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包括机器类通信(MTC) UE。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采用预设值或者由信令配置;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采用预设值或者由信令配置。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义带宽为所述UE的最大接收带宽,所述第二预定义带宽为所述UE的系统接收带宽。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包括以下信道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在以下时域位置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子帧第二个时隙的前η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η小于所述子帧第二时隙的OFDM符号的总数。21.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频分双工(FDD)系统中,所述UE在以下子帧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除子帧O之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22.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时分双工(TDD)系统中,所述UE在以下子帧检测下行物理控制信道:除子帧O、上行子帧以及包含下行导频时隙(DwPTS)的特殊子帧之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23.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获取下行控制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从以下时域区域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子帧中从预定义的OFDM符号开始到子帧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除去所述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子帧中包括同步信道和/或物理广播信道时,所述UE从所述时域区域中除去上述信道所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接收所述TOSCH。25.一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发送装置,位于基站(eNodeB),包括映射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映射模块,用于在发送用户设备(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时,将该UE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子帧第二个时隙的系统带宽的中心频域位置;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彩戴博夏树强方惠英石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