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08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机构,特别是应用于钢管夹紧装置的新型浮动机构,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铰接有连杆1和连杆8,连杆1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牵手2和牵手7,牵手2和牵手7之间铰接有螺杆4,螺杆4上依次套有调节螺母3、弹簧5、螺杆套6。这种新型浮动机构应用于钢管夹紧装置时不会损坏钢管表面质量,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动机构,特别是应用于钢管夹紧装置的新型浮动机构
技术介绍
已知的钢管夹紧装置无此浮动机构,在夹紧钢管时因为钢管不直而损坏钢管表面质量,它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浮动机构,它应用于钢管夹紧装置时不会损坏钢管表面质量,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浮动机构,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铰接有连杆1和连杆8,连杆1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牵手2和牵手7,牵手2和牵手7之间铰接有螺杆4,螺杆4上依次套有调节螺母3、弹簧5、螺杆套6。本技术的特点是由于此新型浮动机构,它的弹簧起平衡作用,调节螺母可对装置位置进行调节。它可以通过调节螺母压紧或松开弹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多个连杆运动,将连杆铰接在箱体上使箱体浮动,保证了钢管的表面质量,而且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杆;2、牵手;3、调节螺母;4、螺杆;5、弹簧;6、螺杆套;7、牵手;8、连杆。实施例如图1所示,连杆1一端铰接于箱体上的D点,另一端与牵手2铰接于N点,连杆8一端铰接于箱体上的C点,另一端与牵手7铰接于M点,调节螺母3、弹簧5、螺杆套6均套在螺杆4上,螺杆4的两端又分别与牵手2和牵手7铰接。使用时其工作原理如下调节调节螺母3压紧或松开弹簧5,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牵手7和牵手2分别绕铰接于箱体上的E、F点旋转,通过连杆8和连杆1带动箱体浮动。浮动分如下几种情况1、左右浮动如果有一水平外力F使C点运动,C点的运动可分解为绕M点的旋转和竖直方向的升降,由于C、D两点均铰接于箱体上,所以D点也绕N点旋转,两者运动的同步通过牵手7和牵手2上的扇形段保证。C点的升降使牵手7绕E点旋转,通过扇形齿形段带动牵手2绕F点旋转,使D点升降,从而实现整个箱体的左右浮动。2、上下浮动如果有一竖直外力F,从而使整个箱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带动C、D两铰接点铰接的连杆8和连杆1分别绕C、D旋转和升降,使牵手7和牵手2分别绕E、F点旋转,通过扇形齿形段保证运动同步,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浮动。3、周向浮动如果外力是周向的,则左右浮动、上下浮动顺序动作,从而实现整个箱体的周向浮动。权利要求1.新型浮动机构,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铰接有连杆(1)和连杆(8),连杆(1)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牵手(2)和牵手(7),牵手(2)和牵手(7)之间铰接有螺杆(4),螺杆(4)上依次套有调节螺母(3)、弹簧(5)、螺杆套(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动机构,特别是应用于钢管夹紧装置的新型浮动机构,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铰接有连杆1和连杆8,连杆1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牵手2和牵手7,牵手2和牵手7之间铰接有螺杆4,螺杆4上依次套有调节螺母3、弹簧5、螺杆套6。这种新型浮动机构应用于钢管夹紧装置时不会损坏钢管表面质量,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21D41/00GK2808437SQ200520079089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解吉辉, 刘录锋 申请人: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浮动机构,其特征是:在箱体上铰接有连杆(1)和连杆(8),连杆(1)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牵手(2)和牵手(7),牵手(2)和牵手(7)之间铰接有螺杆(4),螺杆(4)上依次套有调节螺母(3)、弹簧(5)、螺杆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吉辉刘录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