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060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19:54
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可以简单地卸下电路,另外,能够防止电路受到静电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电路模块、收容蓄电元件的框体,一方具有卡合部,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单电池或电容器等蓄电元件与对该蓄电元件进行个别监视的监视电路等电路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CO2的排出量少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不排出CO2的电动汽车(以下,总称为“电动车”)上,作为驱动行驶用的马达的机构,搭载有电源单元。这种电源单元具备将多个单电池电连接而打包化为一个的电池模块,这样的电池模块的数量与该电动车的要求诸元相平衡。单电池采用高输出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这样的电池。但是,这些电池耐不住过充电或过放电,若不在确定的充电电压范围内使用,则存在材料分解而容量显著下降,或异常发热等而无法使用的顾虑。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明确规定电池的上限电压以及下限电压,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以使电池的端子电压在上限以及下限电压的范围内。因此,这种电源单元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各个电池模块各具备一个、或者在每几个电池模块各具备一个对该范围内的各单电池进行个别监视的单电池监视电路(CMU:CellMonitorUnit),具体地说,在每个单电池具备监视该范围内的各单电池的电压、电流或温度中的至少一者的单电池监视电路,并且具备对各单电池监视电路进行统合管理的电池监视电路(BMU:BatteryManagementUnit)。根据专利文献1,在各单电池11的电极端子12上连接具有导电性以及传热性的金属板18的一侧,在金属板18的另一侧接合金属端子20,金属端子20经金属板18而电气以及热接合于电极端子12,从而可检测单电池11的电压,作为CMU30的电池监视装置基板31跨电池模块10中的多个单电池11而配置在金属板18的上侧,并在金属端子20被紧固。但是,虽然可能性极小,但在由于年久或者某种原因而损伤的情况下等,单电池监视电路需要更换为新的电路。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池模块中,在构造上,无法将单电池监视电路简单地卸下。因此,存在单电池监视电路的更换作业变繁杂的问题。出于单电池监视电路的动作确认等的理由,在暂时卸下单电池监视电路的情况下也同样。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池模块中,单电池监视电路露出。因此,存在单电池监视电路容易受到静电影响的问题。所述问题不仅可在将单电池监视电路安装在电池模块上的期间产生,而且如上所述在将单电池监视电路更换成新的电路时也可以产生。而且,这种问题不限于单电池以及单电池监视电路,对于电容器(双电荷层电容器等)以及其他的电路也同样。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2816号公报(0017段、0018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第一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将电路简单地卸下的蓄电装置。另外,其第二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电路受静电的影响的蓄电装置。第一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元件;电路模块;以及收容蓄电元件的框体,框体或电路模块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框体或电路模块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能够将电路模块从框体卸下。另外,通过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能够将电路模块安装在框体上。在此,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可以是:电路模块具备电路以及收容该电路的壳体,框体具备:从开放的一面收容蓄电元件的框体主体;在该框体主体的一面上安装的中盖;以及覆盖该中盖的外盖,中盖或壳体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中盖或壳体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根据所述结构,在卸下外盖的状态下,通过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可将收容电路的壳体从中盖卸下。另外,通过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可将收容电路的壳体安装在中盖上。另外,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可以是:电路模块是电路本身,框体具备:从开放的一面收容蓄电元件的框体主体;在该框体主体的一面上安装的中盖;以及覆盖该中盖的外盖,中盖或电路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中盖或电路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根据所述结构,在卸下外盖的状态下,通过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可将电路从中盖卸下。另外,通过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可将电路安装在中盖上。另外,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式,可以是:中盖具有梁部,电路模块具有卡合部,梁部具有被卡合部。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将被卡合部设置在中盖的梁部,被卡合部自身的强度提高,梁部提高中盖的刚性,起到中盖的强度也提高的相乘效果。另外,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进而另外的方式,可以是:蓄电元件具有外部端子,中盖具有梁部,电路模块的高度为外部端子或梁部中高度高的一方的高度以下。根据所述结构,电路模块不会比外部端子或梁部的高度更向高度方向伸出,电路模块的占有空间收在外部端子或梁部的高度以下,从而被抑制在最小限。另外,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式,可以是:蓄电元件具有外部端子,中盖具有梁部,外盖具有供电路模块的部分、即超过外部端子以及梁部中高度高的一方的高度的部分插通的被插通部。根据所述结构,外盖使电路模块的部分、即,使超过外部端子以及梁部中高度高的一方的高度的部分插通在被插通部中,从而外部端子以及梁部中高度高的一方的高度以下的剩余部分不会比外部端子或梁部的高度更向高度方向伸出,通过外盖覆盖中盖而形成的电路模块的占有空间收在外部端子或梁部的高度以下,从而被抑制在最小限。另外,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进而另外的方式,可以是:框体具有卡合部,电路模块具有被卡合部,为能够改变电路模块相对于框体的安装位置,设有多个卡合部。根据所述结构,被卡合部通过从多个卡合部之中选择位于要将电路模块安装在框体上的位置的卡合部而卡合,从而安装于框体的位置的选择自由度提高。另外,作为第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方式,可以是:框体具有被卡合部,电路模块具有卡合部,为能够改变电路模块相对于框体的安装位置,设有多个被卡合部。根据所述结构,卡合部通过从多个被卡合部之中选择位于要将电路模块安装在框体上的位置的被卡合部而卡合,从而安装于框体的位置的选择自由度提高。第二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元件;电路;以及收容该电路的壳体,蓄电元件或壳体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蓄电元件或壳体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可将收容电路的壳体从蓄电元件卸下。另外,通过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可将收容电路的壳体安装在蓄电元件上。而且,作为第一以及第二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可以是:壳体可分割。根据所述结构,可以将壳体分解而取出电路。因此,即使在例如电路损伤等而需要更换的情况下,壳体可以再利用。第三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元件;以及电路,蓄电元件或电路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蓄电元件或电路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可将电路从蓄电元件卸下。另外,通过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可将电路安装在蓄电元件上。而且,作为第一至第三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可以是:卡合部是具有可弯曲性的弹性片。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使弹性片克服其弹性力而弯曲,更具体地说,通过使弹性片克服其弹性力而向从被卡合部分开的方向弯曲,由此可以解除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此时,可以是:被卡合部具有凹部,弹性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蓄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元件;电路模块;以及收容所述蓄电元件的框体,所述框体或所述电路模块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所述框体或所述电路模块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4 JP 2012-012121;2013.01.09 JP 2013-00201.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元件;电路模块;以及收容所述蓄电元件的框体,所述框体具备:从开放的一面收容所述蓄电元件的框体主体;在该框体主体的所述一面上安装的中盖;以及覆盖该中盖的外盖,所述中盖或所述电路模块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所述中盖或所述电路模块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模块具备电路以及收容该电路的壳体,所述中盖或所述壳体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所述中盖或所述壳体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模块是电路本身,所述中盖或所述电路的任一方具有卡合部,所述中盖或所述电路的任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可卡合/卡合解除。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中盖具有梁部,所述电路模块具有所述卡合部,所述梁部具有所述被卡合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蓄电元件具有外部端子,所述中盖具有梁部,所述电路模块的高度为所述外部端子或所述梁部中高度高的一方的高度以下。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蓄电元件具有外部端子,所述中盖具有梁部,所述外盖具有供所述电路模块的部分、即超过所述外部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根本圣治桝本达也增田喜弘长谷川洋
申请(专利权)人: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