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型贫血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剑皮树菌、黑豆皮、奶浆草、腰子草、肉苁蓉、蕨麻、菟丝子、茶树根、漏芦、白花蛇舌草,丁香、麇角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型贫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一种异质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贫血疾患。本病临床表现除贫血、出血外,常伴感染及发热。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慢性再障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异常。现代医学对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采用输血疗法与西物联合治疗,但不良反应较重,难以长期应用。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剑皮树菌、黑豆皮、奶浆草、腰子草、肉苁蓉、蕨麻、菟丝子、茶树根、漏芦、蛇舌草,丁香、麇角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50-70份、黑豆皮35-50份、奶浆草35-45份、腰子草35-45份、肉苁蓉20-30份、蕨麻20-30份、菟丝子20-30份、茶树根10-20份、漏芦10-20份、蛇舌草10-20份,丁香10-15份、麇角5-8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剑皮树菌60份、黑豆皮45份、奶浆草40份、腰子草40份、肉苁蓉25份、蕨麻25份、菟丝子25份、茶树根15份、漏芦15份、蛇舌草15份,丁香12份、麇角6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剑皮树菌:补 血。临床用于贫血。黑豆皮:甘、凉。归脾、肺、肾经。养血平肝、祛风解毒。主治头痛,阴虚烦热,盗汗,风痹,湿毒,痈疮,眩晕等。奶浆草:苦、甘、温。补益肝肾,健脾利湿。临床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积,缺乳等症。腰子草:甘、温。益肾壮阳,养血补虚,理气除湿。用于虚劳,目艮目昏花,阳痿,遗精,睾丸肿痛,贫血,白浊,白带等症。肉灰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等。蕨麻:甘、苦、寒。归脾、胃经。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用于脾虚泄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水肿,风湿痹痛等。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用于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池,遗尿等。茶树根:苦、凉。归心、肾经。强心利尿、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用于心脏病,水肿,肝炎,痛经,口疮,带状疱疹等症。漏芦:苦、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活血通乳。用于疮疖肿毒,痔瘘,疥癣痒疹,目赤肿痛,高血脂,痢疾,蛔早腹痛,风湿痹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产后乳汁不下等症。蛇舌草:甘、寒。归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等。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用于胃寒呕吐、脘腹冷痛、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等。麇角:甘、温。归肾经。温肾壮阳,添精补髓,强筋骨,益血脉。用于肾阳不足,虚劳精亏,腰膝酸软,筋骨疼痛,血虚症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其贫血、出血、倦怠、头晕、乏力等临床表现,归属于祖国医学“虚劳”、“虚损”和“血证”范畴。主要由于六淫、七情、饮食不节、房劳、邪毒等伤及气血脏腑,尤其影响到脾、肾及骨髓,其病机是“以肾虚为本”。因此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功能的障碍,从中医肾主骨生髓的认识出发,以补肾为主,重视脾肾双补,肝肾同治的治疗,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也有现代科学根据。本专利技术中剑皮树菌具有补血功效,为君药,黑豆皮养血平肝、祛风解毒,奶浆草补益肝肾,腰子草益肾壮阳、养血补虚,为臣药,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蕨麻补气血,菟丝子补肾益精,茶树根活血调经、清热解毒,漏芦清热解毒,活血,蛇舌草清热解毒,丁香温肾助阳,麇角温肾助阳。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清热解毒,调气养血,调补气血之功效 ,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独特的疗效。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于2004年至2009年临床观察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7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20例,女27例,年龄19 65岁,平均35岁,均符合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诊断标准(I)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I)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骨髓至少I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3)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自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再障患者心悸,头晕,周身乏力,面色、口唇、指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疫软,性功能减退,大便溏,多无出血或出血轻微,舌质淡,脉沉细或虚大,属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治疗方法4.1处方:剑皮树菌60g、黑豆皮45g、奶浆草40g、腰子草40g、肉苁蓉25g、蕨麻25g、英丝子25g、茶树根15g、漏芦15g、蛇舌草15g, 丁香12g、麇角6g。4.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25天为I疗程。5、治疗结果:5.1临床疗效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治愈:贫血、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120g/L(男)或100g/L(女),白细胞计数达4X109/L,血小板计数达80X 109/L,随访I年以上未复发。显效:贫血、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120g/L(男)或100g/L(女),白细胞计数达3.5 X109/L左右,血小板计数也有一定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有效:贫血、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情况下,血红蛋白较治疗前I个月内常见值增大30g/L以上,并维持3个月不降。无效:经充分治疗,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5.2结果-Al例患者中,治愈15例(31.9% ),显效17例(36.2% ),有效10例(21.3% ),无效5例(10.6% ),总有效率为89.4%。6、典型病例6.1孙某,女,35岁。患者面色灰白,周身乏力,时觉四肢发冷,头晕,心悸,有牙龈出血,四肢寒冷,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25X IO9/L0骨髓(髂骨)穿刺示:三系增生不良,符合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I个疗程,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周身无力较前略有好转,肢体渐温,头晕时作,大便时有溏薄,舌脉同前,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9g/L,血小板51X107L。继续服用2个疗程,患者症状好转,周身尚有力,贫血较前有明显改善,无头晕,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7g/L,血小板83X 109/L。痊愈,随访I年,患者未复发。6.2钱某,男,45岁。患者面色无华,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牙龈出血,头晕,心悸,腰膝酸软无力,性生活无趣,夜寐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剑皮树菌50?70份、黑豆皮35?50份、奶浆草35?45份、腰子草35?45份、肉苁蓉20?30份、蕨麻20?30份、菟丝子20?30份、茶树根10?20份、漏芦10?20份、蛇舌草10?20份,丁香10?15份、麇角5?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肾阳虚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剑皮树菌50-70份、黑豆皮35-50份、奶浆草35-45份、腰子草35-45份、肉苁蓉20-30份、蕨麻20-30份、菟丝子20-30份、茶树根10-20份、漏芦10-20份、蛇舌草10_...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田,姜蕾,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刘杰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