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固体制剂,水煎煮提取,极大的保留了传统汤剂的特点,采用喷雾干燥和干法制粒得到颗粒剂,结果表明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便于储藏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四物汤出自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宫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常用的制剂有四物合剂等,现代临床应用通过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可用于月经失调、痛经、神经性头痛、荨麻疹等,药理作用表明四物汤主要有纠正贫血,抗放射线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自由基损伤,抑制肉芽增殖,抑制子宫活动,调节免疫功能,补充微量元素、磷脂、维生素等作用。目前药典收录类似品种四物合剂,为液体制剂,存在防腐,服用量大和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四物汤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提取技术,低温浓缩,喷雾干燥制得复方配方颗粒,工艺稳定可行,无防腐剂,服用量小,运输成本低,便于临床的使用,同时本品为复方配方颗粒既体现了中医辨证用药的优点,有避免了单味配方颗粒因为没有共煎而导致的药效过低。单味的配方颗粒最早出现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发展加快,约2/3的日本医生在临床中应有配方颗粒剂,在开发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中研究的复方配方颗粒约有200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200余中。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研制配方颗粒,以成功研制出400余种单味的中药配方颗粒,复方的配方颗粒剂未见报告。因此复方配方颗粒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广泛的前景,。中医用药讲究整体,辩证施制。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而灵活运用,配方颗粒正适应这一需要,即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特征,又可随证加减。同时中药配方颗粒精选道地药材,遵循炮制规范,采用先进设备、多成分提取工艺,低温浓缩,喷雾干燥,减少了中药加热时间,避免了汤剂煎煮过程中的有效成分的挥发、破坏和变质已经先煎、后下、包煎和煎煮容器不规范导致临床疗效的减弱。同时中药配方颗粒采用铝箔袋包装,剂量准确,避免传统中药饮片贮藏中常见的走油、变色、虫蛀、霉变等难题,有利于药物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省去了煎煮的麻烦,即使出差、旅游,也不会中断治疗。配方颗粒的生产过程中实施GMP监控,每个品种自原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各个环节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尽管单味的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很多优点,但在临床药效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中药的临床运用体现了辩证统一的观点,各药物经适当配伍后,既能增强原来药物疗效,又能调和药物偏性,体现了“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传统汤剂中的药物通过共同煎煮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增加疗效,缓和药性。而单味的中药配方颗粒,直接冲服,对它的药效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 由于患者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汤剂的应用在人们的脑中已根深蒂固,因此需要加大配方颗粒的宣传突破这种格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所述颗粒包括以下成分:熟地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白芍提取物、川芎提取物。优选地,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作为原料的重量比为Γ2:Γ2:0.5 1.5:0.4 1.2,优选为 1.5:1.5:1:0.8。优选地,所述当归提取物为当归挥发油包合物和/或当归干浸膏粉;所述川芎提取物为川芎挥发油包合物和/或川芎干浸膏粉。 优选地,所述熟地提取物为熟地干浸膏粉;所述白芍提取物为白芍干浸膏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当归、川芎,加水浸泡,利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收集挥发油,将煎液过滤留取,然后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其中,优选地,利用环糊精法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b)将熟地和白芍经浸泡、加水煎煮、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为清膏,喷雾干燥制得干浸膏粉;其中,优选地,将熟地和白芍与步骤a)所余当归和川芎药渣共同炮制制得干浸膏粉;其中,优选地,将步骤a)中留取的过滤后的煎液在步骤b)的滤液一起合并;c)将由步骤a)制得的挥发油包合物和由步骤b)制得的干浸膏粉混合均匀,利用干法制粒。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加水的量为药材重量的6 10倍,优选8倍,所述浸泡持续(Tl小时,优选0.5小时;其中,优选地,所述利用环糊精法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其步骤包括:将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将环糊精与挥发油按10、:1、优选9:1的比例混合,加入10倍体积的蒸馏水,加热到3(T50°C、优选40°C至溶解,将所得溶液经超声处理、冷藏和过滤后,以乙醇洗涤,并经减压干燥后制得挥发油包合物;优选地,在步骤b)中,所述浸泡持续(Γ30分钟,优选O分钟;优选地,所述加水煎煮分两次进行,其中,第一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药材重量的6 10倍量,优选为8倍量,第二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药材重量的6 10倍量,优选为6倍量;其中,每次煎煮时间为0.5^2小时,优选为I小时;其中,所述减压浓缩时的温度为7(T80°C,优选为70°C ;优选地,所制得的清膏对水的相对密度为1.05^1.18(60°C),优选为1.08 1.10 (60°C);优选地,喷雾干燥过程中的进风温度为14(Tl80°C,优选为160°C,出风温度为8(Tl00°C,优选为80°C。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制得颗粒进行分装的步骤。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定性检测当归提取物成分;其中,所述定性检测是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的;其中,待测物为所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对照药材为当归;b)定性检测川芎提取物成分;其中,所述定性检测是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的;其中,待测物为所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对照药材为)11芎;c)定性检测白芍提取物成分;其中,所述定性检测是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的;其中,待测物为所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对照品为芍药苷;d)定性检测熟地提取物成分;其中,所述定性检测是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的;其中,待测物为所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对照药材为熟地;e)定量检测白芍提取物成分;其中,所述定量检测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的;其中,待测物为所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对照品为芍药苷;f )通过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测定法检测浸出物含量;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待测物和对照药材分别通过加甲醇、超声处理、过滤处理,留取滤液用作待测物甲醇溶液和对照药材甲醇溶液;在步骤a)和步骤b)中,所述待测物通过乙醚提取处理,将乙醚液挥干后得到残渣,向残渣中加入乙酸乙酯至溶解,以制得待测物溶液,所述对照药材通过加乙醚、超声处理、过滤并留取滤液,挥干滤液后得到残渣,向残渣中加入乙酸乙酯至溶解,以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在步骤c)中,所述待测物通过乙醚提取处理,将提取后的水相用水的正丁醇饱和溶液振摇提取,合并正丁醇液,将正丁醇挥干后得到残渣,向残渣中加入乙醇至溶解,以制得待测物溶液,向所述对照品加入正丁醇,以制得待测物溶液;在步骤d)中,所述待测物通过乙酸乙酯提取处理,将乙酸乙酯液合并浓缩,以制得待测物溶液,所述对照药材经煎煮、过滤,所得滤液通过乙酸乙酯处理,将乙酸乙酯液合并浓缩,以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在步骤e)中,所述待测物经加甲醇、超声处理被制成待测物溶液。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特别说明,所涉及到的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均是根据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所述颗粒包括以下成分:熟地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白芍提取物、川芎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所述颗粒包括以下成分:熟地提取物、当归提取物、白芍提取物、川芎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作为原料的重量比为I 2:1 2:0.5 1.5:0.4 1.2,优选为1.5:1.5:1:0.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归提取物为当归挥发油包合物和/或当归干浸膏粉;所述川芎提取物为川芎挥发油包合物和/或川芎干浸膏粉。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地提取物为熟地干浸膏粉;所述白芍提取物为白芍干浸膏粉。5.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四物汤复方配方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当归、川芎,加水浸泡,利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收集挥发油,将煎液过滤留取,然后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其中,优选地,利用环糊精法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 b)将熟地和白芍经浸泡、加水煎煮、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为清膏,喷雾干燥制得干浸膏粉;其中,优选地,将熟地和白芍与步骤a)所余当归和川芎药渣共同炮制制得干浸膏粉;其中,优选地,将步骤a)中留取的过滤后的煎液在步骤b)的滤液一起合并; c)将由步骤a)制得的挥发油包合物和由步骤b)制得的干浸膏粉混合均匀,利用干法制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加水的量为药材重量的6 10倍,优选8倍,所述浸泡持续(Tl小时,优选0.5小时;其中,优选地,所述利用环糊精法将挥发油制成挥发油包合物,其步骤包括:将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将β_环糊精与挥发油按10、: 1、优选9:1的比例混合,加入10倍体积的蒸馏水,加热到3(T50°C、优选40°C至溶解,将所得溶液经超声处理、冷藏和过滤后,以乙醇洗涤,并经减压干燥后制得挥发油包合物;优选地,在步骤b)中,所述浸泡持续(Γ30分钟,优选O分钟;优选地,所述加水煎煮分两次进行,其中,第一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药材重量的6 10倍量,优选为8倍量,第二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药材重量的6 10倍量,优选为6倍量;其中,每次煎煮时间为0.5^2小时,优选为I小时;其中,所述减压浓缩时的温度为7(T80°C,优选为70°C ;优选地,所制得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05 1.18 (60°C),优选为1.08 1.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维维,向飞军,许冬瑾,马兴田,汪涛,孙亮,
申请(专利权)人: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康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