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268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眼科学中手术用的视网膜取出器,包括手柄,手柄一端设有视网膜取出勺,另一端设有刀片,视网膜取出勺所在平面与手柄轴线呈一定倾角,刀片的前端设有刀尖;手柄两端分别设有与视网膜取出勺和刀片相匹配的插入槽,插入槽内设有固定视网膜取出勺和刀片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手柄、取出勺、刀片的整体设计,设计精巧合理,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能大大缩短视网膜的获取时间,使用方法和步骤简便,为提高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本领域各级研究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使用,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用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眼科学中手术用的视网膜取出器
技术介绍
视网膜是眼部结构的重要部分,是位于眼球壁内层的一层透明薄膜,由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层组成。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系统。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约有1.6亿视力障碍患者,4000万法定盲人。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700万,而中国每年约有45万人失明,因致盲性眼病造成的伤害以及给社会造成的沉重负担将无法估量。视网膜疾病是发达国家致盲的最常见原因(超过50%),我国每年因此类疾病失明的患者约20万(占45%),是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严重致盲性眼病。因此,大力开展视网膜发育和基因调控规律的研究,为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视觉科学研究领域中,体外获得视网膜的常用方法是用酶消化和显微解剖分离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耗时较长,一般需要15-25分钟。实践证明,当视网膜离开活体15-25分钟后,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死亡率可达40-60%,这对接下来进行的视网膜基础与临床研究能否成功将产生较大影响,极有可能因为视网膜离体时间过长,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网膜取出器,包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一端设有视网膜取出勺,另一端设有刀片,所述视网膜取出勺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轴线呈一定倾角,所述刀片的前端设有刀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网膜取出器,包括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一端设有视网膜取出勺,另一端设有刀片,所述视网膜取出勺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轴线呈一定倾角,所述刀片的前端设有刀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尖的角度为20-30度,所述倾角为15-3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取出勺与手柄之间、刀片与手柄之间均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网膜取出勺采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