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恒达专利>正文

耳机外置被动式分频及音效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166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外置被动式分频及音效器装置,包括被动外置式分频电路,被动式音效模块,音频信号首先输入至被动式音效模块处理后再输入至被动外置式分频电路进行分频后输至喇叭单元。音频信号为左声道和右声道,被动式音效模块将输入的右声道信号处理后结合到左声道,左声道经被动式音效模块处理后结合到右声道。采用上述方案后消费者,可以自由更换耳机,其他公司也可以透过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电路方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令广大消费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音效配搭权。另一重点是本产品可内置通话或录音专用的咪头,当连接手机时,可以当作免提通话使用,听歌通话自由切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的被动式分频装置,更具体涉及的是耳机外置被动式分频及音效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耳机产品,如果只使用I个发声单元的话,一般不会在耳机内加入任何被动或主动式的分音或音效电路。这造成了耳机的音质不能透过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调节,而只能采用现成的耳机喇叭方案,大大的局限了 I个单元耳机产品的音色发挥,也导致了市场被某些指定高端喇叭厂家的单元所独占,实力不足于采购这类单元的公司,产品只能在低端游走。如果是使用2个或以上单元的耳机产品,良好设计的分频器就成为整个方案的灵魂,然而实际情况下,考虑到耳机外型的体积限制,工程师们都只能尽量简化其中的分频电路设计,这导致了过于简单的分频器设计,从而令到各路喇叭单体的发挥被严重限制,而耳机外型的体积与分音及音效电路的增加是个矛盾,因此如果只能把相关电路内置于耳机壳内的话,基本问题不能解决!另一重要问题是,耳机产品份属物理声学的产物,因此耳机的外壳以至内部腔体结构,对最终声音影响重大,因此传统的调音方式(如使用阻尼材料或改变腔体形状)基本不能提供更多的腔内空间,进行被动式电路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把一般耳机所需的内置式分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耳机外置被动式分频及音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被动外置式分频电路,一被动式音效模块,音频信号首先输入至被动式音效模块处理后再输入至被动外置式分频电路进行分频后输至喇叭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耳机外置被动式分频及音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被动外置式分频电路,一被动式音效模块,音频信号首先输入至被动式音效模块处理后再输入至被动外置式分频电路进行分频后输至喇叭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外置被动式分频及音效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恒达
申请(专利权)人:马恒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