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可由本体夹藏套筒的折叠式工具组,包括两相对称且两端对称设置穿孔的护盖,按大小排列的螺丝起子及六角杆,和将螺丝起子及六角杆间隔枢设在两护盖内侧穿孔间的螺栓及螺母,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按大小排列的套筒、插设套筒的接杆和夹藏套筒的本体;所述的接杆及本体枢设在所述的两护盖内侧穿孔间的螺栓上,所述的套筒夹藏在本体的容纳空间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工具,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夹藏数个套筒的折叠式工具。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目前使用的一种折叠式工具组,由两相对称的左、右侧板A成对组装后形成隔距空间A1,可在其一端枢设各种按大小排列的螺丝起子(一字形、十字形)而在另一端则枢设各种按大小排列的六角形杆C,这些工具可全部折叠收合在隔距空间A1内(同瑞士刀结构)。工作时按需要选择好工具,如要用十字形螺丝起子,则将该起子向外扳离开空间A1,即手握左、右侧盖A的刚体部并施力,作拆或锁的旋转动作,工作完毕后再将该起子收合于空间A1内。该折叠式工具组只组合了普通的螺丝起子及外六角形杆,不包括内六角形螺栓等常用工具。为了能组合、收藏各种规格的套筒E而加设了收藏匣D,该收藏匣D由上盒体D1和下盒体D2对合构成,枢装在左、右侧盖A相对合的一端,也以空间A1安置收合时的收藏匣D。但加装收藏匣D同时也增加了制作费用及工具的重量,且整体组装费时,使用也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可由本体夹藏套筒的折叠式工具组,组装简单、使用便利、制作成本低兼,可提高该工具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结构的可由本体夹藏套筒的折叠式工具组,包括两相对称的护盖,护盖两端对称设置穿孔,按大小排列的螺丝起子及六角杆,和将螺丝起子及六角杆间隔枢设在两护盖内侧穿孔间的螺栓及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按大小排列的套筒、插设套筒的接杆和夹藏套筒的本体;所述的接杆及本体枢设在所述的两护盖内侧穿孔间的螺栓上,所述的套筒夹藏在本体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的本体由两相对称的侧盖片构成,侧盖片两端设有与所述护盖上穿孔对应的穿孔,并套设在两护盖间的螺栓上形成所述的容纳空间,两侧盖片内面上对称设置夹掣线痕,两侧盖片的外弧边上一体转折向内设置有挡围。所述的本体由两相对称的侧盖片构成,侧盖片两端设有与所述护盖上穿孔对应的穿孔,并套设在两护盖间的螺栓上形成所述的容纳空间,两侧盖片上相对设置弧形长孔,所述的护盖上相对设置弧形长肋,护盖上的弧形长肋嵌设在侧盖片上的弧形长孔中。所述的本体由两相对称的侧盖片构成,侧盖片两端设有与所述护盖上穿孔对应的穿孔,并套设在两护盖间的螺栓上形成所述的容纳空间,两侧盖片内面上近外弧边处设有凸肋,凸肋下方的侧盖片设有斜度,凸肋背部的侧盖片上设有凹沟。所述的本体成长凹状,具有一凹室空间,由两侧围板及一体转折于两围板间的弧弯状背板构成,两侧围板两端设有与所述护盖上穿孔对应的穿孔,并套设在两护盖间的螺栓上形成所述的容纳空间,所述的弧弯状背板上设有长形空孔。所述的本体由两相对称的侧盖片和一弧弯状架片构成,侧盖片两端设有与所述护盖上穿孔对应的穿孔,并套设在两护盖间的螺栓上形成所述的容纳空间,两侧盖片上穿孔的斜上方对应设置定位孔,所述的弧弯状架片上设有长形空孔,架片四端设有与所述侧盖片上定位孔插设的插脚。所述长形空孔的宽度小于所述套筒的长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原折叠式工具组的螺栓上枢设本体及接杆,和在本体内夹藏各种大小的套筒而实现的,本体可有多种实施结构。包括两相对称的侧盖片、长凹板等。各种枢设的工具可向内折叠收合在本体的入口处并阻挡内置的套筒脱出;向外扳开某种工具时可使用该工具和取出夹藏在本体内的套筒,套筒插设在扳开的接杆上就可拆装六角螺栓了。具有制作成本低兼、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和容易使用的特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图1是传统折叠式工具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局部构件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于收藏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于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另一实施例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另一实施例于收藏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又一实施例子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又一实施例于收藏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再一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再一实施例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再一实施例于收藏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再一实施例于收藏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续一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改进结构的折叠式工具组续一实施例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5示出本改进结构折叠式工具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6至图8示出本改进结构折叠式工具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9至图10示出本改进结构折叠式工具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11至图14示出本改进结构折叠式工具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15至图16示出本改进结构折叠式工具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参见图2、图3,本改进结构的可由本体夹藏套筒的折叠式工具组,包括两相对称的侧盖片2、各种大小规格的螺丝起子3及六角杆4、一个供插设使用各种规格套筒5的接杆6、两相对称的护盖7、两螺栓8及螺帽81。于侧盖片2的前后两头设有对称的穿孔21,护盖7的两头设有对称的穿孔71,并与侧盖片2的穿孔21互相对应,供穿设并锁固螺栓8及与之配合的螺帽81。由两侧盖片2通过枢设螺栓8并配合螺帽81形成隔距空间22,而在枢设螺栓、螺帽时可预先在一端穿设按大、小排列的各种螺丝起子3,于另一端则按大小排序六角杆4及接杆6。不使用这些工具时,可相向收合在容纳空间22中。在两侧盖2的相对内侧面上各凸设略呈推拔状的夹掣线痕23,于其供手握的外弧边一体并相向转折设置挡围24,不但有补强效果,还可利用夹掣线痕23的斜度夹滞套筒5,套筒5可排放在容纳空间22内,经按压即可将套筒5稳妥夹滞在两侧夹掣线痕23间,其后方因受挡围24阻挡,按压时不会从后方开口处脱出,而其前方的开口处因有成相向收合状的螺丝起子3、六角杆4及接杆6,也可阻挡套筒5,使之不能从前方开口处脱出,如图4中所示。若要使用套筒5,可先将各工具扳离容纳空间22,取出所要规格的套筒5,再将除接杆6之外的工具收合在容纳空间22内,接杆6与取出的套筒5插接,可用于拆装六角螺栓,如图5中所示。此时,其余套筒5由于仍存放在容纳空间22内,不会因扳离了接杆6而脱落。当工作结束后,也是先将各种工具扳离开,放入取出的套筒使之受到夹滞,再收合各工具于容纳空间22内,恢复原相向收合状态。参见图6至图8,在第一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于每一侧盖板2A的相对内面上设置相对的弧形长孔2A1,于两护盖7A的内侧面设置弧形长肋7A1,并与侧盖板2A的长孔2A1成嵌设配合。不用的套筒5仍可排放在容纳空间22内,因受后方两相对弧形长肋7A1的抵挡及前方收合状的各种工具的阻挡,不会脱落,如图8中所示。参见图9、图10,在第一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于每一侧盖片2B的相对内面近手握处的外弧边冲制出凸肋2B1,而在侧盖片2B外面的相应位置处则形成凹沟2B2,不仅有补强效果,而且可利用侧盖片2B的斜度2B3夹滞住容纳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庆雄,
申请(专利权)人:邱庆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