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带有双层结构的一体化反应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033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部带有双层结构的一体化反应堆,其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堆芯、内置式蒸汽发生器、主泵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压力容器上部筒体与环形的设备支撑平台构成整体结构,弧形的压力容器内顶盖通过压力容器内顶盖与设备支撑平台的法兰连接在设备支撑平台;控制棒驱动机构设置在压力容器内顶盖上,主泵设置在设备支撑平台上;堆芯和内置式蒸汽发生器布置在设备支撑平台下方;压力容器外顶盖设置在压力容器上部筒体顶端,并且通过压力容器外顶盖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的法兰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较好工程实施性的一体化反应堆结构设计方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核反应堆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顶部带有双层结构的一体化反应堆形式。
技术介绍
一体化反应堆区别于常规回路式反应堆的特点是将蒸汽发生器、主泵、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主设备直接与压力容器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反应堆的主冷却剂系统结构更紧凑,有利于核反应堆的小型化;由于去除了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发生破口事故的频率降低,有利于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国际国内的研发机构已提出了多种形式的一体化反应堆,包括美国西屋公司主导研发的IRIS反应堆、韩国原子能研究所研发的SMART反应堆、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研发的MRX反应堆等。根据这些一体化反应堆的主泵、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主设备的布置方式,可将这些反应堆归纳为两类:部分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这两种反应堆的基本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在部分一体化的反应堆中,主泵电机或控制棒驱动机构等设备仍布置在压力容器外;在完全一体化的反应堆中,主泵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设备完全布置在压力容器内,并浸没在主冷却剂中。在部分一体化的反应堆中,由于部分设备布置在压力容器外,因此压力容器的贯穿孔较多,增加了主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破损的风险,降低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在完全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部带有双层结构的一体化反应堆,其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2)内的堆芯(1)、内置式蒸汽发生器(3)、主泵(5)和控制棒驱动机构(6),其特征在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7)与环形的设备支撑平台(8)构成整体结构,弧形的压力容器内顶盖(10)通过压力容器内顶盖与设备支撑平台的法兰(12)连接在设备支撑平台(8);控制棒驱动机构(6)设置在压力容器内顶盖(10)上,主泵(5)设置在设备支撑平台(8)上;堆芯(1)和内置式蒸汽发生器(3)布置在设备支撑平台(8)下方;压力容器外顶盖(11)设置在压力容器上部筒体(7)顶端,并且通过压力容器外顶盖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的法兰(13)与压力容器上部筒体(7)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千司胜义廖亮申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