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991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穿戴设备,用于为消费者提供基于体感技术的逼真虚拟试穿戴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用于获取实景影像的摄像单元;用于获取虚拟服饰的服饰单元;用于利用体感技术获取人体的体感信息的体感单元;用于根据体感信息将虚拟服饰和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的合成单元;用于输出叠加合成后的影像的输出单元;摄像单元、服饰单元、体感单元分别与合成单元通信连接,输出单元与合成单元通信连接。通过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体感技术识别包括精确空间位置信息的人体影像,从而准确识别人体动作,再配以制作精良的虚拟服饰库,能够输出逼真而且自然的影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感
,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消费者在购买服饰之前,通常会先进行试穿试戴以评估实际效果。但是,这必须要求消费者亲身前往服饰门店,而且实体门店的货物存量和客户容量都有限,消费者不一定能够选择到心仪的服饰或进行大量服饰的试穿戴。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能够通过数据服务进行虚拟试穿戴。虚拟穿戴系统首先获取消费者所处的静态或动态的实景影像,并识别出人体影像,然后查询消费者选择的虚拟服饰,最后将该虚拟服饰叠加到该人体影像上,并输出叠加后的AR (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影像。消费者能够根据AR影像评估穿戴后的实际效果,从而实现虚拟试穿戴服饰的目的。但是,上述虚拟穿戴系统利用图形学技术,通过动态影像中人体运动所产生的灰度对比来识别人体影像,所识别的人体影像的空间位置信息精度差,因此,虚拟服饰的尺寸存在较大偏差,人体动作识别度低,而且虚拟服饰也很难精确叠加到人体影像的合适位置上,更难以配合人体实际动作显示逼真的虚拟服饰,导致虚拟试穿戴显示效果十分生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穿戴设备,用于为消费者提供基于体感技术的逼真AR虚拟试穿戴体验。通过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体感技术识别包括精确空间位置信息的人体影像,从而准确识别人体动作,再配以制作精良的虚拟服饰库,能够输出逼真而且自然的AR影像。一种虚拟穿戴设备,包括:用于获取实景影像的摄像单元;用于获取虚拟服饰的服饰单元;用于利用体感技术获取人体的体感信息的体感单元,所述体感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人体的空间位置;用于根据所述体感信息将所述虚拟服饰和所述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的合成单元,使得所述虚拟服饰始终跟踪所述人体的对应位置;用于输出叠加合成后的影像的输出单元;所述摄像单元、所述服饰单元、所述体感单元分别与所述合成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合成单元通信连接。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利用体感技术获取人体的体感信息,能够准确识别人体的空间位置,从而准确识别人体动作,再根据体感信息将虚拟服饰和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虚拟服饰库制作精良,虚拟服饰的显示效果能够依据人体动作而作相应调整,从而使得虚拟试穿戴的显示效果逼真而且自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的叠加合成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虚拟穿戴设备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虚拟穿戴设备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用于为消费者提供基于体感技术的逼真AR虚拟试穿戴体验,通过实施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体感技术识别包括精确空间位置信息的人体影像,从而准确识别人体动作,再配以制作精良的虚拟服饰库,能够输出逼真而且自然的AR影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与该方法相关的虚拟穿戴设备,以下将分别对其进行详细说明。AR技术,能够对虚拟影像和实景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在同一画面中显示叠加了虚拟事物和现实事物的虚拟现实场景。利用AR技术,可以将现场景观,虚拟化。AR影像是以交互性和构想为基本特征的高级计算机人机交互界面,用户不仅能够通过AR影像产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身临其境视觉效果,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它客观限制,将现实场景中不存在的元素也添加到AR影像中。体感技术,在于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便可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本技术技术方案结合了 AR技术和体感技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将对一种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具体流程请参见图1,包括步骤:101、获取实景影像和虚拟服饰。在进行虚拟试穿戴之前,用户首先站在虚拟穿戴设备前面的指定区域内,用户只有处于该区域内才能与虚拟穿戴设备进行人机交互。其中,实景影像为用户人体所处的环境的现实场景影像,一般通过光学摄像头获取。实景影像中包含了人体影像和环境影像,并且环境影像一般长久不发生变化。虚拟服饰为图形工程师预先根据产品而制作的服饰三维3D图像,虚拟服饰存储于虚拟服饰库中,虚拟服饰库可以设置于虚拟穿戴设备的数据存储器,也可以设置于联网的数据服务器中,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虚拟服饰的类型作具体限定。102、利用体感技术获取人体的体感信息。其中,体感信息用于指示人体的空间位置。确定人体的空间位置从而确定了人体的动作。为了使得实景影像与虚拟服饰的叠加合成效果逼真自然,需要根据人体的体感信息对虚拟服饰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按照体感方式与原理的不同,体感技术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惯性感测、光学感测和惯性-光学联合感测。惯性感测:利用惯性式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来感测用户的体感信息,这里的体感信息为物理参数,分别对应为加速度、角速度和磁场,再根据这些体感信息来获取用户的人体空间位置,从而识别人体动作。光学感测:通过光学式传感器获取体感信息,这里的体感信息为景深数据,再根据该景深数据识别用户的肢体动作,并与体感系统中的内容互动。惯性-光学联合感测:同时利用惯性感测和光学感测获取用户的体感数据,并联合两种类型的体感信息识别用户的肢体动作。例如在手柄上放置一个重力传感器,用来侦测手部三轴向的加速度,并设置一红外线传感器,用来感测在体感系统前面的红外线发射器讯号,可用来侦测手部在垂直及水平方向的位移,以操控一空间鼠标,从而与体感系统中的内容互动。103、根据体感信息将虚拟服饰和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其中,虚拟服饰的空间位置需要根据人体的体感信息进行调整,使得虚拟服饰和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后,该虚拟服饰始终跟踪人体的对应位置。例如,如果虚拟服饰为虚拟手提包,则虚拟手提包会跟踪人体的手部,而且虚拟手提包的呈现效果是根据手部的具体空间位置确定的。104、输出叠加合成后的影像。其中,输出影像的设备为可以设置为镜子样式,使得用户观看试穿戴效果时产生如同照镜子般的体验。因此,该实景影像是实时拍摄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体感技术获取人体的体感信息,能够准确识别人体的空间位置,从而准确识别人体动作,再根据体感信息将虚拟服饰和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虚拟服饰库制作精良,虚拟服饰的显示效果能够依据人体动作而作相应调整,从而使得虚拟试穿戴的显示效果逼真而且自然。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将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进行补充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虚拟穿戴的实现方法具体流程请参见图2,包括步骤:201、获取实景影像和虚拟服饰。在进行虚拟试穿戴之前,用户首先站在虚拟穿戴设备前面的指定区域内,用户只有处于该区域内才能与虚拟穿戴设备进行人机交互。其中,实景影像为用户人体所处的环境的现实场景影像,一般通过光学摄像头实时获取。实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虚拟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取实景影像的摄像单元;?用于获取虚拟服饰的服饰单元,所述服饰单元为虚拟服饰库,并设置于数据存储器或数据服务器;?用于利用体感技术获取人体的体感信息的体感单元,所述体感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人体的空间位置;?用于根据所述体感信息将所述虚拟服饰和所述实景影像进行叠加合成的合成单元,使得所述虚拟服饰始终跟踪所述人体的对应位置,所述合成单元具体为中央处理器;?用于输出叠加合成后的影像的输出单元;?所述摄像单元、所述服饰单元、所述体感单元分别与所述合成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合成单元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节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