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927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7:56
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涉及一种用于心脏、腹部脏器、周围大血管疾病创伤救治的血管造影一体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移动野战医用手术救治方舱内的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机动运输性强、操作便捷快速、可靠性高,适合在复杂臂境下使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机舱、L臂、C臂、球管、影像增强器、升降部件、工控计算机等部件构成一体;工控计算机固定在机舱内,逆变器、高压发生器等电子器件装置在底座机舱内底部固定板上;机舱装有温度控制器及加热装置;机舱内器件固定板与机舱底部固定处设置减振机爪垫,机舱底座与方舱固定处有减振垫;机舱面板三面可活动快速装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Vehicle mounted medium C arm angiography integrated machine

Vehicle mounted medium C - arm angiography machine relates to the heart, abdominal organs,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of trauma emergency angiography machine,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vehicle mounted medium C - arm mounted on the mobile medical field vascular surgical treatment within the cabin angiography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mobility, convenient and fast opera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being used in the complex arm environ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abin, L arm, arm, C tube, image intensifier, lifting parts, industrial computer and other components together; the industrial computer is fixed in the cabin, inverter, high voltage generator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n the cabin on the fixed plate; the cabin equipped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heating device; cabin device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cabin is fixed at the bottom is arranged at the machine vibration pad, a damping pad and fixed at the base of engine cabin; three cabin panel surface can move fast loading and un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心脏、腹部脏器、周围大血管疾病创伤救治的血管造影一体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移动野战医用手术救治方舱内的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战时或地震、火患、水患、交通事故等灾难发生时,批量伤员出现的时间短,伤情复杂、复合伤增多,及心理应激导致隐患疾病突发和伤病共存的情况增多;受到损伤的伤员或者身体虚弱人员在这种恶劣臂境下,精神处于极度应激状态,极易于发生应激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创伤及急发疾病的特点,就是救治时间窗较小,对救治的时效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果能现场进行心脏及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救治,在急救时间内完成现场急救或者损伤控制,提高救治时效,会使灾难现场心血管疾病及损伤伤残率和死亡率得以大大的降低;由此可见,研发集成性、机动性更高,具有临床医学专科高新技术功能的心血管疾病手术救治设备,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国内民用医疗领域,血管造影机等许多国际先进的医疗装备被常规引进。日常对心脏及周围血管进行介入手术是在三级甲等以上医院的介入导管室内开展,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血管造影机普遍以大型C臂为主,虽然其结构尺寸较大、电源功率耗高、使用臂境要求高、操作复杂,但可以应用介入或微创技术,对上百种疾病进行快速诊断和有效治疗。日常医院导管室的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从其结构尺寸、操作程序、适应臂境等条件均不具备野战车载设备的要求,不适合作为在野战微创介入方舱中使用的介入手术设备。根据野战微创介入方舱的特殊使用功能,需要具有符合车载条件、匹配卫勤手术方舱结构尺寸、满足各种复杂臂境条件、操作快捷、维修便捷等功能,且结构适中,能够装配在野战微创介入方舱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该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具有机动运输性强、操作便捷快速、可靠性高,适合在复杂臂境下使用的特点。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血管造影机和机舱,所述的血管造影机包括C臂和L臂机构,影像增强器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C臂的一个端面上,球管设置在C臂的另一端,所述的L臂机构是由L臂机构I和L臂机构II构成,L臂机构I和L臂机构II通过旋转轴相连,C臂设置在L臂机构I上,L臂机构II设置在机舱的上方,其结构要点是。所述机舱为一长方体状机舱,机舱内的中部、靠近机舱的侧方设置有L臂升降装置,所述的L臂升降装置的固定柱内下方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与机舱上方的L臂机构II相连。所述机舱内底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方一侧设置有逆变器和高压发生器,另一侧设置有温控传感器、开关电源和球管散热器,并在该侧上方的机舱内固定设置有框架,在框架和机舱侧壁之间设置有工控计算机,固定板的四角下方通过减震机爪垫固定在机舱内的底部(由减震机爪垫将固定板与机舱固定,可以使固定板上的各种电子器件及电路板等,在运输过程中受振荡时增加阻尼,使之不受撞击和冲力损伤,同时防止使各个器件之间的相对固定位置移动及松动);机舱内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由于本明设备主要是在野外使用,并且是急救设备,为了能在北方冬季摄氏零下20°C以下的条件下快速展开使用,能满足“黄金救治时间”内的救治开展,必须对于机舱内的电子器件进行快速升温,达到使用的温度要求)。所述机舱的侧方上部均设置有螺孔,下部均设置有插槽,机舱的侧方分别与面板I和面板II相应,面板I和面板II上部分别带有与螺孔相应的紧固螺栓,下部分别带有与插槽相应的插头;一个面板II上还设置有与工控计算机相应的通孔;面板II上设置有风扇,风扇上还带有过滤网(风扇是可控制正反两向转动,当机舱内的温度较高时,可正向旋转排风,使机舱温度下降;当机舱内温度较低时,特别在冬季展开时,当方舱内温度较高时,可反向旋转风扇,向机舱内排进方舱内较高的风,使机舱升温更加快速)。所述机舱的下部设置有防尘网(本技术主要在野外复杂条件下进行应用,灰尘及杂物较多,在机舱的空气进行对流时,防尘网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机舱内,保护机舱内的各种器件免于污损),所述机舱的下部留有通线孔(使机舱到手术床、控制面板、参数调整面板及摄像脚闸的数据线能通过该通线孔进行连接及固定);机舱下部的四角上分别带有减震垫,与方舱内的地板固定,在方舱受到振动及撞击时,本技术的设备在减震垫的作用下,能增大阻尼,减轻振动的强度;同时防止运输过程中,与外部的振动产生共振,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所述的C臂和机舱之间通过连接管线相连,连接管线包括控制通信线路和球管散热管线。另外,与血管造影机配套的手术床的上部设置有与影像增强器相应的托座,以及在C臂球管端设置有与其相应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下方为固定架,固定架下部与方舱底板固定,固定架与C臂的球管位置接触面还有减震材料;运输过程中,手术床与固定架与方舱底板一体,手术床托座与固定架起着固定C臂上影像增强器及球管作用,机舱与方舱底板固定,C臂也固定,构成整体式固定运输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影像增强器的壳体内设置有温控加热装置;影像增强器是精密仪器,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相机及电子器件的使用及功能都会受到限制,为了能快速进行应用并且达到所要求的功能,其中安装一个微型的温控加热装置。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工控计算机采用IU的工控计算机;1U厚度尺寸的工控计算机,放入机舱内不会干涉其它器件的排布,利于整体器件集成于机舱内。机舱内电器原件的排布原则:逆变器、高压发生器等会产生强磁效果的强电器件放置在机舱内左侧,开关电源、温控传感装置、球管散热装置、工控计算机等强磁效果小且易于受强磁干扰的器件在机舱内右侧,免于受到左侧强磁的干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面板I和面板II的内壁上,控制电路板的固定框架固定在固定板上,由固定板的减震机爪垫来减缓控制电路板运输过程的振动,增加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的特征为:车载中型C臂式血管造影机的机舱、L臂、C臂、球管、影像增强器、升降部件、工控计算机等部件构成一体;工控计算机固定在机舱内,逆变器、高压发生器等电子器件装置在底座机舱内底部固定板上;机舱装有温度控制器及加热装置;机舱内器件固定板与机舱底部固定处设置减振机爪垫,机舱底座与方舱固定处有减振垫;机舱面板三面可活动快速装卸等。本技术的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具有动运输性强、操作便捷快速、可靠性高,适合在复杂臂境下使用的特点。便于在战时及出现各种灾害或极寒天气时,与野战方舱结合为野战介入方舱,形成一种机动性强、操作便捷的心血管专科疾病救治的卫勤急救卫生装备,其与介入手术医护人员,进行人机一体化快速输送到救治现场,使心血管系统急重伤病救治关口整体前移,现场开展介入手术救治,提高救治时效性,达到心血管系统急重伤病的救治靠前、早期、及时的效果;可救治胸腹部、四肢及头颅重要脏器急重损伤和疾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C臂血管造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影像增强器、2为连接导轨、3为C臂、4为连接管线、5为L臂机构1、6为旋转轴、7为L臂机构I1、8为工控计算机、9为风扇、10为机舱、11为球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车载式中型C臂血管造影一体机,包括血管造影机和机舱(10),所述的血管造影机包括C臂(3)和L臂机构,影像增强器(1)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C臂(3)的一个端面上,球管(11)设置在C臂(3)的另一端,所述的L臂机构是由L臂机构Ⅰ(5)和L臂机构Ⅱ(7)构成,L臂机构Ⅰ(5)和L臂机构Ⅱ(7)通过旋转轴(6)相连,C臂(3)设置在L臂机构Ⅰ(5)上,L臂机构Ⅱ(7)设置在机舱(10)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10)为一长方体状机舱(10),机舱(10)内的中部、靠近机舱(10)的侧方设置有L臂升降装置,所述的L臂升降装置的固定柱(13)内下方为电动推杆(24),电动推杆(24)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柱(12),升降柱(12)与机舱(10)上方的L臂机构Ⅱ(7)相连;所述机舱(10)内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上方一侧设置有逆变器(19)和高压发生器(20),另一侧设置有温控传感器(17)、开关电源(16)和球管散热器(18),并在该侧上方的机舱(10)内固定设置有框架(15),在框架(15)和机舱(10)侧壁之间设置有工控计算机(8),固定板(22)的四角下方通过减震机爪垫(26)固定在机舱(10)内的底部;机舱(10)内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14);所述机舱(10)的侧方上部均设置有螺孔(28),下部均设置有插槽(33),机舱(10)的侧方分别与面板Ⅰ(27)和面板Ⅱ(31)相应,面板Ⅰ(27)和面板Ⅱ(31)上部分别带有与螺孔(28)相应的紧固螺栓(29),下部分别带有与插槽(33)相应的插头(32);一个面板Ⅱ(31)上还设置有与工控计算机(8)相应的通孔(30);面板Ⅱ(31)上设置有风扇(9),风扇(9)上还带有过滤网;所述机舱(10)的下部设置防尘网(23),所述机舱(10)的下部留有通线孔(25);机舱(10)下部的四角上分别带有减震垫(21),与方舱内的地板固定;所述的C臂(3)和机舱(10)之间通过连接管线(4)相连,连接管线(4)包括控制通信线路和球管散热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雅玲孙景阳姚天明梁明余建浩王效增王耿梁延春李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北京驰马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