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764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旨在提供一种不仅组装方便,连接结构可靠,制作、运输成本低,不易被腐蚀;而且适于海洋生物附着,并能够主动形成藻类,进而吸引鱼类形成人工渔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它包括预制连接件及若干瓶口具有螺纹的第一废弃塑料瓶,所述预制连接件包括预制板及若干均匀分布在预制板周边上并往外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废弃塑料瓶中有部分瓶体底端封闭,其余的第一废弃塑料瓶的瓶底开口;所述瓶体底端封闭的第一废弃塑料瓶内设有若干网布,且其瓶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各第一废弃塑料瓶通过其瓶口的螺纹固定在第一螺纹连接孔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arine fish habitat using was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waste utilization of marine fish living places,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convenient assembly, reli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cost is low, not easy to be corroded;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attachment of marine organisms, and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he formation of algae, which attract fish to form the artificial fisheries marine fish living place. It includes precast connections and some bottle with a screw thread first discarded plastic bottles, the prefabricated connector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nd a plurality of prefabricated panels evenly distributed in precast slab edge and extending outward, each connecting rod end and a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thread; the first waste plastic bottle has a bottle body bottom the first end is closed, discarded plastic bottles of the rest of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opening; the first discarded plastic bottles the bottle bottom closed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esh, and the bo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the first discarded plastic bottles through the thread of mouth is fix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thread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
本技术涉及鱼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
技术介绍
塑料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品,通常以聚乙烯或聚丙烯等为材料,并通过吹塑成型制得成品。塑料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因为它的难以降解而成为令人头疼的垃圾来源,并对环境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以及海洋渔业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和破坏日益严重,如何通过人为方式来改善这一问题势在必行;其中以投放人工鱼礁的方式来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和索饵等的场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的人工鱼礁通常由石块、混凝土块、废旧车船等物体构成。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21746U,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废旧渔船改装渔礁,该申请案利用废旧渔船的船体进行改造,在船体甲板上设置镂空混泥土礁体,并在船体内的下部设置混泥土体构成渔礁。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99081A,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人工鱼礁,该申请案利用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一体的上部单元、左下部单元及右下部单元所形成;其通过组合堆叠构建鱼类产卵与栖息的场所,在多个组合的情况下还能大大提高人工鱼礁的稳定性与水动力性。目前利用废旧车船等物体构成的鱼礁,由于其主体材料为钢铁容易被腐蚀,使得鱼礁结构稳定性差;而由石块或混凝土块等物体构成的鱼礁,其存在质量大,不仅运输成本高并且造价成本也很高;而废弃塑料瓶由于其具有质量轻,难以降解不易被腐蚀的特点,若能够利用废弃塑料瓶来构建适于水生生物栖息的装置即鱼礁,不仅制作成本低,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废弃塑料瓶的问题;因而如何利用废弃塑料瓶来构建适于水生生物栖息的装置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鱼礁中存在的容易腐蚀,或制作、运输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制作、运输成本低,不易被腐蚀;而且安装方便,连接结构可靠并适于海洋生物附着的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其能够主动形成藻类,进而吸引鱼类形成人工渔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包括预制连接件及若干瓶口具有螺纹的第一废弃塑料瓶,所述预制连接件包括预制板及若干均匀分布在预制板周边上并往外延伸的连接杆,各连接杆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废弃塑料瓶中有部分瓶体底端封闭,其余的第一废弃塑料瓶的瓶底开口 ;所述瓶体底端封闭的第一废弃塑料瓶内设有若干网布,且其瓶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各第一废弃塑料瓶通过其瓶口的螺纹固定在第一螺纹连接孔内。本方案利用废弃塑料瓶的耐腐蚀、质量轻,并且本身具有空腔的特点;通过预制连接件将若干第一废弃塑料瓶连接一起,并在第一废弃塑料瓶的瓶底开口 ;将其投入海底可形成人工渔礁。预制连接件不仅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还可以其配重的作用。每一个瓶体内的空腔以及相互交叠在一起的第一废弃塑料瓶之间的间隙都将形成适于鱼类栖息的场所。另一方面,由于塑料瓶表面光滑,不易附着海洋生物;因而本方案在第一废弃塑料瓶中的一个瓶体底内设有若干网布,且其瓶体上设有若干通孔;海洋生物容易附着在网布上,形成大量海洋生物,进而吸引大量的鱼类形成渔场。另外,本方案利用废弃塑料瓶瓶口的螺纹与连接杆端面上的第一螺纹连接孔相连接,其安装方便,且连接结构可靠。作为优选,包括主体杆件,主体杆件的一端设有限位挡块,另一端设有螺纹且螺纹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预制板的一板面上设有若干与预制板的板面相垂直的构建杆,且各构建杆沿其所在板面的边缘均匀分布设置,预制板中部还设有连接孔;所述主体杆件上并排的设有若干上述预制连接件,且各预制连接件通过其预制板上的连接孔套设在主体杆件上;所述主体杆件上与限位挡块相邻的预制板的板面抵靠在限位挡块上,主体杆件上与锁紧螺母相邻的预制板的板面抵靠在锁紧螺母端面上;所述各预制板上的构建杆朝向同一侦牝且各预制板上的构建杆的端部抵靠在与其相邻的预制板的板面上;主体杆件上任意两相邻的预制板与其间的构建杆共同形成适于鱼类栖息的网笼。本方案利用主体杆件作为骨架将若干预制连接件并排的串接在一起,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进而构成一个结构稳定并具有大量适于水生生物栖息的缝隙和腔体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不仅制作、安装方便,而且适于批量制作。尤其是其中的构建杆不仅起到对各预制连接件的限位作用,而且构建杆与其两端的预制板还共同构成适于鱼类栖息的网O作为优选,瓶底开口的第一废弃塑料瓶中至少有一个塑料瓶内由其瓶口往瓶底方向上并排设有若干层易被海水腐蚀的铁质金属层,各铁质金属层的厚度为0.25至0.48毫米之间;各铁质金属层与第一废弃塑料瓶内壁密封连接,且该第一废弃塑料瓶的瓶口与连接杆之间密封连接;该第 一废弃塑料瓶内位于其瓶口与相邻的铁质金属层之间以及相邻两铁质金属层之间形成密闭培育空腔,各密闭培育空腔内分别均设有锯末及若干藻类孢子;该第一废弃塑料的瓶底开口端设有封遮该端口的网状隔层,该网状隔层与相邻的铁质金属层之间也设有锯末及若干藻类孢子。本方案利用塑料瓶不易被腐蚀,而铁质金属层易被海水腐蚀的特点,制作了本方案的藻类培养皿。普通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率为每年0.1至0.2毫米之间,其最深的腐蚀点可达0.2至0.65晕米;因而本方案的铁质金属层的厚度为0.2至0.61晕米之间,使铁质金属层与海水接触后,大致在一年内能够被海水腐蚀穿透,进而使该铁质金属层后的密闭培育空腔内的藻类孢子被海水浸泡,并通过锯末作为营养基使藻类孢子在适当的季节进行生长。本方案在塑料瓶内由瓶底开口往内并排的设置若干层铁质金属层;是为了使塑料瓶内由瓶底开口往内的各铁质金属层逐年依次被腐蚀,进而使各密闭培育空腔内的藻类孢子逐年依次被海水浸泡,而锯末可以形成营养基使藻类孢子在适当的季节进行生长;因而本方案的栖息装置在投掷到海底后的连续几年内都可以逐年生长出藻类植物,进而主动吸引大量的海洋生物形成渔场。作为优选,主体杆件上靠限位挡块的一端设有配重块,且配重块通过绳索与主体杆件相连接;所述主体杆件上靠螺纹的一端设有配重块浮力装置,该浮力装置的浮力大于主体杆件及其上的各预制连接件和第一废弃塑料瓶的重力之和,且该浮力装置的浮力小于主体杆件及其上的各预制连接件,第一废弃塑料瓶和配重块的重力之和。目前的人工鱼礁投放到海底的位置都是随机的、无法控制,因而目前鱼礁通常是通过大量的鱼礁单体堆叠在一起,并随机的形成大量的孔隙空间;这对于如何以更少的鱼礁单体构建出更多、更大适于鱼类栖息的场所是不利的,这也导致目前鱼礁的经济性不佳。本方案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利用主体杆件作为骨架,利用浮力装置和配重块设置在主体杆件的两端,且该浮力装置的浮力小于主体杆件及其上的各预制连接件,第一废弃塑料瓶和配重块的重力之和;这样在投放该鱼礁单体时,可以对鱼礁单体在海底的分布状态进行限定,使主体杆件呈竖直状态;进而使整个鱼礁单体耸立在海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鱼礁单体占据的三维空间;并模拟海底珊瑚礁以最少的鱼礁单体在海底构建形成大量适于鱼类栖息、繁衍的场所。作为优选,与瓶底开口的第一废弃塑料瓶相对应的第一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废弃物构建的海洋鱼类生息场所,其特征是,包括预制连接件(1)及若干瓶口具有螺纹的第一废弃塑料瓶(4),所述预制连接件包括预制板(2)及若干均匀分布在预制板周边上并往外延伸的连接杆(3),各连接杆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17);所述第一废弃塑料瓶中有部分瓶体底端封闭,其余的第一废弃塑料瓶的瓶底开口;所述瓶体底端封闭的第一废弃塑料瓶内设有若干网布,且其瓶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各第一废弃塑料瓶(4)通过其瓶口的螺纹固定在第一螺纹连接孔(17)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存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