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庆专利>正文

自动活扳手的改进之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72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属于机械工具类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自动活扳手的正处于申请过程中的发明专利技术所作的技术改进方案。这种改进方案主要是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发明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铰链四杆杆类传动机构中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重新设计改造后的结果是重新设计改造后的活扳手中替代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发明专利技术中STB-2型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的部件是(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和(21)挡块。其中(21)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对属于机械工具中活扳手一类的申请号为200610038312 7的现在正在申请过程中的专利技术——自动活扳手的一部分设计进行技术改进的方案。其区别于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自动活扳手的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对其STB-2型的铰链四杆杆类传动机构中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重新设计改造后的活扳手中替代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STB-2型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的部件是(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和(21)挡块。其中(21)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结构说明1.本专利技术只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活动部分B中的b.铰链四杆类传动机构进行改进。2.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被改进的部件为(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3.经过本专利技术改动后的部件为(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和(21)挡块。其中(21)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工作原理1.当触动杆(6)被压向下运动时,经连杆(10)和连杆(11)的传动,使得可滑动连杆(12)在两挡块(21)上向齿条滑块(14)方向滑动,实现齿条滑块(14)与齿条活动钳口(23)和固定齿条(22)同时啮合。2.当松开握柄一(5),触动杆(6)在软弹簧(1)作用下向上运动时,经连杆(10)和连杆(11)的传动,使得可滑动连杆(12)在两挡块(21)上向远离齿条滑块(14)方向滑动,实现齿条滑块(14)与齿条活动钳口(23)和固定齿条(22)同时解开啮合。补充说明1.本专利技术对于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所作的改进,可使得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自动活扳手在制造工艺上实现更方便于制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1.图1为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自动活扳手的STB-2型的原图。2.图2为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自动活扳手的STB-2型作出改进后的图。3.图1中各部件的名称为(1)软弹簧、(2)硬弹簧、(3)固定钳口、(4)柄身、(5)握柄一、(6)触动杆、(7)滑块、(8)固定轴、(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13)摇杆、(14)齿条滑块、(15)压动杆一、(16)滑块、(17)连杆、(18)齿扇、(19)同轴固连双齿轮之小轮、(20)同轴固连双齿轮之大轮、(21)挡块、(22)固定齿条、(23)齿条活动钳口、(24)握柄二、(25)压动杆二。4.图2中各部件的名称为(1)软弹簧、(2)硬弹簧、(3)固定钳口、(4)柄身、(5)握柄一、(6)触动杆、(7)滑块、(8)固定轴、(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13)摇杆、(14)齿条滑块、(15)压动杆一、(16)滑块、(17)连杆、(18)齿扇、(19)同轴固连双齿轮之小轮、(20)同轴固连双齿轮之大轮、(21)挡块、(22)固定齿条、(23)齿条活动钳口、(24)握柄二、(25)压动杆二。权利要求1.一种对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正在申请过程中的专利技术——自动活扳手的专利技术所作的技术改进方案。这种改进方案主要是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铰链四杆杆类传动机构中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重新设计改造后的结果是重新设计改造后的活扳手中替代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STB-2型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的部件是(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和(21)挡块。其中(21)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方案,其特征是只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活动部分B中的b.铰链四杆类传动机构进行改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方案,其特征是改进后的设计中的改进部件也仍然属于铰链四杆类传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改进方案,其特征是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活动部分B中的b.铰链四杆类传动机构中被改进的部件为摇杆、连杆、连杆、连杆等四个部件。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改进方案,其特征是改进后的设计中的改进部件为连杆、连杆、可滑动连杆和挡块。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改进方案,其特征是改进后的设计中的改进部件中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全文摘要一种对属于机械工具类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自动活扳手的正处于申请过程中的专利技术所作的技术改进方案。这种改进方案主要是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铰链四杆杆类传动机构中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重新设计改造后的结果是重新设计改造后的活扳手中替代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STB-2型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的部件是(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和(21)挡块。其中(21)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文档编号B25B13/20GK1986165SQ200610161460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俞庆 申请人:俞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正在申请过程中的专利技术-自动活扳手的专利技术所作的技术改进方案。这种改进方案主要是对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的STB-2型的铰链四杆杆类传动机构中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重新设计改造后的结果是重新设计改造后的活扳手中替代原申请号为200610038312.7的专利技术中STB-2型的(9)摇杆、(10)连杆、(11)连杆、(12)连杆等四个部件的部件是(10)连杆、(11)连杆、(12)可滑动连杆和(21)挡块。其中(21)挡块为两块,其余改动部件各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庆
申请(专利权)人:俞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