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拖把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990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05
拖把框架包括在第一枢轴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把手附件的第一板。第二板在第二枢轴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板,使得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板实质上与所述第一板共平面,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板实质上平行于所述第二板且安置于所述第二板之上。当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时,闩锁将所述第一板紧固到所述第二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平板拖把通常包括支撑织物拖把垫的框架。框架经塑形以使得拖把垫以平配置来支撑,其中拖把垫的清洁表面安置于实质上平面中。框架通常在枢转连接处连接到细长把手,使得可由使用者来操纵把手以使拖把垫的清洁表面在地板或其它表面上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拖把框架包括在第一枢轴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把手附件的第一板。第二板在第二枢轴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板,使得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板实质上与所述第一板共平面,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板实质上平行于所述第二板且安置于所述第二板之上。当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时,闩锁将所述第一板紧固到所述第二板。所述把手附件可包括快速释放附件,其用于将所述把手附件可释放地附接到把手。所述第一枢轴的旋转轴线可平行于所述第 二枢轴的旋转轴线。所述把手附件可在第三枢轴处可枢转地紧固到所述第一板,其中所述第一枢轴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枢轴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包括平面硬质部件。第一支撑件可位于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上,其实质上延伸所述第一板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板的外表面形成拖把垫的第一侧的支撑和背衬表面,且所述第二板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拖把垫的第二侧的支撑和背衬表面。第二支撑件可位于所述第二板的内表面上,其中当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时,所述第二支撑件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维持处于实质上平行关系。所述第一板可包括第一凸起部,其经配置以啮合拖把垫上的第一凹穴,且所述第二板可包括第二凸起部,其经配置以啮合所述拖把垫上的第二凹穴。所述闩锁可为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一者上的弹簧加载R锁,其可释放地啮合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另一者上的闩锁板以在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时,将所述第一板锁定到所述第二板。所述闩锁可进一步包括推动按钮,其用于将所述闩锁移动到解锁位置以允许所述第二板移动远离所述第一板到所述第一位置。一种使用拖把框架和拖把垫的方法,其中所述拖把垫包括第一侧,所述第一侧包括第一凹穴和第二凹穴,且所述拖把框架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板,其中所述第一板具有用于啮合所述第一凹穴的第一凸起部且所述第二板具有用于啮合所述第二凹穴的第二凸起部,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拖把框架放置在所述拖把垫的所述第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啮合所述第一凹穴;使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旋转以将所述第二凸起部插入所述第二凹穴中;以及将所述第一板锁定到所述第二板。所述方法可包括将所述拖把垫缠绕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所述使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旋转的步骤可包括操纵可枢转地紧固到所述第一板的把手附件。所述将所述拖把框架放置在所述拖把垫的所述第一侧上的步骤可包括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两者放置在所述拖把垫的所述第一侧上。所述将所述第一板锁定到所述第二板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把手附件上按压以将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推动。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解锁以及将所述第二板抬起以在重力下将所述拖把垫从所述拖把框架移除。附图说明图1为拖把框架和拖把垫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到9为类似于图1的说明操作拖把框架的方法的视图。图10为说明拖把框架的与图1中所展示的一侧相对的一侧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式中展示拖把框架I的一个实施例,拖把框架I包括把手附件2,其可紧固到细长拖把把手3,拖把把手3允许使用者从站立位置使用拖把。把手附件2界定插孔5,插孔5经配置以收纳拖把把手3的一个末端。把手附件2可具备快速释放附件,其用于将拖把把手3可释放地附接到把手附件2。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把手附件2具备孔隙7,孔隙7收纳拖把把手上的弹簧加载推动按钮。把手附件可包括其它快速释放附接机构或耦接机构,例如与形成于把手上的螺纹配合的螺纹。把手附件2也可永久地附接到拖把把手3。把手附件2在第一枢轴6处紧固到轭4,其中轭4可围绕轴线a-a相对于把手附件2枢转。第一枢轴可包括把手附件2上的枢轴销,其旋转地支撑在轭4中的轴承或其它类似结构中。轭4在第二枢轴9处连接到拖把框架组合件8,其中拖把框架组合件8可围绕轴线b-b相对于轭4枢转。第二枢轴9可包括轭4上的枢轴销,其旋转地支撑在框架组合件8中的轴承或其它类似结构中。第二枢轴的旋转轴线b-b可垂直于第一枢轴的旋转轴线a-a布置,以使得使用者可使拖把以图8的图案循环。拖把框架组合件8包括顶板10,其可枢转地连接到底板12,其中在顶板10与底板12之间的旋转轴线c-c平行于第二枢轴9的旋转轴线b-b。顶板10可包括由相对硬质材料制成的平面部件,例如,模制塑料或金属。顶板10的外表面IOb界定平表面,其在使用期间背衬且支撑拖把垫24的第一部分22。支撑件14紧固到顶板10的内表面IOa且实质上延伸板10的宽度。支撑件14从表面IOa起延伸一段距离,所述距离界定在折叠使用位置中的板10与12之间的间距,且支撑件14包括平行于板10的外表面IOb安置的平外表面14a。支撑件14界定收纳底板12的支腿18的凹部17。支撑件14定位于顶板10上,以使得其沿着板10的底部边缘IOc安置且延伸板10的高度的一部分。支撑件14操作以将底板12紧固到顶板10且在使用期间背衬和支撑拖把垫24的第二部分26的一部分,如下文将描述。底板12包括由相对硬质材料(例如,模制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平面支撑件。支撑件19紧固到底板12的内表面12a且实质上延伸板的宽度。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底板12由通过支撑件19接合的两个部分12'和12"形成,如图10中所展示。两个部分12'和12"被统称为底板12,应理解,底板12可由单一部件形成而非由如所说明的两个部分形成。支撑件19定位于底板12上,以使得其沿着板12的上部边缘12c邻近于顶板10的底部边缘IOc安置且延伸板12的高度的一部分。支撑件19包括多个支腿18,其延伸到支撑件14且位于凹部17中。支腿18在枢轴15处连接到支撑件14,以使得底板12可围绕轴线C-C相对于顶板10枢转大约180度。枢轴15可包括支腿18上的销,所述销收纳在形成于支撑件14上的配合轴承或孔隙或其它类似结构中。底板12的外表面12b界定平表面,其在使用期间背衬且支撑拖把垫24的第二部分26的一部分。板10和12可占据:如图1中所展示的第一展开位置,在所述第一展开位置中,板实质上平行于彼此且在大致相同的平面内安置;以及图6的折叠使用位置,在所述折叠使用位置中,板实质上平行于彼此且彼此上下定位以使得底板12与顶板10相对而安置。当板10和12占据折叠使用位置时,支撑件19接近地邻近于支撑件14而定位,以使得通过板12的外表面12b和支撑件14的外表面14a形成拖把垫24的第二部分26的连续背衬和支撑表面。支腿18经布置以使得当底板12旋转到顶板10上方的折叠位置时,支腿定位于凹部17中且支撑件19邻近于支撑件14而定位且搁置在板10的表面IOa上。当框架组合件8在折叠位置中时,支撑件19将板10和12维持处于实质上平行关系。在折叠位置中,板10的外表面IOb形成用于拖把垫24的部分22的支撑和背衬,且板12的外表面12b和支撑件14的外表面14a被安置为实质上共平面且形成用于拖把垫24的部分26的支撑和背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西·安德鲁·马托拉罗伯特·J·托卡什
申请(专利权)人:拉伯美德商业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