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包含限制一个杆件的一个限位件、由穿过该限位件与该杆件的一个栓件与受限于该栓件的一个挡止件组合而成的一个栓件组、枢设在该限位件的一个旋控件,及枢结在该旋控件与该栓件间的一个连杆组。该连杆组随该旋控件转动,连动该栓件以该挡止件压抵该限位件缩小与该杆件的间距,及连动该栓件以该挡止件松脱该限位件。借此,利用该连杆组与该旋控件位置的变化,达到放松或压紧该杆件的目的,不但能够提升压抵时的强度,及定位时的稳固性,且能够而大幅提升定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运动器材如椭圆运动机、划船器、脚踏机……等等,为了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身材或使用习惯,通常会针对脚踏的杆件、或乘坐的杆件,设计成具有伸、缩调整长度的功能,进而满足使用需求。一般用于固杆件的定位装置,如美国专利第7097592号、第6080086号、第6648800 号、第 5882281 号、第 6248046 号、第 5242343 号、第 20050075217 号、第 6865969号……等,前述案主要都包含供一个杆件穿置的一个套件,及固定该杆件的一个固定件组。借此,利用该固定件组固定该杆件,达到定位的目的,或松开该固定件组,使该杆件可滑动位移。参阅图1,以美国第20050075217号专利为例,主要包含有一个套件11、穿过该套件11的一个杆件12,及两栓件13。该套件11具有环绕一条轴线且界定出一个孔道110的一个环壁111,及形成在该环壁111的两穿孔112。该杆件12穿经该套件11的孔道110,并具有形成在一侧且依序排列的数个插孔121。所述栓件13分别穿经该套件11的穿孔112且穿卡入该杆件12相对位置的插孔121。借此,只需抽离所述栓件13,使所述栓件13脱离该杆件12的插孔121,该杆件12就能够循着该套件11的孔道110伸、缩位移。然而,由于该杆件12每一次调整位移,都必须有插、拔所述栓件13的动作,且插置所述栓件13时,还必须考量所述穿孔112与该 杆件12插孔121的对位问题,在使用操作上,相当繁琐且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提升结构稳固性,及操作方便性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用于固定一个杆件,该定位装置包含一个限位件、一个栓件、一个旋控组,及一个连杆组。该限位件具有限制该杆件的至少一个限位面,及反向于该限位面的一个作用面。该栓件组具有沿一条轴线方向穿过该限位件与该杆件的一个栓件,及受限于该栓件且作用于该限位面的一个挡止件。该旋控组具有相对该作用面形成在该限位件的至少一个耳座,及枢设在该耳座的一个旋控件,该旋控件在邻近该限位件的一个第一位置与远离该限位件的一个第二位置间的转动。该连杆组具有枢设在该耳座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枢结该第一连杆与该旋控件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杆,及枢结该第一连杆与该栓件另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杆,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随该旋控件转动至该第一位置,而连动该栓件以该挡止件压抵该限位件而缩小该限位面与该杆件的间距,及随该旋控件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而连动该栓件以该挡止件松脱该限位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限位件具有沿该轴线方向相隔一个间距的一个固定块与一个活动块,该作用面形成在该固定块一个外表面,该限位面共有两个,分别形成在该固定块与该活动块一个内表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固定块与该活动块还具有形成在内表面且沿垂直该轴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滑合部,所述滑合部与该杆件相互对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滑合部为一个凹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栓件穿经该挡止件,并具有邻近一端且压抵在该挡止件的一个栓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栓件穿过该杆件沿垂直该轴线方向延伸的一个长条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三连杆呈弧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该第三连杆与该第一连杆的枢结点位于该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的枢结点,及该第一连杆与该耳座的枢结点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连杆组与该旋控件位置的变化,达到放松或压紧该杆件的目的,不但能够提升压抵时的强度,及定位时的稳固性,且能够大幅提升定位效果O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美国早期公开第20050075217号专利的剖视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直线V-V方向的剖视图;及图6是显示该较佳实施例的松脱一个杆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专利技术,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图3,及图4,本专利技术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一个较佳实施例用于固定一个杆件2。该杆件2具有沿一条轴线X方向贯穿且沿垂直该轴线X方向延伸的一个长条孔21,及分别形成在两侧面的两对凸部22。该定位装置包含一个限位件3、一个栓件组4、一个旋控组5,及一个连杆组6。该限位件3具有沿该轴线X方向相隔一个间距的一个固定块31与一个活动块32。该固定块31具有形成在一个外表面的一个作用面311、形成在一个内表面的一个限位面312,及形成在该限位面312且沿垂直该轴线X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合部313。该活动块32具有形成在一个内表面的一个限位面321,及形成在该限位面321且沿垂直该轴线X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合部322。所述滑合部313、322分别为一个凹部,且与该杆件2的凸部22对合。该栓件组4具有沿该轴线X方向穿过该固定块31、该活动块32与该杆件2长条孔21的一个栓件41,及受限于该栓件41且作用于该限位面321的一个挡止件42。该栓件41穿经该挡止件42,并具有邻近一端且压抵在该挡止件42的一个栓头411。该挡止件42抵靠在该活动块32上。该旋控组5具有相对该作用面311形成在该固定块31的一对耳座51,及枢设在该耳座51的一个旋控件52。该旋控件52在邻近该限位件3的一个第一位置(如图5)与远离该限位件3的一个第二位置(如图6)间的转动。该连杆组6具有在一个第一枢结点701与该耳座51枢接的一对第一连杆61、在一个第二枢结点702、一个第三枢结点703与该第一连杆61、该旋控件52枢结的一对第二连杆62,及在一个第四枢结点704、一个第五枢结点705与该第一连杆61、该栓件41另一端枢结的一对第三连杆63。该第一连杆61与该第三连杆63分别呈弧形,且该第四枢结点704位于该第二枢结点702与该第一枢结点701间。参阅图6,当使用者依箭头方向转动该旋控件5朝远离该限位件3的方向旋转至该第二位置时,会通过该对第二连杆62同步牵连该对第一连杆61,使该第一连杆61以该第一枢结点701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同步牵连该对第三连杆63以该第五枢结点705为中心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该第五枢结点705会随该对第一连杆61改变位置,而在该对第一连杆61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缩小与该第一枢结点701的间距d,由于该第一枢结点701位置不会改变,因此,当间距d缩小时,也就表示该对第三连杆63会随该对第一连杆61转动,而连动该栓件41沿该轴线X方向朝图面右侧位移,使该栓头41脱离该活动块32,借此,在该活动块32不被压迫的情形下,该限位面321会松脱该杆件2,使该杆件2能够以该凸部22依循该限位件3的滑合部322、313上、下位移,至该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器材的杆件定位装置,用于固定一个杆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含:一个限位件,具有限制该杆件的至少一个限位面,及反向于该限位面的一个作用面;一个栓件组,具有沿一条轴线方向穿过该限位件与该杆件的一个栓件,及受限于该栓件且作用于该限位面的一个挡止件;一个旋控组,具有相对该作用面形成在该限位件的至少一个耳座,及枢设在该耳座的一个旋控件,该旋控件在邻近该限位件的一个第一位置与远离该限位件的一个第二位置间的转动;及一个连杆组,具有枢设在该耳座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枢结该第一连杆与该旋控件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杆,及枢结该第一连杆与该栓件另一端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杆,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随该旋控件转动至该第一位置,而连动该栓件以该挡止件压抵该限位件而缩小该限位面与该杆件的间距,及随该旋控件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而连动该栓件以该挡止件松脱该限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弘基,
申请(专利权)人: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