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768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为一种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由驾驶盘、俯仰通道和翻滚通道组成,所述驾驶盘为可更换的驾驶盘,该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轴支座;并列的两个滑动轴,所述驾驶盘安装在滑动轴上;并列的两个双节万向联轴器;并列的两个联动定滑轮;三角联动桁架,所述驾驶盘俯仰通道功能由其实现;联动钢索,所述驾驶盘翻滚通道联动由其实现;两个导向定滑轮;变矩定滑轮;三轴铰座;单耳摇臂;固定支座,为所述联动机构的安装底座,通过其可对外安装;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一端安装在单耳摇臂上,一端安装在三轴铰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集成度高,安装方便;传递间隙小,联动效果好,在飞行模拟器上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飞行仿真技术,尤其是涉及航空飞行模拟器驾驶盘联动机构,主要应用于航空飞行模拟器上的驾驶盘联动部件,同时可扩展应用于相关仿真产品联动机构的模拟。
技术介绍
在飞机上实际的驾驶盘联动机构是一套复杂的控制机构,又局限于飞机座舱内部安装空间的限制,传统的驾驶盘联动机构的安装基准面较多,对机构的装配、定位精度要求高,产生冗余摩擦力、联动间隙等误差的地方较多,调试工作难度较大,联动间隙较大,信号传递精度不高。在航空仿真业,对驾驶盘联动机构的解决方案通常是直接采用飞机的操纵系统。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I)飞机驾驶盘联动机构复杂,不易调试安装;2)模拟器需按照飞机座舱结构设计,不利于飞行模拟器的模块化设计;3)只能针对特定机型,不具备通用性;4)设计、加工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该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集成度高;驾驶盘位移反馈响应迅速,精度高;操纵力感好,操纵品质优秀;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飞机驾驶盘联动机构的仿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由驾驶盘(I)、俯仰通道和翻滚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轴(3),所述滑动轴(3)安装在滑动轴支座(2)上,滑动轴可沿支座轴向滑动;万向联轴器(4),所述万向联轴器(4)连接滑动轴(3)与三角联动桁架(6),将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动轴(3)沿滑动轴支座(2)的直线运动;所述驾驶盘联动三角桁架(6 )安装在固定支座(13 )上,所述固定支座(13 )对外提供安装界面;联动定滑轮(5 )、导向定滑轮(8 )及变矩定滑轮(9 ),安装在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 )上,通过联动钢索(7),使得驾驶盘(I)实现翻滚通道的联动;一单耳摇臂(15)安装在所述变矩定滑轮(9)上;两套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14),由弹簧推杆(141)、锁紧螺母(142)、压缩弹簧(143)、导向轴(144)、挡圈(145)、套筒(146)和单耳连接端头(147)组成,两端分别与单耳摇臂(15)、安装支座(12)和三轴铰座(11)连接,分别实现俯仰通道与翻滚通道的自复位功倉泛。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轴(3)与驾驶盘(1)固定在一起,沿滑动轴支座(2)做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通过与其连接的双节万向联轴器(4),将三角联动桁架(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驾驶盘(1)的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轴支座(2)由两个锁紧螺母(21)、两个尼龙套(22)和1个支座(23)组成。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高精度直线电位器(10),所述高精度直线电位器(10)与所述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14)并列安装,用来输出位移信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安装方便、快捷,为飞行模拟器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了极大便利;集成度高,实现了弹簧力模拟、位置反馈回路的高度集成;采用高精度直线电位器作为位置反馈元件,驾驶盘联动位移反馈响应迅速,精度闻;操纵力感好,操纵品质优秀,采用专门的弹簧力加载机构提供回复力,操纵力可调,便于对各种飞机机型的模拟。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飞机驾驶盘联动机构仿真,驾驶盘可拆卸,更换快捷。可安装不同飞机机型的驾驶盘,适用于对各种飞机机型的模拟;外观仿真度高,驾驶盘部分(飞行员可见部分)与某型飞机驾驶盘外形基本一致,与一般飞机驾驶盘外形类同,对解决驾驶盘的通用仿真设计意义重大,在飞行模拟器上有广泛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通用驾驶盘联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动轴支座结构示意图;1驾驶盘11三轴铰座2滑动轴支座12安装支座21锁紧螺母13固定支座22尼龙套14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23支座141锁紧圈3滑动轴142位移传感器4双节万向联轴器143压缩弹簧5联动定滑轮144套筒6三角联动桁架145连接接头7联动钢索146脚蹬回中弹簧力加载机构8导向定滑轮147拉伸弹簧9变矩定滑轮15单耳摇臂10直线电位器21锁紧螺母22尼龙套23 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通用驾驶盘联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驾驶盘联动机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整体外观简洁,安装方便。本技术驾驶盘联动机构将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14、驾驶盘联动三角桁架6、联动定滑轮5、变矩定滑轮9、直线电位器10等零部件都集成到固定支座13上,成为一个整体的驾驶盘联动模块。通过固定支座13上的安装孔与模拟器平台安装(其中,安装支座12安装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可根据需要安装),简单方便,不需调试。驾驶盘I通常为单独设计加工的与所要模拟的飞机机型真实驾驶盘相同的零部件。其连接处设计为快速拆卸结构,可以便捷的更换驾驶盘I。图2是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14由弹簧推杆141、锁紧螺母142、压缩弹簧143、导向轴144、挡圈145、套筒146和单耳连接端头147组成,推或拉动弹簧推杆141,压缩弹簧143均处在压缩状态,从而实现双向自复位功倉泛。图3是滑动轴支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滑动轴支座由两个锁紧螺母21、两个尼龙套22和I个支座23构成,两个尼龙套22分别位于支座的两端,用锁紧螺母21与支座23固定为一体,为滑动轴提供定位导向功能。主要功能:通过联动定滑轮、导向定滑轮、变矩定滑轮、联动钢索和三角联动桁架结构的一体化集成,实现左右驾驶盘俯仰通道和翻滚通道的联动功能;通过集成的直线电位器实现驾驶盘位置回路信号的输出功能;通过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实现驾驶盘力感的模拟和复位功能。主要性能指标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由驾驶盘(I)、俯仰通道和翻滚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还包括: 滑动轴(3),所述滑动轴(3)安装在滑动轴支座(2)上,滑动轴可沿支座轴向滑动; 万向联轴器(4),所述万向联轴器(4)连接滑动轴(3)与三角联动桁架(6),将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动轴(3)沿滑动轴支座(2)的直线运动;所述驾驶盘联动三角桁架(6)安装在固定支座(13)上,所述固定支座(13)对外提供安装界面; 联动定滑轮(5)、导向定滑轮(8)及变矩定滑轮(9),安装在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上,通过联动钢索(7),使得驾驶盘(I)实现翻滚通道的联动;一单耳摇臂(15)安装在所述变矩定滑轮(9)上; 两套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14),由弹簧推杆(141)、锁紧螺母(142)、压缩弹簧(143)、导向轴(144)、挡圈(145)、套筒(146)和单耳连接端头(147)组成,两端分别与单耳摇臂(15)、安装支座(12)和三轴铰座(11)连接,分别实现俯仰通道与翻滚通道的自复位功倉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3)与驾驶盘(I)固定在一起,沿滑动轴支座(2)做直线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通过与其连接的双节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由驾驶盘(1)、俯仰通道和翻滚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并座驾驶盘联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轴(3),所述滑动轴(3)安装在滑动轴支座(2)上,滑动轴可沿支座轴向滑动;?万向联轴器(4),所述万向联轴器(4)连接滑动轴(3)与三角联动桁架(6),将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动轴(3)沿滑动轴支座(2)的直线运动;所述驾驶盘联动三角桁架(6)安装在固定支座(13)上,所述固定支座(13)对外提供安装界面;?联动定滑轮(5)、导向定滑轮(8)及变矩定滑轮(9),安装在所述三角联动桁架(6)上,通过联动钢索(7),使得驾驶盘(1)实现翻滚通道的联动;一单耳摇臂(15)安装在所述变矩定滑轮(9)上;?两套双向自复位力加载机构(14),由弹簧推杆(141)、锁紧螺母(142)、压缩弹簧(143)、导向轴(144)、挡圈(145)、套筒(146)和单耳连接端头(147)组成,两端分别与单耳摇臂(15)、安装支座(12)和三轴铰座(11)连接,分别实现俯仰通道与翻滚通道的自复位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天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