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大菊专利>正文

适用宽广领域的保安组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756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03
适用宽广领域的保安组合器,属于自动控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7种措施相互配合,是发明专利技术者对已有专利成果的进一步提升与完善。锁孔保护装置是在锁孔上方,防盗盖的下方装一只干簧管开关,开关的信号经过定时式反馈电路,以确保发射的准确性,用一普通电话机改造成可传输2部电话的电话报警器,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及时通知在外人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实现了防盗安全门与报警器的结合,不产生误报,直分有利于使用和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自动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保安”是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防盗安全门是用得最广泛的一种保安器材,它基本上适用于每个家庭。保安既重要因为它是生活的基础,保安涉及的面也十分宽,单以家庭而论,就涉及亿万家庭,所以有着重要的意义,专利技术者愿意用较大的精力进行对它研究,希望能有较好的效果。防盗安全门是社会上用得上最普遍的保安器材。其最大的优点是,它保护着屋内重要的通道部位一门,如果对它不能破解,它就能可靠地把非屋内人员,拒之于门外。使用者感到安全放心,同时使用也方便,它是一种最重要的也是一种最基本与必需的保护。但防盗安全门主要缺点是一种被动式的保护,其含义是,如果客观上又无人在场,而有作案行为时,则只能“被动”而“无奈”地等待被破坏。而作案行为有响动较大地野蛮地破门方式,也有声音小地“文明”地破解锁孔入手的形式,手段在增多,不安全因素在加大,在快节奏的今天,年青人忙于工作,老人们要外出休闲,家中无人的情况常在,而四周无人的情况也不难产生。这样客观上为作案行为创造了条件。防盗门所暴露的缺点也逐渐显露。设想,如果防盗门具有报警器的功能,能提前将未遂的作案行为告之在外的屋主人,显然会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目前产品中,虽然存在很多报警器,报警器的优点是能弥补防盗安全门被动保护的弱点,但其最大弱点有以下几点:1、不具备把非屋内人员,拒之于门外的最重要的基本的功能。2、很多报警器不具备优秀性能电话报警的功能,性能不优秀的含义一是,不能可靠解决正确的识别的问题,如声信传感器,不能准确地分辨出是屋内人发出的声音,还是作案者发出的声音;如红外线传感器取出的信号,也不能准确的分辨出是自己人还是他人,又如其它触摸式传感器等等传感器,都存在着准确分辨的问题。误报给人带来惊恐,这是生活上最不想发生的。二是或者虽能识别,但每次使用前必须要增加一定的附加的程序与手续,否则第二次报警不可靠。三是不配备无电话报警功能,即是存在报警功能,但只能是其中一部接收机收到信号,而不能是多部接收机同时收到信号,报警力度大大减弱。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报警功能效果。3、由于报警的起动是报警器的关键性元件,他直接涉及到是否可靠起动,或是否有误动。经研究表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机械与电路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要用怎样的机械结构,并配之怎样的电路的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这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在发展,产品需要进步,市场需要丰富报警器与防盗安全门的品种,更需要防盗安全门与报警器相结合的新产品,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可靠的保安性。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种技术的复合,需要技术的创新,长期以来难以突破,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变防盗门的现状,弥补报警器存在的种种弱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充分利用专利技术人已有的专利与技术成果,再次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措施,与上述成果形成一整体,成为一种复合式的防盗安全门品种。这种新产品的特点是在防盗安全门的基础上,对门再次形成系统保护,当对门产生野蛮破坏时,门会发出警示,当对门锁进行文明破坏时,也会产生警示,而具有优秀报警性能的新保安器品种,十分有利于使用和推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适用宽广领域的保安组合器由锁孔保护装置、定时式反馈电路、电话报警器、共同组成。其中:锁孔保护装置是,在门上的锁孔上方固定了空心垫圈,空心垫圈中安装了干簧管开关,在空心垫圈之上新增加一块将它遮掩的金属盖片,从开关的两个触点引线柱子分别连接了两根引线,两根引线的另一端头分别与装入门内的电子控制板的两输入端相连接。定时式反馈电路:用报警启动器的引线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接了一个电阻后与电源相接;之二是接了一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接了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串联了一个电阻后接在了电源;之二是接了一个反馈电容的一端,该反馈电容的另一端串联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反馈电容的此端与地之间还接一个电阻。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向外输出了引出信号线,然后连接了发射电路。电话报警器: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的铜箔矩阵中引出三组共六根引线,其中第一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免提按键所对应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贮存一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三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贮存二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 2、电话报警器是的电话机选用的是能贮存信号的电话机。3、与电话机的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相连接的引线的端头是,先焊在焊片上,再将焊片粘在按键对应的铜猜上,每条铜猜应粘贴两片焊片。4、装在锁孔上的干簧管开关的磁铁是装在盖片上,并采用粘接的方法实现磁铁与盖片之间的固定。5、干簧管先固定焊在印刷板上成一体,然后用螺丝固定在防盗安全门面上。6、定时式反馈电路中所用的三极管是高反压大功率三极管。7、定时式反馈电路中无极电容是用两个电解电容负极串联的形式。首先将作以下说明,以便清楚了解本技术方案的意义。专利技术者已对防盗安全门作了长期研究,防盗安全门已到了如下进步的地步:第一是正常开门不用机械钥匙开门,而是用电子遥控技术或电话开门的方式。在正常开门时,安装于门内的动力装置,将推动锁具动作,实现开门。与此同时,仍保留了机械钥匙开门的形式,其目的是当自动系统出现问题时能有一种开门作弥补。这即是如果用机械钥匙开门,大多数是想通过配机械钥匙作案的情况,也是需要电话报警的情况。而少数情况是自己因电器出问题自己想用机械钥匙开门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是自己在场清楚的情况,就是产生警声自己也不感到可怕与紧张。第二是具有识别电路,能正确识别是作案行为或主人正常开门的情况。其原因是正常的开门行为是用电子技术开门,而不是用机械钥匙开门。正常的方法用电子开门时,识别电路输入有电子信号,而作案行为识别电路输入无电子信号,就会启动报警系统。为此,现对本专利技术的各技术措施的意义,具体情况进一步解释如下:一、措施方案一中所安的开关,是本专利技术的报警启动的关键件,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亮点,因为该部分与专利技术者已有的成果相互配合后,使本专利技术的报警做到了更科学,也是与很多报警器不同的地方,其原因是:1、不会产生令人惊恐的误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原因是,屋内主人不在场的门开(用非正常的门开),或用‘钥匙’通过锁孔开门,均是作案行为,此时的报警均是十分有意义的。2、十分可靠,因为在正常生活的开门关门时,不需要人为的附加动作,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习惯,因而不影响保安系统每次起动的正常工作。3、报警起动开关灵敏而可靠,可以在作案行为未遂时就发生报警,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因为在锁孔盖在松动时锁孔上的开关触点就会发生变化而出报警起动信号。同理如果门与门框这间发生位移,安该处的开关也会立即起动报警信号。二、安在门地的报警起动,与放在屋内电话报警采用无线电遥控联系,所以电话报警安放点随意,增强了保密性。三、本专利技术中信息处理部分中的处理后有如下功能,一是可以贮存多个电话机号码,在事先己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适用宽广领域的保安组合器,其特行征是:由锁孔保护装置、定时式反馈电路、电话报警器、共同组成;其中:锁孔保护装置是,在门上的锁孔上方固定了空心垫圈,空心垫圈中安装了干簧管开关,在空心垫圈之上新增加一块将它遮掩的金属盖片,从开关的两个触点引线柱子分别连接了两根引线,两根引线的另一端头分别与装入门内的电子控制板的两输入端相连接;定时式反馈电路:用报警启动器的引线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接了一个电阻后与电源相接;之二是接了一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接了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串联了一个电阻后接在了电源;之二是接了一个反馈电容的一端,该反馈电容的另一端串联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反馈电容的此端与地之间还接一个电阻;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向外输出了引出信号线,然后连接了发射电路;电话报警器: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的铜箔矩阵中引出三组共六根引线,其中第一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免提按键所对应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贮存一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三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贮存二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菊
申请(专利权)人:王大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