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架式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737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架式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架式服务器包括机箱、发热元器件、以及空气倍增机,其中,机箱内部形成有散热风道,发热元器件分布在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空气倍增机装设于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且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架式服务器利用空气倍增机取代轴流风扇来实现对机箱内部的散热,从而能够消除由轴流风扇所产生的噪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特别涉及利用空气倍增原理实现散热的一种机架式服务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架式服务器通常利用轴流风扇实现机箱内部的散热。但是,当轴流风扇运转时会产生相当大的噪音;而且,随着轴流风扇的持续运转,其轴承的润滑性能会越来越低、扇页也会粘附越来越多的灰尘,相应地,轴流风扇所产生的噪声就会进一步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利用空气倍增原理实现散热的一种机架式服务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架式服务器,包括机箱、发热元器件、以及空气倍增机,其中:机箱内部形成有散热风道;发热元器件分布在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空气倍增机装设于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且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装设有空气倍增马达、出风端形成有切缝,并且,空气倍增机在入风端与出风端之间还具有连通空气倍增马达和切缝的空气倍增风道。空气倍增机的切缝在出风端的端面封闭环绕。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的端面的面积大于入风端,且空气倍增机的切缝沿出风端的端面的外边缘封闭环绕。发热元器件包括硬盘模块、电源模块、以及主控制板。硬盘模块位于散热风道的入风口与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之间,电源模块和主控制板位于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与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之间。由此可见,本技术所提供的机架式服务器利用空气倍增机取代轴流风扇来实现对机箱内部的散热,从而能够消除由轴流风扇所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架式服务器的机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示出的空气倍增机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机架式服务器包括机箱10、硬盘模块11、电源模块12、主控制板13、以及空气倍增机20。机箱10内部形成有散热风道;硬盘模块11、电源模块12、主控制板13作为发热元器件分布在机箱10内部的散热风道中;空气倍增机20装设于机箱10内部的散热风道中,且空气倍增机20的入风端20a靠近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空气倍增机20的出风端20b靠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从而驱使散热风道内的气流从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经过空气倍增后流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气流的流向如图1中的箭头图形所示)。可见,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架式服务器中,利用空气倍增机20取代轴流风扇来实现对机箱10内部的散热,从而能够消除由轴流风扇所产生的噪声。优选地,请在参见图1的同时再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倍增机20的入风端20a装设有空气倍增马达21、出风端20b形成有切缝22,且空气倍增机20在入风端20a与出风端20b之间还具有连通空气倍增马达21和切缝22的空气倍增风道23。其中,空气倍增机20的切缝22在出风端20b的端面封闭环绕,从而使得空气倍增机20能够产生高速、大风量的空心气流柱,而且,空气倍增机20的出风端20b的端面的面积大于入风端20a、且切缝22沿出风端20b的端面的外边缘封闭环绕,从而使得空气倍增机20产生的空心气流柱能够在散热风道内覆盖更大的空间。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以硬盘模块11、电源模块12、以及主控制板13这三种发热元器件为例,对于发热元器件包含硬盘模块11、电源模块12、以及主控制板13的情况:发热量相对小的硬盘模块11可以设置在于散热风道的入风口与空气倍增机20的入风端20a之间,这样,利用空气倍增机20在散热风道的入风口处形成的低速、小风量的气流即可满足硬盘模块11的散热需求;而发热量相对大的电源模块12和主控制板13则可以设置在空气倍增机20的出风端20b与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之间,以利用切缝22所产生的高速、大风量、且能够覆盖更大空间的空心气流柱对发热量相对大的电源模块12和主控制板13实现散热。而且,对于发热元器件包含硬盘模块11、电源模块12、以及主控制板13的情况,硬盘模块11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硬盘模块11可以在散热风道的宽度方向上并排放置,而电源模块12和主控制板13则均为一个、且一个电源模块12和一个主控制板13在散热风道的宽度方向上并排放置。相应地,只要散热风道内的空间足够,空气倍增机20也可以为多个、而不限于一个,且多个空气倍增机20可以在散热风道的宽度方向上并排放置。但在实际应用中,机箱10中也可能包含其它类型的发热元器件、每种类型的发热元器件的数量和位置也可以任意调整,并且,空气倍增机20的数量和位置也可以相应调整,本文对此不再--列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发热元器件、以及空气倍增机,其中: 机箱内部形成有散热风道; 发热元器件分布在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 空气倍增机装设于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且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装设有空气倍增马达、出风端形成有切缝,并且,空气倍增机在入风端与出风端之间还具有连通空气倍增马达和切缝的空气倍增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倍增机的切缝在出风端的端面封闭环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的端面的面积大于入风端,且空气倍增机的切缝沿出风端的端面的外边缘封闭环绕。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发热元器件包括硬盘模块、电源模块、以及主控制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硬盘模块位于散热风道的入风口与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之间,电源模块和主控制板位于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与散热风道的出风口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架式服务器。本技术提供的机架式服务器包括机箱、发热元器件、以及空气倍增机,其中,机箱内部形成有散热风道,发热元器件分布在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空气倍增机装设于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且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机架式服务器利用空气倍增机取代轴流风扇来实现对机箱内部的散热,从而能够消除由轴流风扇所产生的噪声。文档编号G06F1/20GK203038191SQ2012206868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伟 申请人:创新科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架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发热元器件、以及空气倍增机,其中:机箱内部形成有散热风道;发热元器件分布在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空气倍增机装设于机箱内部的散热风道中,且空气倍增机的入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入风口、空气倍增机的出风端靠近散热风道的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创新科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