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946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包括用于填装细粒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体、在柱体两端设置的内盖板、设置在内盖板外的外盖板,以及设置在内盖板和外盖板之间的夹层垫圈;内盖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外盖板表面从圆心向外设置有多个同心圆槽,以及多条径向穿过同心圆槽并能够使滤液通过的直型沟槽;夹层垫圈内壁开设有能够夹住滤布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滤液先经过外盖板而均匀散布在夹层垫圈夹住的滤布上,再经过内盖板的多个通孔均匀渗入柱体内的细粒树脂,因此在使用细粒树脂装填增大反应表面积的同时,也能使反应速率增加,处理速度加快,短床则是达到降低树脂柱的压降、增大流速的目的,并最终增加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处理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
技术介绍
一般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脱附、水洗每步都需有一定时间。传统长床离子交换树脂塔是装填较大颗粒树脂,若物料离子浓度很低,可有很大容积量和时间进行吸附及脱附(相对再生水洗时间来说),使用长床时处理量尚够大,可以满足需要;若物料离子浓度很高,反应速率快,离子交换树脂塔在很短时间即吸附饱和,须一定时间水洗再生,使用时处理量将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使用装填了反应速率快的细粒树脂的树脂塔。但细粒树脂对流体阻力大,使用在传统长床离子交换树脂塔中时使压降大增,流量反而大减,因此产生了对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需求。短床离子交换系统要操作得有效率,进料溶液通过树脂柱时的分布就要尽可能均匀,且阻力须适当,因此如何达到进料溶液的最佳流量分布和最小流体阻力是在设计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进料溶液流量均匀分布在树脂截面,压降低、流速大的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填装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还包括在所述柱体两端设置的内盖板、设置在所述内盖板外的外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包括用于填装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床离子交换树脂柱还包括在所述柱体(1)两端设置的内盖板(2)、设置在所述内盖板(2)外的外盖板(3),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盖板(2)和外盖板(3)之间的夹层垫圈(4);所述内盖板(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20);所述外盖板(3)表面从圆心向外设置有多个同心圆槽(30),以及多条径向穿过所述同心圆槽(30)并能够使滤液通过的直型沟槽(31);所述夹层垫圈(4)内壁开设有能够夹住滤布的开口(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涵莹夏浩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