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永琳专利>正文

聚根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684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根耙,它包括耙齿1、耙座2、耙套3、耙柄4,所述的耙齿1固定在耙座2上,耙齿2与耙柄4呈100°-175°的角度,这样的角度方便农民在使用时只需直立或者略微弯腰就可以使用,大大的减少了劳动量。耙柄4插入耙套3,耙套3呈锥形,使得耙柄不容易脱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耙子,尤其涉及一种收集植物散根的耙子。
技术介绍
—季的农作物成熟后,经常在土壤中留下大量的根须,在播种下一季农作物之前需要清理干净。普遍的是用耙子将根须聚在一起分拣出来,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耙子的耙齿与手柄呈直角,使用时需要农民弯下腰来劳作,长时间劳动会损伤腰部,非常辛苦。为了减轻农民的劳动量急需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分拣根须使用方便的劳动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根耙,调节耙齿与耙柄的角度,使农民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大角度的弯腰就可以进行劳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根耙,它包括耙齿1、耙座2、耙套3、耙柄4,所述的耙齿I固定在耙座2上,耙齿I与耙柄4的角度Y为100° -175°,优选的Y角度为110° -160°,这样的角度方便农民在使用时只需直立或者略微弯腰就可以使用,大大的减少了劳动量。耙柄4插入耙套3,耙套3呈锥形,使得耙柄不容易脱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聚根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耙座2不是直线形的,耙座中间与耙座两端的夹角α为1°到3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聚根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耙齿I为3-8根,优选的耙齿数量为3-4根,两侧位置的耙齿与中间位置耙齿间的角度β为2° -2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聚根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耙齿的长度为12cm-18cm,所述的祀座的长度为10cm-16cm。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聚根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聚根耙的侧面图。其中:1耙齿 2耙座 3耙套 4耙柄 α耙座中间与耙座两端的夹角β两侧位置的耙齿与中间位置耙齿间的夹角 Y耙齿与耙柄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聚根耙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聚根耙,它包括耙齿1、耙座2、耙套3、耙柄4,所述的耙齿I固定在耙座2上,耙齿I与耙柄4的角度Y为150°。耙套3呈锥形,耙柄4插入耙套3。耙座中间与耙座两端的夹角α为20°,两侧位置的耙齿与中间位置耙齿间的角度β为15°。耙齿I为4根。耙齿长度为15cm,耙座的长度为25cm0虽然说明书中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聚根耙,它包括耙齿(I)、耙座(2)、耙套(3)、耙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⑴固定在耙座⑵上,耙齿⑴与耙柄⑷呈100° -175°的角度淑套(3)呈锥形,耙柄⑷插入耙套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根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座(2)耙座2不是直线形的,耙座中间与耙座两端的夹角为1°到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根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I)为3-8根,两侧位置的耙齿与中间位置耙齿间的角度为2°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根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的长度为12cm-18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根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座的长度为10cm-16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根耙,它包括耙齿1、耙座2、耙套3、耙柄4,所述的耙齿1固定在耙座2上,耙齿2与耙柄4呈100°-175°的角度,这样的角度方便农民在使用时只需直立或者略微弯腰就可以使用,大大的减少了劳动量。耙柄4插入耙套3,耙套3呈锥形,使得耙柄不容易脱落。文档编号A01B1/14GK203027667SQ2013200227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卢永琳 申请人:卢永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根耙,它包括耙齿(1)、耙座(2)、耙套(3)、耙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1)固定在耙座(2)上,耙齿(1)与耙柄(4)呈100°?175°的角度;耙套(3)呈锥形,耙柄(4)插入耙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琳
申请(专利权)人:卢永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