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养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6588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9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元式养蟾系统,包括缸体、与缸体配合用以盖盒在缸体上的顶盖、固定在顶盖上的水箱、位于缸体内的潜水泵、以及一端与潜水泵连接的排水管,顶盖具有贯通顶盖并且用以连通缸体和水箱的开口,水箱包括固定在顶盖上的箱体和填充开口的过滤网,排水管另一端设置在箱体内且位于过滤网上方,从而避免蟾蜍受外界的各种干扰,保证科学实验的正确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元式养蟾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元式养蟾系统。
技术介绍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夏秋两季的时候,蟾蜍白天常栖息在沟边、草丛、屋后的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和清晨出来觅食,半夜里最为活跃,如遇阴雨天也会成群出来活动。蟾蜍除雌雄异体,雌体产卵于浅水中,每只每年产卵2-5次,每次产卵3000-5000粒,3月产的卵,4月孵化成蝌蚪,5月长成小蟾蜍。冬季档气温下降到10°C以下时,先后钻入砖石、土穴或潜入水底冬眠,停止进食,靠消耗体内的甘糖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次年气温回升到10-20°C的时,才能够结束冬眠。目前,随着动物实验不断发展,对蟾蜍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实验室对所使用的蟾蜍要求一般比较高,故其使用的蟾蜍一般需要特别的饲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动物实验养殖蟾蜍的单元式养蟾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元式养蟾系统,包括缸体、与所述缸体配合用以盖盒在缸体上的顶盖、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的水箱、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潜水泵、以及一端与所述潜水泵连接的排水管,所述顶盖具有贯通所述顶盖并且用以连通所述缸体和所述水箱的开口,所述水箱包括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的箱体和填充所述开口的过滤网,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网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恒温电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缸体底面。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还包括贯通所述缸体底面的溢流口和排污口,所述溢流口和排污口上设置有分别将所述缸体内的水和脏污排出的溢流装置和排污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排污装置具有设置在缸体外部的阀门。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包括若干盖板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盖板的铰链。[0011 ]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贯通设置有透气口,在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防虫网。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还包括用以支撑单个或者多个缸体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架体和连接所述架体并且用以固定单个缸体的挡块。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为玻璃型缸体。通过本技术便于小范围的实验养殖蟾蜍,避免蟾蜍受外界的各种干扰,保证科学实验的正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单元式养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2顶盖打开后的左视图。图中:1、缸体;2、顶盖;21、盖板;211、开口 ;22、铰链;23、防虫网;24、透气口 ;3、水箱;31、箱体;32、过滤网;4、潜水泵;5、排水管;6、恒温电加热器;7、溢流装置;8、排污装置;9、固定支架;91、架体;92、挡块;10、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1 3,一种单元式养蟾系统,包括收容蟾蜍的缸体1、与缸体I配合用以盖盒在缸体I上的顶盖2、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的水箱3、位于缸体I内的潜水泵4、一端与潜水泵4连接另一端与水箱3连接的排水管5、以及用以支撑缸体I的固定支架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I为玻璃型缸体,而玻璃型缸体透明性好,从而易观察,易清洗。除此以夕卜,缸体I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制成。所述固定支架9包括架体91和连接于架体91用以固定单个缸体I的挡块92。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支架9设置为只能支撑单个缸体1,除此以外,该固定支架9也可以设置成用以支撑多个缸体1,使得缸体I在固定支架9上可以横向或纵向组合使用,从而集中养殖。固定支架9可同样包括架体91和连接于架体91用以固定单个缸体I的挡块(未图示)。在此,固定支架9可采用SS304不锈钢支架,从而不易生锈,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顶盖2包括两个盖板21、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盖板21的铰链22、以及贯通其中一个盖板21并且用以连通缸体I和水箱3的开口 211。通过该盖板21和铰链22设计,从而在喂食等情况下,只需打开部分顶盖2 (见图4)。为了使缸体I内的空气流通,在另一个盖板21上贯通设置有透气口 24,而在透气口 24上设置有防虫网23,通过该防虫网23可避免蟾蜍受外界的各种干扰。所述水箱3包括固定在顶盖2上的箱体31和填充开口 211的过滤网32,与该水箱3连接的排水管5 —端设置在箱体31内且位于过滤网32上方。通过该水箱3、潜水泵4和排水管5三者组成水循环净化系统,缸体I内的水通过潜水泵4将水输送至箱体31内,然后经过滤网32过滤后再流入缸体I内,从而保证缸体I内的水质的洁净。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还包括位于缸体I内的恒温电加热器6、贯通缸体I底面的溢流口和排污口。该恒温电加热器6设置在缸体I底面,通过该恒温电加热器6可根据用户的实验要求调节养蟾缸体I内的水温。溢流口和排污口上设置有将缸体I内的水和脏污排出缸体I外的溢流装置7和排污装置8,所述排污装置8具有设置在缸体I外部的阀门10,通过该溢流口和排污口、溢流装置7和排污装置8以及阀门10可方便清洗缸体I。通过上述结构可便于小范围的实验养殖蟾蜍,从而避免蟾蜍受外界的各种干扰,保证科学实验的正确性。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元式养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包括缸体(1)、与所述缸体(1)配合用以盖盒在缸体(1)上的顶盖(2)、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的水箱(3)、位于所述缸体(1)内的潜水泵(4)、以及一端与所述潜水泵(4)连接的排水管(5),所述顶盖(2)具有贯通所述顶盖(2)并且用以连通所述缸体(1)和所述水箱(3)的开口(211),所述水箱(3)包括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的箱体(31)和填充所述开口(211)的过滤网(32),所述排水管(5)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31)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网(32)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养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包括缸体(I)、与所述缸体(I)配合用以盖盒在缸体(I)上的顶盖(2)、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的水箱(3)、位于所述缸体(I)内的潜水泵(4)、以及一端与所述潜水泵(4)连接的排水管(5),所述顶盖(2)具有贯通所述顶盖(2)并且用以连通所述缸体(I)和所述水箱(3)的开口(211),所述水箱(3)包括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的箱体(31)和填充所述开口(211)的过滤网(32),所述排水管(5)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31)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网(3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养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I)内的恒温电加热器(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养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电加热器(6)设置在所述缸体(I)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养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养蟾系统还包括贯通所述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