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手持式装置被手紧握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6543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9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手持式装置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手持式装置被手紧握,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至少一个接收电极,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可发射交变电场,所述交变电场可至少部分地耦合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上,以使得当所述手持式装置正被所述手紧握时,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中的每一者至少部分地被所述手覆盖,其中当所述手持式装置正被所述手紧握时,由所述发射电极发射的所述交变电场的第一部分可经由所述手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其中所述交变电场的至少所述第一部分为代表所述手持式装置被所述手紧握的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所述手持式装置被手紧握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生产包括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单元的手持式装置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动手持式装置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检测手持式装置被手紧握,以使得在手紧握手持式装置期间,手持式装置例如可从休眠模式转移到活动模式。此夕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的电动手持式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检测手对电动手持式装置的紧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动装置的技术且明确地说,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技术需要改进的能量效率。明确地说,在便携式手持式装置的情况下,如例如遥控器或手机(其提供电池或蓄电池用于能量供应),此要求以增强方式存在,这是因为电池或蓄电池快速耗尽。增加的能量效率将降低电流消耗,此情形导致电池或蓄电池的较高耐久性。另外,改进的能量效率将带来有利的生态效应,这是由于较少电池或蓄电池分别不得不被引入为废物处理。从现有技术已知当不使用时将电动手持式装置转移到所谓的休眠模式。在休眠模式中,去活手持式装置的仅在手持式装置的操作阶段期间才需要的所有功能。在进行此操作中,可大大减少电动手持式装置的功率消耗。在手持式装置的使用期间,手持式装置转移到活动模式中,在活动模式中,装置的完整功能性或可操作性可用。一方面为了将手持式装置转移到休眠模式中且另一方面为了将手持式装置从休眠模式转移到活动模式中,已知在手持式装置处提供开关和按钮,可借助于所述开关和按钮手动地激活相应模式。此情形具有缺点在于:也当未使用时(如例如在计算机鼠标中),手持式装置常常处于活动模式中,这是由于活动模式的手动激活或去活看来似乎相对不便利或仅仅忘记了。因此,未达到最大程度的能量效率的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解决方案,可借助于所述解决方案可靠地改进电动手持式装置的能量效率且同时可改进所述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操作舒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用于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检测装置、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的手持式装置以及通过根据独立技术方案的用于检测手对手持式装置的紧握的方法来达到此目标。在相应附属技术方案中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电动手持式装置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检测手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可从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发射交变电场,以及-至少一个接收电极,所述交变电场可至少部分地稱合到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处,以使得当所述手正抓握所述手持式装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各自至少部分地被所述手覆盖,其中当所述手正抓握所述手持式装置时,从所述发射电极发射的所述交变电场的第一部分可经由所述手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且其中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手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的代表性特性。实质上有利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自身仅需要非常少的能量来可靠地检测手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另外,分别显著地简化了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操作和使用,这是因为不再需要按钮的激活,以便一方面将所述手持式装置从休眠模式转移到操作模式或活动模式中,且另一方面将所述手持式装置从操作模式或活动模式转移到休眠模式中。在进行此操作中,已证明了以下情形为尤其有利的:可省略根据现有技术的经提供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开关,此情形为所述手持式装置的设计带来额外的创新自由度。所述装置进一步可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导电结构可与所述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接地电位耦合,其中所述导电结构相对于所述发射电极且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布置,以使得在所述手持式装置的非紧握期间,实质上防止了从所述发射电极发射的所述交变电场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耦合。此外,所述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导电结构可与所述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所述接地电位耦合,其中所述导电结构可相对于所述发射电极且相对于所述接收电极布置,以使得-所述交变电场的第二部分可耦合到所述导电结构中,且-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交变电场的第三部分可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为了在所述手持式装置的非紧握期间,实质上防止从所述发射电极发射的所述交变电场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耦合,其中在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期间,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绝对值小于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绝对值。在进行此操作中,可非常精确地区别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所述交变电场是由于手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造成(即,经由所述手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还是由于导电架空间造成(例如,所述手持式装置已存放到所述导电架空间上)。此方式可分别有效率地避免错误解译和误操作,这是因为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所述交变电场在存放状态下比在抓握状态下小得多。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一部分可在所述接收电极中产生第一电流且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三部分可在所述接收电极中产生第二电流,其中另外,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三部分集成到所述代表性特性中,而所述代表性特性是由由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产生的总电流形成。高于预定阈值的总电流可指示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可依据所述装置来调整此阈值。另外,绝对值大于预定阈值的所述总电流可指示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所述手持式装置可包括外壳,其中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可布置于所述外壳的表面上或接近所述表面下方。所述发射电极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的外壳的第一侧壁处,且所述接收电极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处。所述第一侧壁可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布置。在进行此操作中,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确保:在手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期间,所述手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且在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所述存放状态下,大多数情况下防止了所述交变电场经由所述架空间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耦合。已证实以下情形特别有利:选择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的表面积,以使得其实质上对应于在所述外壳处的所述手的接触表面。所述接收电极可与电容性传感器耦合,所述电容性传感器包括信号产生器,其中所述电容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取决于在所述接收电极处的所述传感器的电容性负载,其中所述发射电极经由移相器与所述信号产生器耦合以对所述发射电极加载相对于所述信号产生器的信号移相的信号。所述接收电极和所述发射电极各自可与所述手持式装置电绝缘地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处。在进行此操作中,包括金属外壳的电动手持式装置也可具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装置,其中主要通过所述绝缘避免或防止所述交变电场经由所述金属外壳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耦合。在所述接收电极与所述外壳之间和/或在所述发射电极与所述外壳之间,可布置与所述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所述接地电位耦合的导电层,其中在每一情况下,所述导电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接收电极和/或所述发射电极的所述表面积。因此可进一步减少所述交变电场经由金属外壳到所述接收电极中的耦合。本专利技术也提供用于检测手对电动手持式装置的紧握的方法,所述电动手持式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至少一个接收电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加载有交变电压,以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处发射交变电场,其中-在手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期间,所述交变电场的第一部分经由所述手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中,且-所述交变电场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接收电极中产生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指示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所述检测装置可至少具有一个导电结构,所述一个导电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11 DE 10200905793541.一种用于电动手持式装置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检测手(H)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发射电极(SE),可从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SE)发射交变电场,以及至少一个接收电极(EE),所述交变电场可至少部分地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EE)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SE)和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EE)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处,以使得当所述手持式装置正被所述手(H)抓握时,所述至少一个发射电极(SE)和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电极(EE)各自至少部分地被所述手(H)覆盖, 其中当所述手持式装置正被所述手(H)抓握时,由所述发射电极(SE)发射的所述交变电场(20)的第一部分可经由所述手⑶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EE)中,且 其中所述交变电场(20)的所述第一部分为代表所述手(H)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的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导电结构(GE),所述至少一个导电结构(GE)可与所述电动手持式装置的接地电位耦合,其中所述导电结构(GE)以一方式相对于所述发射电极(SE)和所述接收电极(EE)布置,以在所述手持式装置未被紧握时,实质上防止了从所述发射电极(SE)发射的所述交变电场(20)到所述接收电极(EE)中的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交变电场(20)的第二部分可耦合到所述导电结构(GE)中,且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交变电场(20)的第三部分可耦合到所述接收电极(EE)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期间,所述交变电场(20)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绝对值小于所述交变电场(20)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绝对值。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交变电场(20)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接收电极(EE)中产生第一电流(I1),所述交变电场(20)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接收电极(EE)中产生第二电流(I2),且所述交变电场(20)的所述第三部分另外并入到所述代表性特性中,其中所述代表性特性是由所述第一电流(I1)和所述第二电流(I2)所产生的总电流(Ie)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高于预定阈值¢0)的所述总电流(Ie)指示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绝对值大于预定阈值¢0)的所述总电流(Ie)指示对所述手持式装置的紧握。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发射电极(SE)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的外壳(10)的第一侧壁上,且 所述接收电极(EE)可布置于所述手持式装置的所述外壳(10)的第二侧壁上,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布置。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电极(EE)可与电容性传感器(S)耦合,所述电容性传感器(S)包括信号产生器(G),所述电容性传感器(S)的输出信号取决于所述接收电极(EE)处的所述传感器(S)的电容性负载,且 所述发射电极(SE)经由移相器(Δφ)与所述信号产生器(G)耦合以给所述发射电极(SE)加载相对于所述信号产生器(G)的信号移相的信号。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卡尔特纳赖因哈德·翁特赖特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微晶片科技德国第二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