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6002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导流圈和多片叶片,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尺寸的75%-85%;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不大于10°;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40°之间;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66%-75%。该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风量大且噪音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是通风设备领域中常用的产品,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叶片和导流圈,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内侧连为一体,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同心,轮毂顶部的中心处设置轴套,使用时电机轴穿过轴套上轴孔带动风叶转动。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的使用性能主要体现在风量大小和噪音控制方面,风量大小和噪音高低是相互的,一般风量大噪音相对就高,风量小噪音自然低,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的使用性能涉及的参数很多,例如叶底板、轮毂、叶片和导流圈的形状、尺寸和连接方式等。目前市场上风量大小和噪音控制非常合理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不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丰富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的种类,公开一种结构新颖,风量大且噪音低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导流圈和多片叶片,多片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内侧连为一体,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尺寸的75%_85% ;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的进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进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进风角,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不大于10° ;叶片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出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出进风角,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 -40°之间;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叶片通过连接区与导流圈固定,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66%-75%。作为优选,上出风角角度小于下出风角角度,且上出风角角度和下出风角角度之间的差值在5° -15°之间;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73%-73.5%,噪音上升不明显的情况下至少增加2%的风量。作为优选,上进风角是进风面顶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进风面顶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下进风角是进风面底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进风面底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上出风角是出风面顶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出风面顶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下出风角是出风面底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出风面底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作为优选,上进风角是3°,下进风角是4.3°,上出风角是23°,下出风角是34° ,圆环形叶底板外径是452.4mm,导流圈内径是367.8mm,风量最大且噪音最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不大于10°,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 -40°之间,使叶片的出风沿叶片高度方向呈线性变化,可以有效减弱噪声能量叠力口,降低噪声。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保证了叶片和导流圈连接强度的前提下增加了进风面积,即风量增加。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尺寸的75%-85%,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66%-75%,得到很好的静压值,进风效率至少提高2%。该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风量大且噪音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安装导流圈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示意图一。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安装导流圈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示意图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主要包括均由塑料制成的圆环形叶底板1、轮毂2、导流圈4和多片叶片3,多片叶片3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I和导流圈4之间,轮毂2与圆环形叶底板I内侧连为一体,轮毂2顶部的中心处与其连为一体的轴套,轴套上有用于连接电机轴的轴孔,轮毂2上设有散热孔。圆环形叶底板I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4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I外径尺寸的75%_85%。叶片3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3的进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4的上进风角al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I的下进风角a2,上进风角al和下进风角a2角度不同且均不大于10°,上进风角al是进风面顶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进风面顶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下进风角a2是进风面底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进风面底端圆弧切线的夹角。叶片3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4的上出风角bl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I的下出进风角b2,上出风角bl和下出风角b2角度不同且均在20° -40°之间,上出风角bl角度小于下出风角b2角度,且上出风角bl角度和下出风角b2角度之间的差值在5° -15°之间,上出风角bl是出风面顶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出风面顶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下出风角b2是出风面底端处同风叶旋转方向相反的切线方向与叶片出风面底端圆弧切线的夹角。上进风角al和下进风角角a2度不同,上出风角bl和下出风角b2角度不同,使叶片3的出风沿叶片高度方向呈线性变化,可以有效减弱噪声能量叠加,至少降低噪音2dB。叶片3 —般是5片、7片、8片或9片。叶片3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32和非连接区33构成,叶片的连接区32与导流圈4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非连接区33处于叶片3内侧的进风方向,连接区32处于非连接区33的外侧,即能保证叶片3和导流圈4的连接的强度,又能适当的提升风量。任意相邻叶片3之间的进风口面积C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D的70%-75%,即上下方向处于圆环形叶底板I和导流圈4之间、左右方向处于相邻叶片3之间的进风口面积C和出风口面积D。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使用时如图2和图3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旋转,任意相邻叶片3之间的进风口面积C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D的73%-73.5%,可以得到最好的静压值,上进风角是3°,下进风角是4.3°,上出风角是23°,下出风角是34°,圆环形叶底板外径是452.4mm,导流圈内径是367.8mm,风量最大且噪音最低。目前市场上尺寸规格类似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其风量一般是2100立方米每小时,噪音一般是47分贝,采用上述参数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其风量是2200立方米每小时,噪音是43分贝,即风量大且噪音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导流圈和多片叶片,多片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内侧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尺寸的75%?85%;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的进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进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进风角,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不大于10°;叶片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出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出进风角,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40°之间;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叶片通过连接区与导流圈固定,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66%?7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包括圆环形叶底板、轮毂、导流圈和多片叶片,多片叶片固定在圆环形叶底板和导流圈之间,轮毂与圆环形叶底板内侧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在420mm-480mm之间,导流圈的内径尺寸是圆环形叶底板外径尺寸的75%-85%;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扭曲状,叶片的进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进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进风角,上进风角和下进风角角度不同且均不大于10° ;叶片的出风角分为靠近导流圈的上出风角和靠近圆环形叶底板的下出进风角,上出风角和下出风角角度不同且均在20° -40°之间;叶片上部由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叶片通过连接区与导流圈固定,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任意相邻叶片之间的进风口面积是对应的出风口面积的66%-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上的塑料送风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铭韩小红施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