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薇薇专利>正文

一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980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煤矿井下工作面支护顶板的一种支架,包括顶梁,垂向下方的液压支柱,本组支架中顺序连接在一起并同步伸出的前伸梁,一端与前伸梁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连接的推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装有移架时顶梁自动对中装置和顶梁不平行度适用装置。采用此结构后,可以快速移架,自动对中,不需调架,此外还可以连架防倒和不空顶移架。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一次采全高的破碎顶板、三软煤层工作面和特软煤层放顶煤工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井下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的属于自移式轻型液压支架的一种支架。
技术介绍
液压支架分综采支架和滑移顶梁液压支架两大类。其
技术介绍
一是中国煤炭行业的《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中所描述的技术,在这个领域内的已有技术有悬移顶梁液压支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9638公开日:1990.2.14);并列式滑移顶梁液压支架(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664公开日:1992.2.19) ;2L型液压支架(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7409公开日:2005.1.26)。上述这些支架,都由液压支柱,前伸梁,装在顶梁上的推移油缸,二个顶梁和连接装置等部分组成。因为上述支架的每架之间都是独立的,所以容易倒架。还有一类采用整体顶梁的液压支架,例如带拖梁的组合支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3419公开日:2006.7.26)等,这一种液压支架由较宽的整体顶梁,托梁,从顶梁垂向下方的支柱和位于支架上部的移架缸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顶梁由前后托梁托着,提着腿向前移动。这种支架是把工作面上的支架分成几组,每组中各支架是通过托梁连在一起的,所以不易倒架,但是各托梁之间是用销子铰接的,所以当本组支架的各顶梁出现不平行的情况时,移架过程中会发生卡阻现象,造成移架困难或把托梁之间的连接销拉断。又如链悬式液压支架(中国专利公开号:CN2818779公开日:2006.9.20)也由较宽的整体顶梁,从顶梁垂向下方的支柱和位于支架上部的移架缸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顶梁由链条悬挂着,提着腿向前移动。由于这类支架之间是采用滑块和链连接的,当本组支架的各顶梁之间出现不平行的情况时通过连架链的横向摆动可以避免移架过程中的卡阻现象,但是由于移架后会造成支架间距变化,所以推进一段距离后需要进行调架,所以增加了调架工作量。
技术介绍
中还有综采支架,其结构形式为,每架支架由顶梁、底梁、掩护梁、支柱及顶梁与底梁之间的连接装置组成。其特点是推移油缸位于支架最下部,其一端(有时通过导杆)与运输机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支架的底梁上,通过油缸的伸缩可实现自动推移运输机和自动移架。如简易综采液压支架(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981,公开日:1993.4.14)。但是移架时,如果顶板破碎,冒落到顶梁上的矸石会在支架的最顶部产生使支架向后翻倒的力矩,支架容易发生向后倒架的现象。此外,上述各种支架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移架时前伸梁都需要首先收回来,这样就使顶梁前方出现了空顶的机会,增加了冒顶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支架,在利用该一种支架支护顶板时,可以把本组支架的前伸梁连接在一起,克服各架独立支撑的这类支架容易倒架问题,又能够适应顶梁不平行的问题,还能克服上述翻倒力矩和梁前空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架包括整体顶梁,垂向下方的液压支柱,本组支架中顺序连接在一起并同步伸出的前伸梁,一端与前伸梁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连接的推进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装有移架时顶梁自动对中装置和顶梁不平行度适应装置。所述移架自动对中装置包括设在前伸梁上的移动面,设在顶梁上的与移动面对应的定位面,还包括用于推动前伸梁伸缩使移动面贴紧定位面的推进油缸。所述顶梁不平行度适应装置包括设在顶梁上的凸块和设在前伸梁上的斜面,凸块与斜面的相对位置为当前伸梁缩回到接近终点时斜面刚好压住凸块并通过斜面导向使斜面进入顶梁上的两个凸块之间,而当前伸梁伸出一小段时斜面便离开凸块并使前伸梁与顶梁之间产生侧向间隙的位置。所述的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组支架之间的分组支架中安装有用于分组支架移架的辅助前伸梁和该辅助前伸梁与邻架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的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支架单独组合成一个工作面作为基本架使用。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就可以保证每次移架到位后通过移架自动对中装置利用推进缸的伸缩力把顶梁间距调均和调得接近平行,所以省去了链悬式支架等的调架时间;当前伸梁刚外伸一小段时顶梁不平行度适应装置就能使前伸梁的侧边与顶梁之间形成一定间隙,从而解决了带托梁的支架移架过程中的卡阻问题。由于推进缸直接与顶梁连接,所以推进力离破碎顶板加在顶梁的阻力近,所以克服了综采支架移架时支架向后倾倒的问题。由于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是开帮后先伸前伸梁,移架时前伸梁不收回,而是由顶梁移动把前伸梁套进顶梁中,所以克服了各种支架的前空顶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3是图2中I处的放大图。图4是使用状态的仰视布置图。图5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II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顶梁1,前伸梁2,液压支柱8,位于前伸梁2前端右侧的右连接件5,位于前伸梁2前端左侧的左连接件6,与前伸梁2连在一起的移动面13和斜面3。与顶梁I连在一起的凸块4和定位面12,位于凸块4和前伸梁2的侧面之间的间隙14,通过前销7与前伸梁2连接并通过后销10与顶梁I连接的推进缸9以及与挡矸装置连接的装置11。其中移动面13和定位面12构成了顶梁自动对中装置;斜面3、凸块4和间隙14构成了顶梁不平行度适应装置。在工作面如图4那样并行排成一组,在本组中前伸梁左连接件6与邻架右连接件5连接起来,开帮后本组支架各前伸梁一起伸出。要前移某架时则该架的液压支柱8卸载,该架的推进缸9收缩,由支柱8托着顶梁I向前移动,当移动到终点时,支架左右两侧的移动面13与定位面12贴紧,此时顶梁I的中心线便与前伸梁的前端面垂直,因为前伸梁的前端已经排成了一条直线,所以移架后的顶梁都与该直线垂直,也就是各顶梁之间可以被自动调节得互相平行。当移架将到行程终点时斜面3与凸块4接触或重叠一段距离,并使顶梁I按前伸梁2对中,从而保证架间距相等,所以可以省去调架的工作量。由于各顶梁之间的平行度仍会有一些误差,当前伸梁一起伸出时,各前伸梁2伸出方向会有一个夹角,仍有可能会造成卡阻,但是当刚伸出一点后斜面3便与凸块4离开,这时间隙14便起到适应顶梁不平行度的作用。当移架到位后各支柱8变得向前倾斜,所以最后需要把各支柱分别扶正、撑紧。这种操作方法叫带压移架。也可以采用提腿移架的方法,例如如果把相邻顶梁I之间用滑块、链等连接装置连接起来,支柱8可提起来,由连接装置吊着顶梁前移。由于左连接件6是竖向的槽,所以相邻两个前伸梁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有些前伸梁还可以在油缸推动下上下摆动,所以对不平顶板适应能力强。结合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同小异,区别仅在于其前伸梁被分成了两个,一个是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功能和结构都相近的前伸梁2,另一个是在辅助前伸梁油缸16推动下伸缩的辅助前伸梁15,两个前伸梁都装在同一个顶梁中,所以顶梁也被分成了 3垮,此外斜面3与凸块4的形状和位置也略做一点变换。即把斜面3后移了点,以便支架移不到位时仍能适应顶梁不平行的情况。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架可以单独组合在一起布置一个工作面,此时有比第一种实施方式更强的移架能力,适用于支护破碎顶板。也可以把一架该支架插入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两组支架之间作为分组架使用。由于在前伸梁2伸出之后辅助前伸梁15可以单独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的一种支架,包括整体顶梁、垂向下方的液压支柱、把本组支架中顺序连接在一起并同步伸出的前伸梁、一端与前伸梁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连接的推进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装有移架时顶梁自动对中装置和顶梁不平行度适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支护顶板的一种支架,包括整体顶梁、垂向下方的液压支柱、把本组支架中顺序连接在一起并同步伸出的前伸梁、一端与前伸梁连接另一端与顶梁连接的推进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装有移架时顶梁自动对中装置和顶梁不平行度适应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架自动对中装置包括设在前伸梁上的移动面,设在顶梁上的与移动面对应的定位面,还包括用于推动前伸梁伸缩使移动面贴紧定位面的推进油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不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李薇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